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邵波:下崗工捏泥“捏”成大師

2013/7/26 17:38:30 點擊數: 【字體:

    黑黑的娃娃臉,瘦瘦的個兒,戴一副近視眼鏡,坐在那兒少言寡語,或許在一大群人中,你會忽略了他的存在,這就是邵波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
   
    然而,這位貌不驚人的33歲周口“娃娃臉”書生,在家鄉少有人知,在外地卻是名人,以捏泥泥狗享譽國內工藝美術界,不僅被聯合國教科文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還被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授予“工藝美術大師”稱號。昨天,記者走近這位年輕大師。
   
    下崗舍不掉泥泥狗
   
    “我是淮陽紗廠的擋車工”,談起身世,邵波流露出復雜的神情。他說,他于1996年下崗,下崗后,像其他人一樣,為了生計他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
   
    他是川匯區搬口辦事處邵寨村(過去隸屬淮陽)人,父母在淮陽縣城工作,他自小出生在縣城,又在城里長大。父母是普通工人,祖輩種田,沒有一點泥泥狗藝人的家庭背景。
   
    他說,當上捏泥藝人完全是一種緣分。小孩子從小都有愛玩泥巴的天分,但是,一個在泥泥狗和捏泥藝人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他的生命里離不開泥泥狗的影子。淮陽是伏羲氏定都之地,城北關有伏羲氏的陵寢———太昊陵,泥泥狗作為傳說中的“看陵狗”,被視為“神物”,其蘊涵的文化體現了那個年代的價值觀念、社會倫理和風土人情,被譽為母系氏族社會的“活化石”。太昊陵附近的村莊世代傳襲著這項珍貴的泥塑藝術。
   
    邵波的家和學校離太昊陵很近,那里是泥泥狗和藝人的集散地,每逢初一、十五,藝人們成群地到太昊陵賣泥泥狗。不上學時,他跟在藝人屁股后面晃悠,或者到藝人家里過一把“捏”泥泥狗的癮,耳濡目染,迷上了捏泥泥狗。
   
    每當回到家,揉泥捏泥泥狗成了他生活中最大的樂趣,陽臺成了他的作品陳列臺,一直到讀中學,他一直舍不得丟掉這份愛好。他說,這就叫“緣分”吧。
   
    “10年來,我一直漂在鄭州,當過搬運工、干過雜活,后來就替妹妹打點小酒店”,邵波回憶下崗生活,感慨萬千。直到有一天,他毅然決定不再為別人做工,專心捏泥泥狗,才有了生命的歸宿感。他說,每當他回到淮陽,看到泥泥狗老藝人多數已年高,挎著籃子叫賣,后繼乏人,痛心不已,這種祖傳的“金豆子”不能丟啊。從小對泥泥狗就癡迷的邵波,決心加入泥泥狗藝人隊伍,將這項古老的文化藝術和手藝傳承下去。于是,他在鄭州租間房,算是作坊,起個雅名叫“邵波工作室”。
   
    藝人處境鐵了他的心
   
    “從2000年專業捏泥泥狗開始,我的命運改變了”,他說,他將多年的積蓄全部投到泥泥狗制作這一古老的陶業行當上,新進門的媳婦成了他的助手。民間藝術的發展是極其艱難的,尤其是以個人力量來做“賭注”,風險很大,搞不好,一輩子窮困潦倒。特別是對于一個下崗工來說,這種壓力更大,會給家人帶來更大的生活壓力。走上這條路,他心里很復雜,完全是一副摸著石頭過河的樣子。
   
    但是,對于泥泥狗藝術癡迷的熱愛,成為他的原動力。他邊創作、鉆研邊拜師學藝,著名民俗學者倪寶誠、淮陽民藝專家、民俗學者彭興孝和一些老藝人國倫、任國和、房國富等給予他專業指導。【原標題:邵波:下崗工捏泥“捏”成大師】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華龍都網 2009-1-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