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楊修良(右)和趙一龍館長(左)在一起

趙一龍先生獲得的世界大獎

趙一龍先生在工作中

趙一龍先生的根雕作品
當你不經意間路過鄭州港區國際機場與鄭州市交界謝莊街時,一定會被文化風采獨異的趙一龍根雕藝術館及生產基地所吸引而駐足,氣勢恢宏的根雕精品展廳里呈現著系列眾多、獨具一格的奇山雜木。每件產品都凝聚了趙一龍這位傳統文化堅守者的心血和智慧,不但形象逼真不乏生活氣息,而且意涵豐富不失風雅。絲毫不愧言地說,這些高水準、高質量的根雕藝術品至今在全國都鳳毛麟角,它囊括了生態文化、根雕文化、佛教、道教等諸多傳統文化,向世人展現出了最炫美的傳統文化畫卷。尤其在這個快餐文化的社會氛圍中,使越來越多的人步履匆匆,現代文化早已成為了主宰。從而也昭示著這些傳統文化的根雕藝術品更具時代和歷史意義,使人們的視野出現了轉角,提醒著人們不要在忙碌的生活中忘記傳統文化的厚重和摯美,用現代眼光來審視傳統文化的珍貴。來這里駐足參觀的游人絡繹不絕,當看到如此具有藝術氣息的作品時,無不贊不絕口,驚嘆于它的巧奪天工,癡迷于它的文化沉淀藝術,總能安靜地欣賞著她們透射出來的那種美。
當然,這些形象逼真的藝術作品會讓人們流連忘返、過目難忘;但更讓我們敬仰的是這些藝術品的作者,得以面世的藝術家——趙一龍。他12歲就拜師于民間藝人趙子云、趙騰靈先生門下,精學美術繪畫、篆刻、木雕制版、泥塑等藝術項目。由于其悟性出眾,技藝高超,后來被開封國畫大師付凌云先生收于門下;1988年受聘至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任工藝美術廠廠長,翌年加入中國藝術聯合會,納入中國藝術人才大集第一集;2004年便被聘任為北京東方中國詩書畫院副院長;2005年在市場發展的需求下,根藝成了趙一龍先生的專長,在河南省鄭州市謝莊街開設了衣領根雕藝術館、根雕加工廠,加工成品根雕上萬件;2011年9月受邀全國民間藝術高層論壇代表會、10月受邀為第一屆全國根雕木雕擂臺賽組委會委員預審評委。這些經歷都為后來他在根雕藝術領域做出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正是因為其作品題材廣泛、造型嚴謹、神態生動、飽滿雄渾、生動傳神,形成了恢宏大氣的獨特風格,受到同行業和收藏界人士的青睞。也正是自己的堅持不懈努力進取,他才擁有了如今名揚天下的成績。
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也相信在未來的發展旅途中,趙一龍大師會為我們呈現出更多高雅豐裕的藝術作品,趙一龍根雕藝術館會被更多的世人所認知和贊同,成為新時代的一張傳統文化藝術名片,讓我們拭目以待!中共河南省委《黨的生活》雜志社記者:楊修良 實習生 :楊科文 胡則乾【原標題:傳統文化的藝術奇葩---訪鄭州根雕藝術館趙一龍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