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3月30日,國家郵政局正式發行以汝窯瓷器為題材的郵票——《中國陶瓷•汝窯瓷器》,被看做為中國古陶瓷界的一件盛事。時隔十年,北京榮會藝術中心聯合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孟玉松,將這四件汝瓷經典悉數復原,重現汝窯瓷器的獨特魅力。
汝窯,中國古代著名瓷窯,創燒于北宋晚期,釉中含有瑪瑙,色澤青翠華滋,釉汁肥潤瑩亮,被歷代稱頌,有“宋瓷之冠”美譽,又與同期官窯、哥窯、鈞窯、定窯合稱“宋代五大名窯”。汝窯開窯時間前后只有二十年,由于燒造時間短暫,傳世亦不多,在南宋時,汝窯瓷器已經非常稀有。流傳到至今的真品,已知的僅65件左右,珍貴非常。
關于為何選擇郵票上的四件珍品進行恢復,孟玉松大師如是談到:“中國陶瓷文化源遠流長,在宋代就享有‘汝窯為魁’之譽的清涼寺汝瓷則代表了中國陶瓷藝術的巔峰水平,在我國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獨特的文化藝術價值。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認識和喜愛汝瓷,進而對推動汝瓷發展起到積極作用,所以我與榮會共同決定,選擇復原這最具代表性和總結性的四件經典珍品,還原千年汝瓷的迷人風采。”
郵票四件套包括北宋弦紋三足樽、北宋三足洗、北宋碗和北宋盤,其原物館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兩件、臺北故宮博物院一件,英國達維德基金會一件。每件作品,都堪稱價值連城的國寶。
“復原過程中,以這四件傳世珍寶為素材,翻閱了大量存世文獻,并多次比對清涼寺出土瓷片。每一件瓷器均參照原樣實物,以原料配方、成型、上釉及燒制工藝精制而成,還原了古代汝官窯瓷器的顏色和器型,達不到原作釉色及藝術風韻的作品統統忍痛銷毀。比起創作作品,原汁原味還原作品顯得更加困難,對我來說是極大的挑戰。”孟玉松大師感慨道。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汝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孟玉松大師自1960年起從事汝瓷研究,榮獲眾多國家、省級獎項,數十件作品被澳大利亞、英國、美國等國外博物館及機構收藏。因在汝瓷研究和恢復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多次受到鄧小平、葉劍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為弘揚中國陶瓷文化,保護傳承汝瓷技藝,孟玉松大師雖已七十歲高齡,卻仍然活躍在汝瓷技藝傳承與創新的道路上,將畢生力量奉獻給汝瓷藝術。她堅信:“汝瓷文化蘊含中國千年文化,未來汝瓷將代表中國走向世界。”【原標題:孟玉松解密入選國家郵票的汝瓷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