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工藝 >> 瀏覽相關信息

半世滄桑 難盡魚骨畫

2014/7/17 16:29:43 點擊數: 【字體:

半世滄桑 難盡魚骨畫
 
說起心愛的魚骨畫,劉惠榮滔滔不絕。
 
半世滄桑 難盡魚骨畫
 
 
  如此生動的造型很難想象是魚骨所做。
 
 
  半世滄桑 難盡魚骨畫
 
3米長,1米高的《春來天地》耗費兩年時間才完成。
    
    1988年夏日的一個午后,一個3歲小男孩老是在一個臭烘烘的垃圾堆旁溜達,他邊玩邊不時四下悄悄地張望,一看沒人,馬上叫道:“媽媽,沒有人啦,快來呀。”這時,墻角立刻閃出一個低低地戴著草帽、穿著密實的身影。母子倆在烈日下投入地撥拉著垃圾堆,一看到臭氣沖天的魚骨頭,就如獲至寶地收入袋中,相視會心一笑。
 
    這又臟又臭的魚骨收來作甚?這位帶著兒子翻垃圾的母親——劉惠榮笑而不言。定睛看,原來那一幅幅巧奪天工的畫作竟都是魚骨所作。
  
    撞開繪畫之門
  
    去劉惠榮家的路上,塵土飛揚,好不容易摸到地點,滿面笑容的她已經在樓下等待。“劉老師,您住得真遠”,我感嘆道,她笑著答,“房子是租來的,這里便宜,一個月600元,還負擔得起。”
  
    客廳里只有一張長椅和一張作畫的臺面,連電視機都沒有。劉惠榮盤著發髻,衣著寬松隨意,淺淺地笑著。坐在這樣的屋里,聽她談起多舛的經歷,一時間,很難將這些經歷和眼前的女子聯系起來。
  
   1951年,劉惠榮出生在河南省西平縣一個農民家庭。家里開染坊,從小家境富裕。沒想到1972年,父親突然被隔離審查,母親患高血壓癱瘓在床,對于少不經事的劉惠榮來說,“天塌了”。
  
    盡管之前連燒開水都不會,面臨突臨的窘境,還在上初中的劉惠榮決定輟學挑起家庭的重擔。老師們都覺得可惜,劉惠榮卻堅決:“我的性格就是這樣,說不做的事,誰也說服不了。”劉惠榮無師自通開始學打毛衣,經她琢磨出的毛衣圖案還真像模像樣,很有美術天分。自此,劉惠榮開始自學畫畫。
  
    一進繪畫的門,劉惠榮立刻感到如魚得水。僅僅自學了3個月,鄉政府就請她去畫宣傳墻,寫標語。1974年,經縣文化館介紹,河南省汝南師范破格錄取劉惠榮為音樂、美術班學員。兩年后,她畢業回到縣里的重點中學擔任音樂、美術老師。
  
    夢中魚骨入畫來
  
    由于劉惠榮美術功底好,加上個性強,一開始工作,她就把學校的宣傳隊、美術班搞得有聲有色。
  
    “我這輩子就是一心一意想搞點事業,根本不想結婚,可沒辦法,到了歲數,壓力太大,快30歲才草草結婚。”事實上,一心撲在工作上的劉惠榮根本做不來賢妻良母。她哭笑不得地說,“唉,別提了,光想著畫了,結婚后一天就燒爛了3口鍋。”婚假還沒休完,劉惠榮的丈夫就提出了離婚。
  
    屋漏偏逢連夜雨,回到單位,她發現自己被調到鄉下。“人生的兩件大事——婚姻、工作同時癱瘓,我一度陷入絕境,兩次自殺未果。”
  
    此后,她在別人的張羅下再次結婚,生下兒子,但她始終在謀求事業上突破的機會。1987年,劉惠榮甚至公開在一次教師會上表態:“爭取3年內研制出新型工藝品……若到40歲,研究不出新的藝術品,就辭職不干終生奮斗!”
  
    劉惠榮豁出去了,她變賣家產,到北京、廣州、深圳等地考察,回來后不分晝夜,反復試驗,試圖創新,簡直到了入迷的程度。
  
    至今,劉惠榮還清晰地記得那神奇的一晚。
  
    1988年8月20日凌晨,她夢到正在吃魚,邊吃邊看著魚骨自問:“魚脊骨能不能做成少林寺的塔林呢?”醒后,她欣喜若狂,推醒丈夫,興奮地嚷嚷“我找到了,我找到了”!丈夫撂下一句“神經病”,轉頭就睡。她意猶未盡,跑到院子,在茫茫黑夜中,對著蒼天大喊——
  
    此后,劉惠榮和兒子經常偷偷出去揀魚骨,臭氣熏天的魚骨不但弄得家里進不去人,連鄰居也說她神經病。“但我鐵了心,滿腦子除了魚骨沒有別的。”她請教做醫生的弟弟將魚骨進行化學處理去除異味,然后就苦苦思索如何將魚骨入畫,簡直到了癡迷的程度,“吃飯不知饑飽,走路不看道,騎自行車往汽車上撞。”
  
    就這樣,第一幅魚骨畫《探》終于誕生了,畫面上一只蝸牛在大芭蕉葉的葉脈上抬頭探望前進的路,像極了劉惠榮的藝術探索之路。
  
    一言難盡魚骨畫
  
    交談中,能明顯感到劉惠榮的性格中有著典型的藝術家的那種狂放不羈。她常用的開場白就是“我的性格就是這樣……”這種倔強成就了她的藝術,也造就了她坎坷的人生道路。
  
    作為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魚骨畫完全根據魚骨肌理去設計畫面。“每一塊魚骨變換方向拼接使用,能出現八至十種圖形。比如魚的牙齒就能做仕女發髻、廊柱柱墩、花盆、玉佩、房檐雕花等形象。”說起魚骨畫,劉惠榮立刻滔滔不絕,兩眼放光。“每個圖案的形成,都必須反復試拼,有時試拼幾十次或上百次才能成形,還要搭配得妙不可言才行。”
  
    幾年來,劉惠榮陸續創作了多幅魚骨作品。1990年,她耗時兩年完成了高1米,長3米多的《春來天地》。1991年,在朋友的協助下,劉惠榮在首都博物館展出了自己的魚骨畫,獲得廣泛的贊譽。此時可以說是劉惠榮事業發展的良機,但她卻做出了驚人的決定:辭職,南下廣州發展,原因只有一個——“廣州的氣候好,魚類多,對發展魚骨畫有利。”
  
    雖然她的決定遭致一片勸阻聲,但她執意帶著兒子南行。沒想到1992年劉惠榮剛到廣州不久,就被一位自稱可以幫她發展魚骨畫的老鄉欺騙,“葬送了比生命還可貴的262幅魚骨畫”。但好強的劉惠榮不肯服輸,她依然在堅持,一直到今天。雖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機遇,但她不言悔。
  
    兩次婚姻 孑然一身
  
    因為義無反顧地一頭扎入魚骨畫的世界,無暇他顧,劉惠榮的第二段婚姻也在她來廣州發展后結束,至今,經歷過兩段婚姻的她依然孑然一身,年近花甲,依然寄居在廣州偏僻的出租屋內。
  
    問起她后不后悔因魚骨畫而生出的一系列變動,她搖搖頭,鏡片后的目光堅定而執著。“我的性情和別人不一樣,放著好事不干,偏走彎路。”
  
    不算寬敞的屋內,到處都是她的作品,魚骨畫、書法、畫作,那勁道,那神韻,處處透著她那股不服輸的精氣神兒。她養的兩只小狗——茸茸和圓圓見來了生人,興奮地跑來跑去,全然不知主人此時起伏的心緒。那幅華麗精致的《春來天地》,立在一側墻面上,被布層層覆蓋著,帶著創作者永遠的熱度,隨時準備綻放誘人的光彩。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廣州日報(2007-04-2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