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傳統文藝 >> 瀏覽相關信息

甘灑熱血寫春秋——追憶人民藝術家、豫劇大師常香玉同志

2013/12/20 15:37:09 點擊數: 【字體:


    斯人遠去,蘭香永存。

  轉眼間,常香玉大師離開我們兩年了。因工作關系,我與常香玉同志結識多年,彼此甚是熟悉。她那對黨忠誠、一心向黨的赤誠,她那對人民熱愛、視人民為親人的情懷,她那對藝術精益求精、視藝術為生命的追求,她那對同志和藹可親、把同志當手足的品格……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在她生前、住院期間和彌留之際,我受組織委托,多次探望她

    老人家,她那可親可敬的音容笑貌至今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故在紀念大師逝世兩周年之際,特撰此文,以作深切的懷念、永久的追思,也了卻我對常香玉同志無比崇敬的一樁心愿。

  常香玉同志1923年9月生于河南鞏縣(今鞏義市)董溝,9歲學藝,10歲登臺,13歲主演,譽滿中原,先后演出劇目100多部。建國以來,曾任第一、二、三、五、六、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主席團成員;西北大區婦聯執行委員、西北文聯委員、中國文聯執行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河南省文聯副主席、河南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河南豫劇院院長、河南省戲曲學校校長、河南省文化廳顧問等職務,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文化部榮譽獎、中國文聯優秀文藝工作者等榮譽稱號。1959年5月4日,在鄧小平同志的親切關懷下,常香玉同志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2004年6月1日,常香玉大師與世長辭、駕鶴西去。噩耗傳來,大家扼腕哀嘆,無不為失去一位偉大的藝術家而悲痛、而惋惜。胡錦濤總書記辦公室打來關懷的電話,總書記批示稱贊常香玉同志為“人民藝術家”。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吳官正、李長春、羅干、劉云山、周永康、賀國強、王剛、喬石、李瑞環、劉華清、尉健行、李嵐清、陳至立、陳奎元、丁關根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或發唁電、或送花圈、或打電話,表達了哀悼和贊譽之情。河南省委、省政府為常香玉同志舉行了儉樸而莊嚴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川流不息的悲痛人群中,有領導干部、有工人、有農民、有教師、有科技工作者,有敬她愛她的戲迷觀眾,有向她拜師學藝的梨園眾生……7月27日,國務院追授常香玉“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對她的藝術人生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褒獎。隨著由中宣部等五部委主辦的常香玉德藝雙馨事跡報告會在北京舉行,一個向常香玉學習的熱潮迅速在中原大地、華夏神州掀起。

  常香玉同志不愧為黨的優秀兒女,是河南人民的驕傲,是文藝界的楷模。她愛黨愛國的赤膽忠心感召著后人,她真情為民的熾熱情懷影響著后人,她“戲比天大”的藝術追求激勵著后人,她德藝雙馨的高尚品格昭示著后人。常香玉同志雖然走了,她所留下的豐富藝術遺產、寶貴精神財富彌足珍貴,值得我們學習和傳承。

  一面旗幟:愛黨愛國獻忠誠

  常香玉同志始終懷著一顆熾熱的愛黨之心、愛國之心,凡是黨的號召、人民的需要,她都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竭盡全力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民奉獻,鞠躬盡瘁,死而后已。1951年,為支援“抗美援朝”,她率香玉劇社的同志們走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以巡回義演的全部收入捐獻“香玉劇社號”戰斗機,被譽為“愛國藝人”。1953年,受黨中央、國務院派遣,她帶領劇團到炮火紛飛的戰場上,為前線志愿軍戰士和朝鮮軍民慰問演出175天、180場,激勵志愿軍戰士奮勇殺敵、保家衛國,深受志愿軍指戰員和朝鮮軍民的愛戴。1954年,受國務院委派,她率團赴新疆,在140天里,輾轉1500多公里,將黨中央、國務院對邊防戰士和邊疆各族人民的問候送到天山南北和邊防哨所,為各民族大團結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此后,常香玉同志多次受黨和國家派遣,率團赴大慶、廣西邊防等地慰問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常香玉同志的輝煌人生為我們樹起了一面旗幟:一個藝術家,只有將個人的藝術追求與祖國、民族的事業聯系在一起,才能達到至高境界;一名共產黨員,只有忠誠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才能永葆先進。

  一曲贊歌:唱為人民傾真情

  常香玉同志常說,“人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的戲要跟著老百姓的腳印唱”。這些語言樸實無華,但卻擲地有聲。讓群眾滿意、鄉親高興,是她最大的心愿。在幾十年的藝術生涯中,常香玉同志始終和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在一起,和廣大觀眾在一起,一生演出場次不計其數,足跡遍布礦井下、高爐旁、田野上、校園里,甚至在只有一個戰士的邊防哨所、在只有一個五保老人的床前,她都滿腔熱忱地、一絲不茍地、飽含深情地把戲唱好、演好。河南省100多個縣(市、區),她唱了93個;全國34個省市區,她唱了24個。她把藝術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眾的肥田沃土,把最美好的精神食糧奉獻給人民群眾,贏得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感謝和愛戴。我清楚地記得,澳門回歸祖國前夕的1999年3月,受國務院港澳辦的委托,我率河南文化藝術團赴澳門慰問,常香玉同志以70多歲的高齡抱病隨團,考慮到她年事已高、又患重病,我勸她不要去演出,但澳門即將回到祖國懷抱的激動之情,深深地打動了常香玉同志的心,她情不自禁地一曲又一曲放聲高唱,引起了澳門同胞的強烈共鳴。其間,常香玉同志幾次心臟病、高血壓發作,但她懷著一腔為祖國統一而歌唱的赤子情懷,意氣風發地堅持完成慰問任務。她逝世后,全國各地紛紛發來唁電,眾多省市區的群眾自發為她送葬,其場面感人肺腑、發人深思。藝術是人民創造的,人民的藝術家一旦再把最好的藝術奉獻給人民,為人民而唱,為群眾而歌,必將演奏出一首首轟然作響的動人樂章。

  一座高峰:戲比天大藝常青

  常香玉同志有一句名言,“戲比天大”。她還說,“什么是藝無止境?演戲就好比登山,你的眼前總有一座高峰,登上這一座高峰,又有更高的高峰在前邊向你招手。”這可謂一位藝術大師嘔心瀝血的從藝箴言。常香玉同志終身追求豫劇藝術事業,從嶄露頭角到秀出班行、從領銜主演到人民藝術家,每個腳印都充盈著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創立了獨樹一幟的常派藝術,為豫劇的繁榮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對豫劇在全國和海外的傳播做出了重大貢獻。她的唱腔字正腔圓、運氣酣暢,韻味醇厚、格調新穎,多彩多姿、雅俗共賞;她的表演剛健清新、細膩灑脫,內涵深邃、個性鮮明,達到了很高的藝術境界。其代表作《花木蘭》、《拷紅》、《斷橋》、《大祭樁》、《破洪州》和現代戲《人歡馬叫》等久演不衰,大多已成豫劇精品,有的已經上演半個多世紀,至今仍充滿旺盛的生命力,傳唱不息,為豫劇藝術畫廊增添了絢麗的光彩。常香玉同志從藝幾十年,與豫劇結下了不解之緣,對豫劇的發揚光大、后繼有人寄托著無限的希望,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她在致力于豫劇藝術繁榮發展的同時,滿腔熱情地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常派新秀。有一年的春節前夕,我去看望常香玉同志,正逢她拖著病體為幾位學生講戲,那種誨人不倦、精益求精的態度,使我深感欽佩、深受教育。1987年12月,經省委批準,她自籌資金22萬元,設立“香玉藝術獎”,獎勵豫劇藝術優秀人才。16年來,共評獎9屆,獲獎人員130多人,遍及全國8個省區,產生了積極而廣泛的影響。“山登絕頂我為峰”。正是憑著對豫劇藝術的執著追求,常香玉同志才登上了前無古人的豫劇藝術巔峰,成為一代大師、國之瑰寶。

  一個典范:德藝雙馨樹楷模

  常香玉同志說,“好好演戲,好好做人”。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作為一名享譽海內外的藝術家,家庭并不富裕,生活極其儉樸,省吃儉用節余的收入,經常用來解困濟貧。建國初期,她在陜西、山西、河南等地,經常以多種形式賑濟災民,廣大人民群眾至今仍念念不忘。近年來,常香玉同志不顧年事已高,在舉辦亞運會、支持大興安嶺森林滅火、救助下崗職工和殘疾兒童、抗洪救災、香港澳門回歸、抗擊非典等許多大型活動中,或義演捐獻,或解囊相助。2003年,她抱病前往奧林匹克中心建筑工地,參加慰問河南籍民工的公益演出。2004年4月,她又在病榻前完成了第三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文藝晚會的錄制工作。她淡泊名利,生活非常樸素,從不舍得亂花一分錢。多年來,她睡硬板床,坐硬木凳,吃飯不挑不揀,只要衛生可口就行;一件衣服,她能補了又補穿用多年,但親戚朋友有了困難,她卻熱心相助。最使我難忘又深受感動的是,她病危期間,通過副省長王菊梅同志捎信給我,想再見我一面并有幾句話要說。我聞訊立即趕到醫院,看到常香玉同志梳洗打扮得很整齊,事先準備好了照相機,雙手拉著我的手,不停地讓她的女兒給我們照相,我已經預感到她老人家人生的道路已進入尾聲,這是在為她自己準備后事。我緊緊地握著她的手,淚水止不住地向外流。這時,常香玉同志說:陳書記,謝謝組織,謝謝你,我的人生就要結束了,我的一切是黨給我的,我的一切是屬于國家和人民的,我的病是不治之癥,不要再在治病問題上花錢、花精力,我不能再為黨和國家做事了,我也不能再給黨和國家增加負擔了,不要再多花錢,把節省下來的錢用到建設上,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她老人家一番肺腑之言,使我和在場的人都感動得失聲慟哭。我說:常老師,您不愧為受黨教育多年的藝術家,黨和人民感謝您,我們都要向您學習。在生命彌留之際,她對身邊的子女留下三句話:感謝黨組織和同志們對她的關心和照顧;喪事一切從簡,千萬不要驚動大家;不允許子女以她的名義向組織上提出任何要求,再一次體現了常香玉同志作為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高風亮節。舞臺如人生,人生如舞臺。常香玉同志在藝術舞臺上演得有聲有色,在人生舞臺上有品有格。正像她的名字一樣:人品如白玉般高潔,藝德如牡丹般芳香。

  一面愛黨愛國的旗幟、一曲唱為人民的贊歌、一座戲比天大的高峰、一個德藝雙馨的典范,這就是常香玉同志——一位人民藝術家一生的生動寫照,無一不是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知識分子和文藝工作者的寶貴精神財富。

  我們今天緬懷常香玉同志,傳承大師風范,就要像她那樣,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黨的文藝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像她那樣,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把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終生作為人生的最高目標,把為人民服務作為人生的最大追求;像她那樣,對祖國無限忠誠,對人民無限熱愛,時時刻刻以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為重;像她那樣,對事業不懈追求,忠于職守、埋頭苦干,勤奮敬業、奮發向上;像她那樣,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始終保持和發揚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樹立起社會主義的榮辱觀,為黨、為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德藝雙馨戲劇之魂,愛國濟民精彩人生”。常香玉同志雖然離開了我們,但她光彩照人的精神卻穿越時空、永駐人間。我們堅信,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領導下,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原崛起的征程中,在中原大地萬象更新、百花爭艷的藝術殿堂里,成千上萬的常香玉式的藝術家會層出不窮、茁壯成長。陳全國【原標題:甘灑熱血寫春秋——追憶人民藝術家、豫劇大師常香玉同志】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報業網-河南日報 2006年05月31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