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干廟作為我國財神信仰的發源地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比干作為著名的文財神,在民間一向享有財神之首的地位。近日,衛輝市比干廟景區積極申報首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做好項目申報工作。
衛輝市有著長達數千年對財神比干信仰的歷史積淀,尤其是在以比干廟為核心的區域里形成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財富文化習俗。財神文化遺址、遺存豐富,主 要為比干廟村分比干墓和比干廟。比干廟村由當地官民為比干護陵、護廟的居所而得名,比干廟是比干被殷紂王剖心致死后,先后經歷周武王為其封墓、北魏太和十 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因比干廟而建,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近300畝的比干廟附著其他文化遺址、遺存有:歷代皇帝、大臣祭祀處、封謚 題詩,傳說中孔子唯一真跡“殷比干莫”碑及其他碑刻、石雕、牌坊、亭閣、千年怪柏等,還有影壁、山門、石坊、廟宇、墓冢等古代建筑。
經國家文聯批準,2006年中國民協命名河南衛輝市為“中國財神文化之鄉”,同時在衛輝比干廟舉辦了首屆衛輝財文化節。為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文件精神,使比 干文化得到更好地挖掘、保護、傳承和發展,使其保護工作更為規范,更有保障,比干廟聘請有關專家組對項目進行論證,確認比干廟財神信仰符合口頭與非物質文 化遺產的特質和文化空間,應給予品牌性保護與命名,積極準備有關材料將衛輝財神信仰申報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項目。(原標題:衛輝比干廟財神信仰申報省級非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