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涌大地,萬眾歡騰,安陽湯陰縣幾十余之城鄉演出隊伍,走上街頭載歌載舞鬧元宵,以精采的文藝演出,喜慶元宵佳節。
火紅的秧歌扭起來,扭出那紅綢子喜悅;鏗鏘的鑼鼓敲起來,敲出古城人民的神采。鏗鏘、激越的精忠盤鼓拉開了文藝會演敲出了古城人民的豪邁,表演者身穿鮮艷的節日盛裝,一個個精神飽滿、英姿颯爽地演奏著激情四溢的鼓點,盡情渲染出50萬湯陰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不斷創造發展奇跡的時代豪情。
整場文藝會演形式多樣,異彩紛呈。秧歌扭得好,獅子更是舞得歡。獅子在民間是祥瑞的象征,元宵舞獅就是為討吉利、迎吉兆。在陣陣鑼鼓聲中,幾個大獅子歡騰跳躍,一人扮武士,手拿繡球作引導,另外幾人分別合作扮獅子。獅子隨著鼓點的輕快慢重搖頭擺尾,做出系列如舔毛、擦腳、搔頭、翻滾等妙趣橫生的動作,平添了許多節日的喜慶、熱鬧氣氛。
武術表演方隊個個身懷絕技,岳家拳靈活機敏,一招一式精妙干練,成了場上觀眾矚目的焦點;整齊劃一的動作,活力四射的表演令人耳目一新。
劃旱船流行于我國很多地區,民間傳說是為了紀念大禹。表演者大多是女人,手里拿著槳,做劃行的姿勢,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調,還有部分男子扮成船客,搭檔表演,以各種滑稽的動作來逗觀眾高興。
此次活動,各表演隊活力四射,精彩不斷。不僅展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奮力拼搏,更表達了老百姓對美好未來的希望和憧憬。精彩的表演吸引了上萬人駐足觀看,現場的歡笑聲、喝彩聲、吶喊聲此起彼伏。大家一邊欣賞精彩的文藝節目,一邊暢談生活的美好,處處洋溢著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湯陰臺 文科)(原標題:安陽湯陰:元宵佳節鬧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