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河南禹州:“文化品牌”提升城市“軟實力”

2013/9/3 11:04:49 點擊數: 【字體:


  時值歲未年末,來自禹州市的文化沖擊波一次次激蕩迸發,引人注目——“孫思邈國際文化節暨2006中國禹州藥交會”剛剛落下帷幕。11月18日,第三屆禹州?中國鈞瓷文化節便迎來了“鈞、汝、官、哥、定”五大名窯齊聚禹州。

  11月20日,禹州被授予“中國陶瓷文化之鄉”的命名儀式又隆重舉行。

  與此同時,“夏禹文化”、“中藥材文化”、“鈞瓷技藝傳承文化”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正式啟動……

  是什么原因促使禹州文化事業如此疾步行進?禹州市委書記周更寅回答說:“文化是城市的靈魂,保持一個地方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文化這個核心的支持。因此,抓文化也是抓經濟,強文化也是促發展。”

  素有“華夏第一都”之稱的禹州市,綜合實力位居河南省各縣市前列,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30億元,一般財政收入達到5.2億元,分別在五年內上漲 56 %和146%。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禹州市委、市政府因勢利導地把文化建設作為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和增強軟實力、提高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利用當地民間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資源,實現了經濟與文化的同步發展,文化與經濟互動繁榮的良好格局。

  在歷史和傳承中弘揚,在現實和發展中前進。禹州市曾是傳說中大禹的封地,大禹一生東奔西走,以畢生精力致力于制服洪水猛獸,造福千萬百姓的事業中。大禹之子啟在禹州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掀開了中國文明史的第一章。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奉獻精神和夏啟建朝立國的開拓精神,無時無刻不在激勵著禹州市廣大干事創業的干部群眾。

  禹州市在繼承和總結中提出了“團結、拼搏、開拓、奉獻”的大禹精神,并把這一精神作為主流文化,通過城市雕塑、戲曲、電視、書籍等多種藝術形式廣為傳播。同時,他們十分注重在現實中尋找歷史的足跡,先后創作了以“鄉鎮干部的好模范--韓新安”為原型的戲曲《鄉里漢子》,以“農村黨支部書記好典型--王振昌”為原型的戲曲《青山情》,這些戲曲分別獲得了全省的“五個一工程獎”,被拍成了電影和電視劇。其中《青山情》還獲得了全國“映山紅”民間戲曲大賽金獎第一名,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了專場匯報演出。10月30日,又一部反映禹州人精神風貌的電影《加油!新芬》已經殺青,將在明年3月在人民大會堂進行首映式。這些在全國叫得響的精品劇目,不僅鼓舞了禹州人民弘揚“大禹”精神,聚精會神謀發展的干勁,更成為宣傳禹州、樹立禹州形象的知名品牌。

  自古以來禹州就有“鈞都”、“藥都”美譽,稱其為“都”,一是因為鈞瓷產于禹州。二是因為這里一直是我國歷史上的四大藥市之一,并有藥王孫思邈生前在此著書立說,死后又葬與此和“藥不過禹州不香”的傳說。

  將文化資源優勢轉變為文化產業優勢 ,禹州市把重點放在了挖掘和培育鈞瓷和中藥材文化上,并根據二者不同確定了不同的發展方向。對鈞瓷重在突出“名片”效應,實施“精品工程”,在提升鈞瓷的文化含量和藝術價值上下功夫,不斷提高鈞瓷檔次,以鈞瓷強化“鈞都”地位,培育陶瓷產業。對中藥材重在突出藥王文化,在完善市場和建立中藥材基地上下功夫,不斷增強禹州藥市在全國的影響力和輻射力,進而增加農民收入。為此,禹州市把每年的10月26日確定為“藥王孫思邈國際醫藥文化節暨中國禹州中藥材交易會”,把每年的11月18日確定為“禹州?中國鈞瓷文化節暨中國陶瓷博覽會”。通過“兩節兩會”拉長產業鏈,推進鈞陶瓷和中藥材產業的發展,使之盡快成為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

  伴隨著一件件鈞瓷作品成為“省禮”、“國禮”,飄揚過海被送到國際知名人士和政要的手中,一個個項目也落戶禹州。 截至目前,全市鈞陶瓷企業已達200多家,形成了以鈞瓷為龍頭,炻瓷、電瓷、衛生瓷、建筑瓷和特殊用瓷等多門類多品種的陶瓷產業,年產值達到26億元。同時,該市建成了全國最大的中藥材專業市場,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8萬畝,市場年交易量超過10億元,位居全國中藥材市場第三位,涉及藥農12萬人,畝均增收1680元。

  虛實結合,把繼承和傳承歷史文化與創造現代文明有機結合,不斷提高城市品味和群眾素質。禹州市先后投資1.2億元建成了占地3000畝的森林植物園,投資7800萬元對市區的潁河部分進行了加固和改造,使昔日荒草湖泊的十里荒河灘變成了碧波蕩漾的潁河湖。為打造綠色城市,禹州市還痛下決心,關閉了218對小煤礦及所有污染嚴重的立窯式水泥企業。同時,加大了新城區建設,相繼開工建設了鈞瓷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青少年宮和容納萬人的體育場,使群眾文化設施得到完善。在此基礎上,全面加強鄉村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磨街村投資500萬元建成近千平方米村級綜合文化室,大澗村投資建成了全省一流的村文化大院,山貨鄉建成了電腦農業終端應用系統,全市農村建成遠程教育終端655個,建成村級圖書室520多個。2005年,禹州市相繼獲得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全省衛生城、園林城、文明城等多項榮譽。2006年,還被授予全國雙擁工作先進縣市、全國民政工作先進縣市、全國群眾體育運動先進縣市。

  興于煤炭,強于經濟,盛于文化,禹州正以文化品牌所形成的“軟實力”,保持著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的強勁勢頭。(記者趙飛 通訊員李濤)(原標題:河南禹州:“文化品牌”提升城市“軟實力”)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中國廣播網(2006-12-25)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藥都”創新求變續寫傳奇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