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8日,受河南省郵政管理局的委托,中共光山縣委、縣政府、信陽市郵政局主辦《中國曲藝》特種郵票首發式,在光山司馬光廣場舉行。文殊鄉曲藝劇照——光山大鼓被選入特種郵票首發紀念封,同時,首發個性化郵票上有文殊鄉花鼓戲、地燈戲、獅子舞、旱船舞、花挑舞等8種圖案(面值1.2元)及《藝苑之光 溢彩光山》、《郵苑經典》等7種形式的郵票珍藏冊;本次郵票發行是經國家郵政局、國家集郵公司批準,由河南省郵政局監制、河南省集郵公司設計并發行的。這是建國以來,信陽市(光山縣)民間藝術圖案首次被選入郵票、郵冊,填補了全市(縣)一項空白。
光山縣文殊鄉多年致力于民間藝術的傳承與保護,自2007年以來,先后榮膺“河南省民間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信陽市特色民間文化花鼓戲基地”、“河南省文化工作先進鄉鎮”等稱號或命名。
2007年5月,鄉文化站整合藝術資源,組建了一個業余民間藝術團,迄今,全鄉已發展到花鼓戲班9個、地燈戲班15個、皮影戲班11個、慶典樂隊10個,大鼓曲藝隊26人,獅舞、龍舞、旱船舞等民間花會42個,專業演員210人,農民業余演員2000余人;戲班營業演出活動頻繁,多次慕名被邀請到湖北的大悟、江西省的九江市等地表演。鄉文化站瞄準了當地婚、嫁、建房、壽誕、升學請唱皮影、花鼓的習俗,因勢利導、引導藝人闖市場,鼓勵曲藝、花鼓演員“一專多能”化,相互兼職慶典樂隊或皮影戲班,驟然提高營業演出頻率,擴大了藝術傳承空間,藝人收入顯著增長,穩定了隊伍,造就了人才,發展了藝術,使文殊鄉民間藝術保護與傳承步入了良性循環軌道。
這次首日封圖案是藝人張德齊演唱光山大鼓《計劃生育靠大家》的劇照,8枚個性化郵票圖案分別是:文殊鄉東岳村獅舞鬧春、獅子吐對聯、花鼓戲《種茶》、《華思榮趕考》、《大登殿》、地燈戲的《楊三笑出嫁》、《旱船舞》、《旱船與花挑》演出劇照。圖案演員分別是:萬德成、魏桂香、雷后華、張秀芳、李德英、張從英、陳良鳳、李賢華、王恩應、扶庭芝、陳良全、管榮啟、李其勝、袁龍春等藝人。(原標題:光山縣:文殊鄉民間藝術圖案上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