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風情 >> 瀏覽相關信息

偃師市緱氏鎮精心打造中原最大葡萄生產基地

2013/9/10 17:02:02 點擊數: 【字體:


  偃師市緱氏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大農業調整力度,精心打造特色農業,以葡萄種植為龍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緱氏鎮位于七朝古都偃師市南部,鄭汴洛經濟帶上,約介于北緯34°34′、東經112°48′之間,總面積80.5平方公里。該鎮下轄24個行政村,72個自然村,273個村民組,人口6.3萬人,耕地面積7.8萬畝,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鎮。該鎮的葡萄種植始于1983年,形成了以唐僧寺村為中心的葡萄種植基地,唐僧寺葡萄市場的連年好轉,社會各界人士加大對葡萄種植的投入,特別是2009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在李莊、程子溝等村及高龍鎮附近新發展6000多畝,總面積達近2萬畝,年產量近4萬噸,產值1.2億元,帶動農戶5500戶。葡萄品種以巨峰、維多利亞為主,兼有早熟、極早熟品種。其所產的鮮食葡萄粒大、色艷、串形好、含糖量高,被譽為“冰糖葡萄”之美稱,近幾年通過采取“技術創新、綜合開發、引進人才”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極大地提升了葡萄的產量和品質,使產量由原來的每畝3000—4000斤提高到6000—8000斤;葡萄價格由原來的每公斤1.6—2元提高到5—7元;畝產收入由原來的3000—4500元提高到8000—12000元。使廣大果農的純收入增加了4成。2002年7月,被國家林業局授予“葡萄之鄉”,2003年被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委員會批準為“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2004年9月,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無公害農產品”,2004年底被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認定為“全國第四批標準化一類示范區”,2009年9月被授予全國農業良好規范GAP認證。2006年7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還視察了緱氏鎮,總理到果園和果農攀談,并到農戶家中做客,對緱氏鎮發展葡萄產業帶領群眾致富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創建葡萄產業公司,提升綜合經濟效益。該鎮經過近年葡萄產業的發展,已創建具有一定規模的葡萄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兩個、葡萄生產專業合作社三家,成為全鎮推動和發展葡萄產業、帶動當地農民致富的主要平臺。該鎮以兩個公司為龍頭,通過采取“技術創新、綜合開發、引進人才”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極大地提升了葡萄的產量和品質。2003年該鎮成立了偃師市唐僧寺葡萄發展有限公司,公司下設有唐僧寺專用農資服務部,可為果農提供化肥、農藥、技術指導等全方位的服務。同時,公司下屬還有一個葡萄名優品種示范園,作為該公司培育優良品種、進行科學實驗的基地。公司現有高級農藝師2人,中級職稱人員5名,是中原地區最大的葡萄新優品種示范園。該園總投資156萬元,占地面積150畝,共引進國內外名優葡萄品種86個,是中原地區最大的葡萄品種試驗園,是河南科技大學園林院指定的“教學實驗基地”。2005年被洛陽市政府授予“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該鎮2004年成立了偃師市財匯農牧業生產有限公司,注冊資金200萬元,公司高薪聘請河北農藝師馬青海同志長駐基地指導傳授先進種植管理技術,變傳統的扇面形架形為小棚架種植模式,增加通風透光效果,有效改善了葡萄的生長環境。既提高了果品產量又提高了果品質量,2007年該公司新建年產300噸干紅葡萄酒生產線,拉長了葡萄產業鏈,2008年該公司純收入近100萬元,2009年該公司新發展葡萄2000畝。2010年每畝葡萄平均毛收入達18000元,還將發展葡萄1000畝。

  健全科技標準化體系,完善各項管理制度。通過努力,近幾年緱氏葡萄產業的科技含量不斷提升,建立了一系列標準體系:土肥水管理標準化體系、整形修剪標準化體系、花果管理標準化體系、病蟲害防治標準化體系等。已初步形成標準化種植體系、培訓推廣體系、監督檢測體系、貯藏銷售體系相互支撐,共同推進的工作局面,同時,進一步完善了各項管理制度如:農戶管理制度、質量控制制度、生產經營管理制度、財務管理及分配制度、標準化生產農藥使用管理制度、標準化生產肥料使用管理制度、標準化生產產品檢測制度;制定嚴格的生產質量控制措施及激勵措施、應急預案等。從生產到銷售進行標準化品牌管理,實現“五個”統一,統一定穗疏果,統一施肥標準、統一供藥用藥、統一品牌包裝、統一價格銷售。形成了“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農業標準化組織推廣模式,穩定了專業合作社與農戶的購銷關系,有效地促進標準化及品牌建設,增強種植農戶采用新技術,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及品牌建設的信心,密切技術人員與種植戶的合作關系。為葡萄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有效地科技支撐。

  發揮專業合作社職能,帶動群眾共同致富。該鎮2006—2009近三年,以公司為依托相繼成立了偃師市向民葡萄專業合作社、偃師市綠惠苑果業專業合作社和偃師市通峰葡萄專業合作社等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他們主要采用“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在管理上給果農提供技術指導和產、供、銷一條龍服務;在生產技術上嚴格按照“綠色環保、無公害”的標準規程進行操作。即施農家肥、噴無毒藥、澆地下水、套防污染袋,進而保證了產品外觀美、無污染、養分高、口感好的特點;在銷售上采用“觀賞、采摘、自主釀酒、農舍小憩、市場定價”的“葡萄超市”服務模式,吸引了更多的客商到此訂購洽談、觀光旅游。

  拉長葡萄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在以經營銷售鮮食葡萄為主的同時,緱氏葡萄產業開始向深加工方向發展,通過市場調查和專家論證,結合緱氏葡萄品質的特點,由偃師市綠惠苑果業專業合作社和偃師市向民葡萄專業合作社分別投資500萬元和1000萬元,新上兩條葡萄酒釀制生產線,經過試產,質量可靠,銷售良好,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葡萄酒業項目的上馬,能充分利用當地資源,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 提高產品附加值;能輻射帶動周邊農民積極發展葡萄種植,擴大規模經營,使農民得到更多實惠;解除了廣大果農鮮食葡萄過剩和晚期葡萄銷售的后顧之憂;解決了部分農民工的就業崗位,進一步增加了農民收入。目前,偃師第一家葡萄觀光生態園—緱氏鎮程子溝村葡萄觀光生態園已經誕生,緱氏的葡萄產業已向“綠色環保、綜合效益”的現代觀光農業邁進,開始由做大向做強、做精、做專的方向發展。(盧麥惠 沈世卿 文/圖)(原標題:偃師市緱氏鎮精心打造中原最大葡萄生產基地)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中國經濟文化網(2010-10-1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