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上午,禹州市區潁河岸邊,彩旗飄舞,鑼鼓震天,馬文升書院開工剪彩儀式在這里隆重舉行。禹州市有關領導與世界華人宗親聯合會會長張省會,意大利馬振忠服裝公司總裁、浙江溫州吉夫圖書館館長馬振忠等共同為馬文升書院開工剪彩。
禹州市歷史悠久,人杰地靈,名人輩出,史稱華夏第一都,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并有鈞都、藥都、夏都之稱,歷史上先后出現了呂不韋、褚遂良、張良、吳道子、馬文升等許多歷史名人,為中華文明的發展留下了輝煌的業績。馬文升(1426—1510),明朝大臣,字負圖,號約齋、三峰居士,晚年更號友松道人,鈞州(今河南省禹州市)人,景泰進士,官兵部尚書、少師兼吏部尚書等職,位居一品,去世后贈特進光祿大夫、太師,謚號端肅。其一生成績顯著,先后輔助代宗朱祁鈺、英宗朱祁鎮、憲宗朱見深、孝宋朱祐樘、武宋朱厚照,故后人有“五朝元老馬文升”之稱。
馬文升書院是由溫州馬氏后人為先祖明代“五朝元老馬文升”建立的一座具有紀念意義的標志性建筑,總投資5000萬元,建設工期為15個月。它的建設,旨在展示馬文升生平事跡,突出禹州市的歷史文化風貌,倡導濃厚的文風學風,從而繁榮禹州市的文化旅游事業。
據了解,馬文升書院按照明代建筑風格建設,主樓前矗立馬文升巨型雕像,主樓為三層閣樓,分內外走廊,室內將通過雕塑、文字、圖片、高科技聲光電技術等展示馬文升生平事跡,清晰反映明代中國歷史的發展脈絡,展示禹州市獨特的歷史文化風情。該書院內將陳設豐富的中外歷史文化典籍,收藏大量的名人字畫,供學者、市民、游客學習研究。馬文升書院建成后,將集學習、游覽、觀光、研究、學術交流功能為一體,成為禹州歷史文化的縮影。【原標題:馬文升書院開工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