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孟嘗君依靠門客“雞鳴”、“狗盜”的仿生學天才逃出了秦昭王的魔掌之后,名氣大振,七國的閑人們都知道齊國有個叫孟嘗君的老板特別慷慨,只要膽子有夠大,臉皮有夠厚,就能在他那里混到飯吃。
管飯堂
一天,中午,孟嘗君府,管飯堂。
九九八十一根深紅色的柱子高高地撐起了灰色的橢圓形房頂,遠遠望去就象一口巨大的蒸籠。
大門上方是齊王親題的金匾“管飯堂”,這個名字是有出處的,孟嘗君這樣解釋“管飯于斯,堂而皇之”。齊王的書法很特別,以至于很多門客至今只能認出那個飯字,不過,這就足夠了。
大門兩邊是聞名天下的齊國第一絕對,上聯“笑愚公太愚,何用揮汗移山,看我三千門客吃倒王屋、太行”,下聯“嘆精衛不精,不必銜石填海,待俺八百壯士喝干北冥、南洋”,橫批“革命就是請客吃飯”。這幅對聯的作者,一位出身沒落貴族家庭的年輕學者田丹,此刻正瞇著近視的目中無人的眼睛盯著通往后堂的門,每天這個時候孟嘗君總是從這個門走出來和大家一起吃飯。
其實一開始田丹對孟嘗君這種打開大門管飯的舉動很不以為然,也不屑于和這些門客混在一起吃飯,因為這些人實在是魚龍混雜,據田丹分析其中大半都是靠吹;祜埑缘膽袧h、閑人。但是孟嘗君這樣開導田丹,“先生不要以為俺家里糧食吃不完,無事生非。不錯,這些人大多數都是閑人、懶漢,可是咱們齊國民風淳樸,又是孔孟之鄉,老鄉們都信奉勞動光榮,即便餓死也不愿白吃別人的糧食。俺府上90%的門客都不是本地人。先生想,一個人不遠千里跑到齊國難道就為了不用勞動就能混到飯吃?即便如此,這個人也不簡單。你想,這些人好吃懶做,就必須膽子大、臉皮厚,外加肯動腦子,否則他們還沒到齊國就已經餓死了。所以這些人里面沒有一個笨蛋,記住,能在這個世界上不用流汗就混到飯吃的人一定是有用的人”說到這,孟嘗君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這只是其一,先生是聰明人,其他的奧妙先生自己琢磨吧”。
不久,田丹就發現了另外的秘密,他發現孟嘗君府上,尤其是這個管飯堂簡直就是七國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社會、娛樂等等方面的信息資源平臺。在這里田丹知道了趙王喜歡斗雞,以至于趙國王宮里從來不吃雞肉;秦王不喜歡洗澡,所以秦王的妃子們專門收集各種香水、香料;楚王喜歡瘦小、特別是細腰的女子,導致楚國的美女大多發育不良,胸脯平坦;魏王的相國拿了趙國大款呂不違的巨額回扣,把首都舊房改造工程承包給了趙國的呂氏春秋建筑公司;燕國的太子有同性戀傾向,在宮里四處掛滿了孟嘗君、平原君、春申君和信陵君的寫真(這四人連年被評為七國四大天王、四大杰出青年、抗秦衛士、最性感男人和最受女性歡迎的性幻想對象)。據說當年孟嘗君就是因為事先掌握了秦昭王最寵愛的小秘的詳細資料,知道這個女人愛好高檔裘皮,投其所好才僥幸脫身的。這件事被孟嘗君總結為“不怕領導沒愛好,就怕領導沒小秘”。還有一次,孟嘗君在管飯堂上從一個秦國門客那里得知秦國正在向趙國邊境調集軍隊,于是馬上派人從楚國購進了大量箭桿,利用與平原君的關系運到了趙國,同時調集巨額資金購買了楚國郢都期貨交易所1個月后50%的箭桿。后來戰端一開,孟嘗君一邊慷慨地向趙國無償捐獻了10萬支箭桿,被趙王授予了“邯鄲榮譽市民”、“為趙國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稱號,鞏固了與趙國上層的關系;另一邊則利用郢都期貨交易所的箭桿飛漲大賺了一筆。事后孟嘗君又和春申君聯合成立了一家春申箭桿集團公司,壟斷了楚國的箭桿市場,他們不僅定期收購竹子,還向楚國山區的農民提供貸款鼓勵種植竹子,以至于后來在楚國山區到處可以看到這樣的標語“要想富,就種竹”,再后來即使一向清高的楚國知識分子也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這件事讓田丹由衷地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在孟嘗君同志的領導下我們早就進入了信息時代了。”
現在田丹不僅積極參加“管飯堂”的各種與吃有關或者無關的活動,還自告奮勇地組織了一個“管飯堂信息中心”,自任CIO(首席信息官)。每當開飯的時候,田丹的手下就遍布在“管飯堂”的各個角落,收集各種新聞、軼事、野史、緋聞、黃段子,然后編輯、整理、分析、總結后刻成竹簡。時事分析供孟嘗君等齊國上層領導參考,至于其他的娛樂性強的內容則公開出版發行。在投奔孟嘗君以后的三年里,田丹已經編寫出版了《我認識的孟嘗君》、《孟嘗君是怎樣失去童貞的?》、《七國成人笑話大全》、《七國美女之三圍比較》、《論秦國遠交近攻的戰略對齊國的影響以及應對策略》、《戰爭經濟》、《弱者的反抗—暗殺秦王是恐怖主義嗎?》、《齊國可以說不》、《還沒吃飽你就喊》、《吃得太飽你也喊》、《孟嘗君府民間秘技大全》(分為巫術卷、相術卷、房中術卷、風水卷等)、《七國太子黨揭密》(考慮到政治影響,目前只有秦國卷)、《七國方言學》等等學術性的、非學術性的著作數百萬字,F在田丹已經由一個沒落的貴族知識分子成長為著述等身、赫赫有名的學者了。
所以田丹,這個原本近視的、清高的知識分子,現在對孟嘗君從內心里充滿了敬佩。
神仙丹
這時,管飯堂外傳來了大家熟悉的腳步聲。
孟嘗君終于出場了。
大多數人第一次見到孟嘗君的時候,都不相信眼前這個小個子男人就是名振天下的孟嘗君,特別是無法把他和什么最性感男人聯系上。因為孟嘗君不僅個子矮小,長相也談不上英俊。他臉上的小眼睛、大鼻子和微微向一邊傾斜的大嘴讓人覺得有點怪異。然而田丹不愧為飽學之士,第一次見到孟嘗君,就從他的并不英俊的面相上看出了此人的不凡:精光深斂的小眼睛顯示此人精力過人,心機很深而又有讓人畏懼的狠毒;大鼻子和大嘴說明此人財祿廣厚,欲望強烈而意志堅定;那微微傾斜的嘴唇則說明此人能言擅辯。
孟嘗君快步走到大堂上首,在那個為他專設的高大的座位上坐下,這樣看孟嘗君并不顯的矮小,所以孟嘗君總是喜歡坐著說話。
孟嘗君剛一坐下,就指著對面楚國的門客陳術罵道“陳術,你他媽的要了那么多金子說要給老子煉什么一夜能御十女的神仙丹,怎么到現在還沒煉出來?是不是讓你這個老家伙偷吃了?要不然你都快七十的人了,居然越活越年輕了?害得老子連幾個老婆都應付不了,每天早上都爬不起來?”“哈哈哈哈”大家跟著孟嘗君一起哄堂大笑,而笑的最響亮的就是孟嘗君自己了,他的笑聲總是無拘無束,有些天真又有些荒淫,極富感染力。這是管飯堂的慣例,每天只要孟嘗君一出現總要拿面前的兩個門客開涮,逗得大家大笑。但孟嘗君每天開涮的門客在一年之內絕不重復,最讓人稱奇的是孟嘗君不僅每次都能毫不猶豫地叫出門客的名字,而且開的玩笑都很有針對性。門客們無不佩服孟嘗君的記憶力和親切自然的風格。當然田丹知道這其實都是故意安排好的,每天坐到孟嘗君面前的門客都要輪流換,同時,當天被開涮的門客的詳細資料都在開飯前一個時辰由田丹派人送到了孟嘗君手里。即便如此,田丹還是很佩服孟嘗君,資料雖然準備好了,但臺詞卻要孟嘗君自己編,又要貼切、簡潔,又要生動、有趣,既讓被開涮的門客感到被重視,又不能傷了人家的面子,更重要的是還要搞笑。田丹覺得這種工作的難度不亞于當場作詩,當年田丹曾經被父親逼迫每天作一首詩,直到現在他仍然反感這種完成任務式的創作。但是孟嘗君就這樣三年如一日地創作著,雖然門客越來越多,孟嘗君還是沒有厭倦這種游戲的意思。因為用這種方法孟嘗君在一年之內就可以和六百多門客進行直接地感情交流,這個數字大約占到門客總數的20%,正好符合孟嘗君提出的有關精英人才的“二八理論”,即“在一大群人當中,最有用的人才不會超過20%”。此刻被孟嘗君罵過的陳術激動得血液涌上了面孔,他感覺到了管飯堂上三千多雙眼睛此刻正熱辣辣地盯著自己,陳術知道從現在起自己已經進入管飯堂精英的行列,因為孟嘗君已經公開地罵了自己,自己的理想馬上就要實現了!這時候應該說點什么繼續烘托這種氣氛才對,可是陳術是藥物專家,不是縱橫家,尤其在這種場合他更是不知道說什么好。他只好激動著、拱著手,不知所措。坐在他旁邊的侄子兼徒弟陳勛救了場“相國龍馬精神,不用仙藥已經是齊國第一猛男了,只怕仙藥煉成了相國要天下無敵了!”陳勛的馬屁拍的雖然有些肉麻,不過孟嘗君倒也非常受用,因為他的精力過人和他的揮金如土一樣有名。大家其實也是心照不宣,所謂的仙藥是給齊王和各國貴族用的。
半年前,當陳氏叔侄從楚國來投奔孟嘗君的時候,孟嘗君只是把他們當作一般的江湖術士,并沒有重視。陳術曾經一度心灰意冷,這位年近古稀的藥物專家一生研制了無數秘方,可是仍然窮困潦倒,四處漂泊。他的侄子陳勛很快找到了引起孟嘗君重視的捷徑:要想接近孟嘗君就必須先接近田丹。根據從叔叔那里學到的醫術,陳勛認定田丹必然腎虛,因為每次看到田丹都發現他總是眼圈發青,而且年紀輕輕卻很怕冷。聯系到田丹為了不辜負孟嘗君的重用,沒日沒夜地操勞的現實,結合田丹因為原配夫人沒有生育最近又納了小妾的八卦消息,陳勛采取了果斷的行動,給田丹送去了按陳術研制的秘方配制的“百草神仙丹”。從此田丹精神大振,不僅白天神采奕奕,晚上也是生龍活虎。關于百草神仙丹,田丹的小老婆說“用了百草神仙丹,他好我也好”,說完這句話就掀起了紅色的門簾走了進去,然后就是一片模糊;田丹的大老婆則說“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就收神仙丹”,說完了就扭動著肥胖的腰身走進了臥室,身后的丫鬟們跟著扭成一片。趁熱打鐵,陳勛請孟嘗君府上的高手按照他的思路編寫了《關于研制、開發陳氏百草神仙丹的商業計劃書》送給了田丹,本來田丹覺得這種春藥的玩意有辱斯文?墒钱吘钩粤巳思业淖燔,而且自己確實也神仙了一回,所以還是看了,沒想到看完了這份報告,田丹的感受只有兩個字:震驚!原來男人,特別是有權有勢又有錢的男人,最怕失去的就是權力和性能力;原來統治七國的國君和當權人物大多已經進入所謂的性衰退年齡;原來各國雖然都有術士煉制各種相關的藥物,但是還沒有一個批量生產,有品牌效應的產品,而且大多數都有負作用;原來這種產品不應該叫春藥,而應該叫保健品。田丹一口氣看完后就一口氣把這份商業計劃書獻給了孟嘗君,大力推薦。正好孟嘗君這段時間經常聽齊王抱怨自己“老了”;后宮也傳出齊王難以應付后妃們的花邊新聞。于是孟嘗君就向陳氏叔侄要了兩副“神仙丹”,連同這份商業計劃書一起獻給了齊王。后來齊王對藥物的療效沒有評價,只是在計劃書上批示“這個產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是我們齊國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應該抓緊搞,孟嘗君同志牽頭負責落實”?墒钱斆蠂L君向田丹和陳氏叔侄傳達了齊王的重要批示精神后,田丹卻說“這事不能急,產量不能太大,現在關鍵要做好市場開發工作,要產生家喻戶曉而又鳳毛麟角的效果。”孟嘗君馬上明白了田丹的意思,“對,就是要出精品,上檔次,咱們這藥就是一個字:貴!,你想想這年頭老婆多得應付不過來的男人誰會在乎幾個錢?但是物以稀為貴,所以不能太多,否則就做濫了”。陳勛一個勁地點頭,稱贊孟嘗君英明。陳術雖然不太明白但還是嚴格執行了孟嘗君的指示,一方面封了藥庫,沒有孟嘗君的批條絕不賣藥;另一方面則由陳勛寫報告向孟嘗君(按程序當然要先報給孟嘗君,孟嘗君就在報告上寫道:同意陳術陳勛同志的意見,報齊王批示。這樣才能報給齊王。)和齊王匯報,在報告中陳勛強調這種神仙丹選材十分名貴,加工工藝非常復雜,所以產量非常有限,目前只能供齊國王室專用。如果要突破產量的瓶頸就必須追加科研經費15000兩黃金?赐陥蟾,齊王批示:“同意撥10000兩黃金作為項目開發費用,速辦!孟嘗君同志負責監督落實,必須保證?顚S,爭取在1年內批量生產,盡快產生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隨時匯報項目進展情況。”拿到了齊王的最高指示,孟嘗君直截了當地問陳氏叔侄“你們說老實話,按照每年生產1000副神仙丹的規模,一共要多少錢?”“這個老朽沒有細算過”,陳術一向嚴謹的科學態度容不得他說沒有把握的話。“估計個大概數字就行”,孟嘗君不是藥物學家,但他喜歡早點心里有數。“這個…….”,陳術不知如何回答。“回相國,大概兩千兩黃金就足夠了”,陳勛早就知道了底細,也知道孟嘗君的財大氣粗,當然他也明白凡是領導都恨手下人騙他,但是看到機會就在眼前總不能錯過,所以在心里打了幾轉以后報了一個他認為大家都不吃虧的數字。陳術望了侄子一眼,沒有說話,他知道年輕人是要賺錢的,而且他也需要這個頭腦靈活的侄子幫他完成自己的理想。“好!我就給你們叔侄三千兩黃金,一年后給我交1000副神仙丹!”,這就是孟嘗君,跟著他賣命的人總能得到讓人滿意的好處。“回相國,1000副神仙丹最多兩個月就可以完成了!另外,我們會仔細記帳,請相國放心!”,陳勛不敢大意。“那好,不過1年之內我只要1000副神仙丹,明白嗎?關鍵是質量,這可是給大王吃的藥,關系重大,你們可要小心!”孟嘗君關心的是能否達到家喻戶曉而又鳳毛麟角的效果。“相國放心,老朽就算肝腦涂地也絕不會毀了陳氏百草神仙丹的名聲!”陳術表態了。“好!快去辦!有事就跟田丹說!”,孟嘗君的風格就是喜歡辦事利索。
有了齊王的最高指示和孟嘗君的支持,事情進展的非常順利。資金到位后,雖然陳氏叔侄激動的夜不能寐,卻還是知趣地給田丹送去了1000兩黃金,當然這是陳勛的主意,陳術只管技術,雖然他不擅此道,但在這種問題上他還是非常尊重侄子的意見。正因為這樣,陳術在晚年終于抓住了人生的最后一個機會。
陳勛親自帶著1000兩黃金去楚國采購了生產1000副神仙丹的藥材,又在家鄉招募了50名伙計,當然大多數都是陳氏叔侄同村的老鄉。為此,陳氏叔侄在家鄉贏得了很好的口碑,大家都說他們是鄉親們致富的帶頭人,惹得其他村子的后生們都嚷嚷著要去齊國打工;氐烬R國后陳氏叔侄一邊按照秘方監督伙計們配制神仙丹,一邊按照田丹的主意開始研制第二代產品“大王神仙丹”。與第一代產品相比,大王神仙丹有了三項改進:一、包裝采用泰山名貴松木盒,里面墊著楚國進口的真絲;二、包裝上刻著“大王神仙丹”下面是一行小字“齊國王室指定御用產品”;三、經請示,在包裝上刻上了齊王的頭像作為商標。至于藥,按照陳術的話說,“老朽琢磨了一輩子,如果再改恐怕要畫蛇添足了”。
這時陳氏叔侄的藥坊早已經開始向齊王宮里定期供藥。第二代產品“大王神仙丹”也已經生產了兩千多盒放在藥庫里,孟嘗君請示了齊王,要等到向周天子賀壽的機會隆重推出,齊國的這種神秘保健品也早在七國傳開了。但是孟嘗君仍然在開這樣的玩笑,還取得了這樣搞笑的效果。田丹心想,如果孟嘗君生在普通百姓家,很可能成為一名成功的戲子。
關于吃的思考
“好,藥可以慢慢煉,飯可要天天吃。”孟嘗君覺得氣氛調節的到位了,舉起了酒杯,“來,來,來,大家吃好,喝好!”就象聽到了發令槍的運動員,大家紛紛舉起了酒杯和筷子,一擁而上。
若干世紀后,田丹第六十三次投胎成了一名成功的企業家,在一次MBA培訓課程上聽老師這樣定義“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就是一個組織里相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風格”。田丹當時正在用手機給小秘發短信息,聽到這句話,猛然想通了困擾他兩千多年的那個問題:為什么當年那么多門客,包括自己和孟嘗君這些有地位、有品位的社會名流和精英分子也會熱衷于和三千多懶漢、閑人們擠在一間大屋子里吃飯,還吃得那么津津有味,意氣風發而又妙趣橫生?就是因為當人們擠在一起滿足食欲,這種比性欲還原始的欲望的時候,最容易產生認同感、凝聚力和一致的價值取向。好比猴王可以和猴群里的所有異性發生關系,其他公猴也要忍氣吞聲,但猴王必須公平合理地分配食物,否則他的統治就會動搖。后來投胎了六十三次的田丹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的號召,前往西部某貧困地區考察商機,當他看到在這個還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縣的縣城里不僅到處都是高檔的吃飯場所,甚至還有聲色場所,他一點也沒有感到奇怪,這更進一步地映證了他先前關于吃的思考。
這個道理孟嘗君在投胎六十二次的時候就想明白了,當時他頭上帶著一頂全國流行的綠帽子,手里拿著一個快要漏的搪瓷盆子,排在人民公社的社員隊伍里打飯。他還是那么矮小,但與兩千年前相比,顯得非常瘦弱,好象弱不禁風。如果當年那些門客們能和他一起投胎,看到這一幕一定有恍如隔世的感覺。在人民公社的大食堂只能天天喝菜湯,還不如當年孟嘗君的佃戶每天到他府上收集的那些用來喂豬的泔水。每次當投胎了六十二次的孟嘗君拿到屬于自己的那份菜湯,他都會不自覺地用筷子攪動很久,希望能從里面發現那些熟悉的煎餅和大蔥,那些曾被三千多門客們吃掉的和浪費了的食物。如果那樣關于眼前菜湯的一切就應該是一場噩夢,自己一覺醒來還是那個揮金如土的孟嘗君,即便不幸做了吃閑飯的門客或者收泔水的佃戶,再或者被佃戶用泔水喂養的豬也很幸福——至少可以吃到一點糧食?上,每次的攪動只能看見可憐的、熬的變形的、難以分辨的菜和菜色的液體,這樣的湯喝下去只能是對胃的欺騙和虐待,這位當年揮金如土的人物經常餓的眼前一陣陣發黑。
為了能支撐到喝上那口菜湯而不是馬上暈倒,他用手擦了一把前額上的虛汗,用力抬了抬頭,透過食堂菜湯冒出的蒸汽,他看到了公社食堂泥坯墻上的大副領袖像,由于整天煙熏火燎領袖的氣色也不太好,此刻領袖正憂郁地注視著投胎了六十二次的孟嘗君,目光里仿佛有一點悲憫和無奈。為了轉移腸胃對饑餓的關注,投胎了六十二次的孟嘗君開始在心靈深處向領袖匯報:“您老人家也不容易呀,當年我給三千多人管飯,所以只好天天吃煎餅卷大蔥;您如今給全國人民管飯,能天天喝菜湯沒把我們都給餓死真是難為您老人家了!”“對,忙時吃干,閑時吃!反正俺們都閑著呢!”,投胎了六十二次的孟嘗君終于排到了,一個箭步沖到了巨大的湯鍋前。
其實在兩千多年的輪回里,孟嘗君從來就沒有感覺到自己真正忙過,所以當年吃了那么多煎餅卷大蔥真是浪費。
中午的主食
還是回到兩千多年前的那個陽光明媚的中午,孟嘗君正在專心致志地用一張性感的煎餅卷起了一根陽剛的大蔥,下面的程序當然就是蘸大醬了。
在管飯堂開張一年后,這種食物取代了原來的各種食物,基本上成了管飯堂的唯一主食,以至于后來大家在管飯堂吃飯都不喊“小姐,上主食!”,而是直接喊“小姐,上煎餅卷大蔥!”。再后來那煎餅和大蔥都不用上了,每當三千名門客和孟嘗君出現在管飯堂的時候,都會發現面前的桌上早就擺好了性感的煎餅和陽剛的大蔥,好象這對奸夫淫婦倒成了管飯堂的主人。
至于為什么選擇這種食物作為管飯堂的主食,孟嘗君有他的理論:第一,便宜。給三千多人管飯,費用可不是小數目,這種主食飯菜兼顧,物美價廉。第二,方便。給三千多人管飯可不輕松,這種東西即使齊國的鄉野村婦做起來也是輕車熟路。第三,杜絕浪費。吃多少卷多少,有點自助餐的意思,孟嘗君最討厭那些卷好煎餅啃一口就扔的門客,當然最后這些東西還是喂了孟嘗君的豬。第四,篩選人才。如果僅僅為了混飯,那么天天吃煎餅卷大蔥也會嚇跑那些意志不堅定的投機分子;如果想做成一番事業,卻無法忍受每天的煎餅卷大蔥那這個人沒有毅力,難成大事,正好用煎餅卷大蔥淘汰。要是天天吃海鮮,別說經濟承受不了,可能真把那些為了吃而吃的混蛋都招來了。第五,保持低調。雖然天下人都知道孟嘗君有個管飯堂來者不拒,但是齊國人也都知道管飯堂的主食就是自己天天吃的煎餅卷大蔥,而且孟嘗君天天以身作則帶頭吃,搞的孟嘗君最寵愛的楚國小秘每次和他親熱的時候都皺著眉頭,事后還要用鹽水狂漱口。所以大家在羨慕孟嘗君大方的同時也都說他是個廉政的好干部,就連齊王也不相信關于這個整天滿嘴大蔥味的相國富可敵國的傳言。第六,教育意義。孟嘗君自己是小老婆生的,出生的時候有人說他八字不好,沖克父母,所以雖然生在相國府第卻從小受盡了屈辱和苦難。正因為如此,才成就了現在的孟嘗君。所以孟嘗君看到自己的兒子們常常借著自己的名號自以為是,很是擔心。自己吃煎餅卷大蔥,兒子們也只好跟著吃苦,好讓他們了解普通人生活的真相。滿嘴的蔥味時刻提醒他們:你是生猛的孟嘗君的生猛的兒子。第七,文化。孟嘗君是齊國的相國,而煎餅卷大蔥是齊魯大地上最流行的食物。所以帶領來自七國的三千多門客吃煎餅卷大蔥具有文化上的象征意義,孟嘗君常說“不吃煎餅卷大蔥的干部不是好干部”,每次在管飯堂上看到那些來自楚國的門客們皺著眉頭吃煎餅卷大蔥,孟嘗君都會在心里偷著樂。第八,綠色食物最壯陽。煎餅之所以性感是因為其選材來自齊國用黃河水澆灌的小麥,而大蔥之所以陽剛則因為齊國農民辛勤地用大糞滋潤。當孟嘗君每天虔誠地用性感的煎餅卷起陽剛的大蔥,都會有一種生殖崇拜的原始沖動。
孟嘗君私下里常取笑田丹“什么狗屁神仙丹,其實吃煎餅卷大蔥最壯陽,你看老子沒吃什么狗屁神仙丹不一樣生了一大堆兒子?”。每次田丹都是笑笑,不加評論,他心里明白“你他媽不吃神仙丹,吃人胎盤,要不也跟我一樣臉色蔥心綠!”
后來孟嘗君府上的廚子投其所好,又開發了大蔥蘸大醬等系列吃法。再后來孟嘗君及其門客的后代把這種傳統從山東帶到了東北,逐漸形成了如今風靡全國的東北菜。
很象職業縱橫家的馮歡
再次回到兩千多年前的那個陽光明媚的中午,這時的孟嘗君剛和卷好的大蔥和大餅完成了第一次親密接觸,嘴巴和牙齒正在享受著大蔥沖鼻的快感和大餅溫柔的彈性。一個仆人走上管飯堂,在孟嘗君面前跪下稟告“相國,門外有位魏國來的馮先生求見!”“好,有請!”,孟嘗君一邊發話,一邊加快了咀嚼。
不一會,一個瘦高個男人走了上來,他頭發蓬亂,胡子拉碴,滿面風塵;顯然是經過長途跋涉,衣衫已經有些破爛,而腳上的鞋也已經露出了腳趾,;唯一的行李就是背上的一個大包袱,包袱上露出了長長的劍柄,上面纏著的麻繩也已經沾滿了油汗。這樣的人要是出現在兩千多年后的北京街頭,新新人類一定以為他是前衛的行為藝術家;當然,如果被警察叔叔看到,肯定要被攔住檢查身份證和暫住證。但是他出現在兩千多年以后的孟嘗君府上的管飯堂,這樣的扮相就太大眾化了,按照田丹的經驗這樣的造型是來混飯的門客當中最普通的一種,主要是以雄偉華麗的管飯堂為背景制造出一種強烈的視覺反差,突出門客歷盡江湖的滄桑和艱辛,表現其投奔孟嘗君的誠意和決心。所以這個人的出現并沒有引起田丹的注意,他此刻正在津津有味地聽傍邊的趙國門客講述邯鄲娛樂圈最新的緋聞。
孟嘗君站了起來,咽下了嘴里的大蔥和大餅,向來人作揖,問道:“先生來見田文不知道有何見教?”瘦高個男人也還了一揖,順手把大包袱往地上一扔,“當啷”一聲,劍柄與地板相撞發出清脆的響聲,更夸張的是隨著包袱的落下,跟隨他長途跋涉的灰塵呈煙霧狀從包袱上升起,頓時把瘦高個男人籠罩在來自千里之外的煙霧當中,在這種神秘而滑稽的氣氛中,來人開口了:“馮歡見過相國!馮歡村野之人,見識低微,不敢在相國面前買弄。那個啥,俺老家遭災咧,俺逃荒到了臨淄,聽人說孟嘗君府上管飯,俺就來咧!”“哈哈,爽快,來人,添雙筷子!”混飯、蹭飯的人孟嘗君見過無數,但混飯混得這樣理直氣壯而又從容不迫的人在管飯堂還是第一人,孟嘗君就喜歡這種少見的人,特別是干什么都理直氣壯的人。
記得在參加六國抗秦峰會的時候,一位著名的縱橫家這樣說“作為一個職業縱橫家最重要的素質是什么?心理素質、心理素質,還是心理素質!”在孟嘗君看來所謂縱橫家就是靠說話混飯吃的人,這和他府上的門客沒有任何區別,但是要成為職業縱橫家所必備的心理素質卻是這些門客所不具備的,包括田丹在第一次見孟嘗君的時候都表現出了些須的緊張和不自然。他們總是急于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給孟嘗君留下深刻的積極印象,表現自己的才華和能力,所以總是出口成章,滔滔不絕。仿佛個個都是胸懷大志,才高八斗的人物。而這個馮歡,似乎什么都不懂,只是為了來吃飯,但是孟嘗君相信:一個長途跋涉的人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吃飽、喝足和睡好。
馮歡毫不客氣,一屁股坐下,頃刻之間就干掉了10張大餅和10根大蔥,刷新了半年前燕國門客創造的記錄。
中午飯終于結束了,按照慣例,孟嘗君的大兒子,負責管理門客日常生活的田任來請示父親怎么安置新來的門客馮歡。“先把他安排在丙組”,孟嘗君吩咐道。孟嘗君府上的門客分為甲乙丙三個組,雖然中午大家在管飯堂一起吃飯,但是門客其他的兩頓飯和住宿條件卻按這三個組分為三個等級,甲組當然最好,而丙組自然是最差的。分到哪個組完全要看這個門客表現出來的水平和孟嘗君對他的賞識程度。既然馮歡自己說就為了吃飯,那也只能把他編入勉強維持溫飽的丙組了。不過孟嘗君還是囑咐他的兒子,“這個馮歡不一般,你要注意觀察他,有什么情況及時跟我說。我覺得他有點象那個什么職業縱橫家。”田任雖然不明白父親為什么有這種直覺,在他看來這個馮歡更象一個純粹為混飯而混飯的盲流,但他還是按照父親的吩咐把馮歡編入丙組,并對他小心觀察。
后來發生的一切證明了孟嘗君過人的眼光。
敲著長劍要待遇
在馮歡投奔孟嘗君大約十天后的一個晚上,田任找到了孟嘗君,按照父親的吩咐開始了第一次關于馮歡的匯報:“這個馮先生自從住進丙組門客宿舍以后,整天除了吃飯睡覺什么也不做,也不愛和其他門客來往。昨天晚上吃完飯,他在院子里敲著他那把長劍唱歌。”“是嗎?那這個馮歡是演藝人才了?他唱什么?”“他唱:你快回來,這里吃飯沒有葷菜”“哦,他是嫌丙組的伙食不好。”“我心想:你什么也不會就會吃飯,還想吃什么好的?所以就沒理他。沒想到今天吃完晚飯他又在院子里唱上了,老這樣也不是事,影響其他門客的情緒。”“沒關系,不怕門客不干活,就怕門客沒要求,他要吃好的,就滿足他,明天把他安排的乙組。”孟嘗君對這個馮歡更感興趣了。
一個月以后,田任再次向父親反映馮歡的問題,“這個馮先生進了乙組天天見肉就沒命,現在已經吃出點啤酒肚了,我想這下安生了吧?結果今天晚飯后他又彈著長劍唱上了。”“哦,他唱什么?”“他唱:你快回來,這里出門還要用腳踩”“他是想配車了?”“那就要進甲組,可是甲組門客都是象田丹、陳術這些立過大功或者在七國鼎鼎有名的人物,讓他進甲組其他人會怎么想?”“不怕,我就想看看進了甲組他自己怎么想?明天把他安排在甲組。”
在馮歡進入甲組門客享受出門專車接送的待遇后,他又在一個夜晚彈著長劍唱了起來“你快回來,這里沒有我最想要的真愛”。歌聲高亢而凄涼,把大家從睡夢中驚醒了。孟嘗君府上3000多門客大多是光棍,或者兩地分居的性壓抑者,聽到這煽情的歌聲,遠方的愛人、家鄉的親人、自己的身世、童年以及初戀和心上人等等畫面以電影的表現手法在腦海里一一閃過,有些人不禁潸然淚下。對于馮歡的迅速提拔,田丹等人本來就氣不過,所以馬上向田任反映了馮歡晚上不睡覺在宿舍唱歌影響其他門客的問題,而田任也忍無可忍,于是連夜去向父親匯報。“他媽的,這不是得寸進尺嗎?向我要真愛?誰不知道我小時侯缺鈣,長大了缺愛?我還沒有真愛呢?去,把馮歡給我叫來!”孟嘗君小時侯的確缺鈣,所以身材矮小,又是小老婆生的,也不招父親的喜歡,雖然后來發達以后擁有美女無數但是總覺得缺點什么,今天聽田任一說,他明白了,缺的就是馮歡跟他要的真愛。把馮歡叫來以后,孟嘗君就把兒子田任和傍邊伺候的下人都打發走了。
過了大約1個時辰,馮歡悄悄地回到了甲組宿舍,從那以后馮先生只是吃肉、坐車,再也不唱歌了。
主動去討債
秋天到了,這是個收獲的季節,也是地主收租子的季節。毫無疑問,按照階級成分,孟嘗君肯定屬于地主,因為在齊國的薛城一帶孟嘗君擁有大片的土地,那是齊王封給孟嘗君的封地。收租子自不必說,由于孟嘗君的財大氣粗的名聲,很多薛城當地的農戶在困難的時候,比如每年的春耕,都向孟嘗君借過錢,而孟嘗君也借此機會收取利息,以填補日益增長的支出,這是孟嘗君用來供養這些門客的經濟來源之一。平常這些農戶沒錢,考慮到在群眾中的政治影響,孟嘗君也沒法派人去催帳,F在收了莊稼,正是討債的好時候。但是討債可不是輕松的工作,那個時代的風氣就是孔夫子說的“禮崩樂壞”,那時侯中國的誠信就已經很成問題了,孟嘗君每年派人去討債總遇到各種麻煩,從來沒有順利地把所有的本錢和利息收到,甚至去年還發生過欠債人圍攻孟嘗君派出去的討債工作小組的惡性事件。討債這種事要比討租子難度大很多,欠租不交,明年就可以把地收回來,要種孟嘗君家的地就要叫孟嘗君家的租子;欠債不還,可真是沒什么好辦法。
孟嘗君今年早早地就向門客們發出動員,希望有討債特長的門客們挺身而出,但是大家都知道了去年發生的驚險故事,所以大家都裝聾作啞,氣的孟嘗君直罵娘。后來,馮歡終于開口了“相國,俺沒什么本事,就是一樣:該是俺的東西俺肯定能要回來!”,一如馮先生一貫的理直氣壯。“好,那就麻煩馮先生去一趟!”孟嘗君覺得自己總算沒白讓這個瘦高個男人天天吃肉坐車。“相國,去之前您要給俺交個底,這個事要辦成啥程度?是就為了收錢收利息還是為了別的?”“那當然為了收錢收利息,不過馮先生要小心,俺們那里民風剽悍,很多人欠債就是不還。”“那要是這樣就容易,相國放心。”“要是有人欠債不還,先生準備如何對付?”孟嘗君還是不太放心。“按俺們魏國討債的法子,不還債俺就把他家房子扒了、牛殺了,莊稼毀掉完!”說著馮歡握住了骯臟的劍柄,更加理直氣壯。“那可不行,先生還是不要去了。誰不知道孟嘗君仗義疏財?要是這樣豈不是讓天下人罵田文是只認錢不顧群眾死活的小人?在群眾中會造成多壞的影響?要是激起民變讓齊王知道了更是了不得。”孟嘗君懷疑馮歡是不是當過村長,居然是個狠角色,難怪敢理直氣壯地問自己要這要那,好象自己欠了他的似的。“那相國的意思是仁義第一,討債第二了?”“對,是這個意思,其實也不是,最好能讓他們乖乖地還了錢還說我好。”“那就是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了?”當然這是馮歡的內心活動,孟嘗君沒有聽到。
孟嘗君安排兒子田任跟著馮歡一起去,一是讓田任增長才干,二來他也想知道更多有關馮歡辦事的細節。當然,馮歡又老套且理直氣壯地向孟嘗君要求田任必須在辦事的過程中聽從自己的安排。孟嘗君也只好老套而理直氣壯地答應了。
仁義的利息
半個月后,由馮歡和田任帶隊的討債工作小組回來了,田任首先進入內宅向孟嘗君匯報。“這次順利嗎?沒發生什么暴力事件吧?”自從馮歡他們走了以后,孟嘗君老是想起馮歡跟他講過的有關魏國討債的樣子,結合去年發生過的惡性事件,孟嘗君經常會擔心自己的兒子能否安全回來。看到田任完好無缺地站在自己面前,總算松了一口氣。“哼,暴力事件倒是沒發生,而且那些欠債的人都高興的很呢!”田任好象憋了一肚子氣。“什么意思?”“兒子和馮先生到了薛城,馮先生就讓人通知所有欠債的人來還錢和利息,后來有大概三成的人還了錢和利息,還有三成的人只還了錢,其他人都說沒錢還。馮先生就讓人花錢買了一頭肥牛殺了,又買了三十壇酒,把所有欠債的人都叫來”“哈,我這招他也學會了,也是,只要能收回債來,請客吃飯也應該。”孟嘗君笑了。“后來呢?”“馮先生就等大家吃飽喝足以后跟大家說:我們相國當年借錢給大家是看大家生產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春耕的時候種子肥料都要錢買,為了保證大家不誤農時所以借錢給大家抓春耕保生產。”“這個馮歡可能真的當過村長,農村基層工作的經驗很豐富嘛!”“馮先生還說:我們相國要大家付利息是因為相國為齊國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大家知道管飯堂吧?大家想,給三千多人管飯每天要花多少錢?可是我們相國為齊國培養人才,卻沒有動用國庫一文錢,花的都是自己的錢,可是相國的俸祿有限呀,大家知道相國是有名的廉政干部,他天天自己吃大餅卷大蔥。所以讓大家付利息也是為了齊國培養人才,大家想要是因為沒錢讓這些人才都走光了,以后齊國有事誰來為國家出力?到時候國家完蛋了,大家就沒地種,沒飯吃,沒有好日子過。”“不錯,不錯,說的好。”“然后呢?”“馮先生就說:今年大家收成不好,大家的難處相國都知道了。有些人還了債還付了利息,這很好,我代表相國感謝你們!你們為齊國的人才培養工程做出了貢獻!有些人還了債但沒有付利息,還有些人連本錢都還不上,但是我們相國相信你們都是好群眾,你們確實是遇到了困難,沒有能力還。怎么辦?相國不會不管你們,我現在就代表相國把你們欠的利息免了,你們以后有錢就把本錢還上,沒有錢我們相國絕不為難大家。說著馮先生就把登記利息的帳本給燒了!”“什么?燒了?那是我的錢,他憑什么裝大方不要了?你怎么不攔著他?”孟嘗君急了,從小的窘迫生活造就了孟嘗君的節儉和對金錢的關注。“父親不是讓孩兒一切聽馮先生的吩咐嗎?再說那個場合,他都把話說出去了,我還怎么攔呢?”“他媽的,把他叫來。”這時,一個下人走進來,“相國,馮先生求見!”“正好,讓他進來!任兒,你先回避。”盡管在氣頭上,孟嘗君還是不愿意給馮歡留下他聽兒子打小報告的印象。
馮歡走進來,氣色很好,依然理直氣壯。孟嘗君耐著性子聽馮歡匯報了討債的經過,與田任的描述大同小異。“馮先生,你也知道我府上的門客越來越多,花銷越來越大,就指望收點利息填補虧空呢,你一把火把利息帳本燒了,我拿什么給你們管飯呢?”“俺臨走的時候問過相國,俺們這趟差事是不是只為了收錢?相國說要仁義也要錢。現在馮歡把錢和仁義都帶回來了,而且這仁義還有利息以后等著相國需要的時候用呢。”“什么意思?”孟嘗君覺得馮歡說話的口氣很象那些有名的職業縱橫家。“相國你想,往年你派去討債的人都沒有能力嗎?為什么每次都那么失敗?還和欠債的農民鬧出很多事端?這些人如果有錢還而又老實自然就還了,如果沒錢或者有錢但不老實,那就只能用狠招逼他們還?墒沁@樣就影響了相國的形象,而且搞不好會激化矛盾,讓那些嫉恨相國的人抓住把柄,F在俺把大家召集起來,免了那些沒有能力還或者不想還的人的利息,那些真正沒錢的人會感激相國記住相國的好處,那些存心不還錢的人大家都清楚,村長、鄉親們自然會罵他們,孤立他們。相國沒有在農村生活過,如果在村子里被大家孤立會活的很痛苦。這樣以后就很少會有人存心賴利息了。如果不免他們的利息,而又沒有有效的手段討要,那就只好攢到明年,利上加利這些人就更還不清,到最后不是背井離鄉去逃債就是干脆硬賴,甚至暴力對抗,那個時候就更不好辦了,F在整個薛城的百姓都夸相國仁義,這仁義就象借出去的債,利息就是人心,人情落在明處,讓大家覺得欠了相國的,作為一個政治領袖這樣的利息才是無價的。而能討回來的錢都已經帶回來了,這不是相國當初要的結果嗎?”“哈,哈,我沒看錯,你真是他媽的職業縱橫家!”孟嘗君拍著馮歡的肩膀,大笑了起來。
失寵
所謂月滿則虧,一年后孟嘗君漸漸地失去了齊王的信任,地位急轉直下。先是齊王遇到重要的大事不再找孟嘗君商量,接著是不利于孟嘗君的傳言四起,臨淄街頭流傳著關于孟嘗君富可敵國,生活腐化的八卦新聞。就連當年被齊王肯定的“大王神仙丹”項目也下馬了,說是這種藥里的性激素超標。
最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孟嘗君主動辭去了齊國的相國,要求回封地薛城務農。其中的內情孟嘗君沒有跟任何人說起,而齊王甚至也沒有挽留,很自然地同意了孟嘗君的要求。管飯堂一時間門可羅雀,三千多門客作鳥獸散,連田丹也不見了。
幸好當年馮歡免了薛城農民的利息,所以當孟嘗君回到薛城的時候受到了群眾熱烈的歡迎,大家主動歸還了欠債和并及時交納了租子。這就是仁義的利息吧,孟嘗君想。
職業縱橫家的能力
這時候,職業縱橫家馮歡主動跟著孟嘗君回到薛城,然后信心十足地幫孟嘗君策劃了未來。“不知道侯爺以后有什么打算?”孟嘗君已經不是相國了,但還是有爵位的。“唉,能有什么打算?守著這幾畝地也夠吃了。”孟嘗君心灰意冷,失去了往日的銳氣。“夠吃就不死了嗎?”馮歡的話鋒利的象刀子,毫無顧忌。“先生何出此言?”孟嘗君吃了一驚。“侯爺當年威風八面,得罪的人不少吧,當年您是相國人家嫉恨您也無可奈何,如今失了勢,要想過安穩日子恐怕也難。”“那怎么辦?”孟嘗君無可奈何。“侯爺只有當相國才可以保全自己”“可是齊王不想讓我當呀,我要是不辭可能連這個爵位都保不住了!”“只要侯爺想當,馮歡就有本事讓侯爺再成為齊國的相國,而且比以前還要權高位重!”馮歡還是理直氣壯。“什么?馮先生有什么高見?”孟嘗君的眼睛不由得一亮。“侯爺以前不是說俺是什么職業縱橫家嗎?只要侯爺還想當相國,這件事就交給俺來辦,保管侯爺三個月后還是齊國的相國!”馮歡微微一笑,充滿自信。“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田文絕不忘先生的大功!”孟嘗君被馮歡一番撩撥,恢復了一點過去的風采。
在兩個大國之間的博弈
半個月后,秦國首都咸陽,秦王高大雄偉的議事殿。
馮歡衣著光鮮,站在秦王面前侃侃而談。
“大王知道秦國最大的威脅是什么嗎?”“寡人不知。先生有何高見?”秦王一向傲慢,但是當他聽說來求見的人是孟嘗君的門客,還是見了馮歡。
“以秦國現在的實力,其他六國都不是對手,但是如果六國聯合起來對抗秦國,則秦國就是以一國之力與天下抗衡,這是最不明智的選擇。”馮歡的話說到了關鍵問題,這些年那些個縱橫家攛掇著六國聯合抗秦,的確讓秦國感到了很大的威脅。“鳥無頭不飛,如今六國聯盟當中齊國最強,而齊國的相國孟嘗君田文則是聯絡六國的核心人物。其人禮賢下士,仗義疏財,與其他各國權貴結好,在六國當中可以一呼百應。”“寡人知道孟嘗君是個人物,可是他總是與秦國作對。”提起孟嘗君,秦王不由得想起當年他從自己手里逃脫的往事。“如今齊王聽信讒言,罷免了孟嘗君的相國之位,在下以為對于秦國來說,這是天賜良機。孟嘗君世代為齊國效力,德高望重,如今卻落到這個下場,必然心生怨恨,如果秦王能趁此良機派使者帶厚禮前往齊國聘請孟嘗君來秦國做相國,在此落魄之時,孟嘗君一定感激秦王的大恩為秦國效力,到那時六國聯盟自然不攻自破,而齊國因為失去了孟嘗君則會國力衰落,秦國就可以對六國各個擊破了!”“先生所言極是!”“孟嘗君威名遍布天下,大王如果以為在下的說法有理,就請快做決斷,否則齊王萬一反悔把孟嘗君復了相國之位,或者讓別國搶了先,大王悔之晚矣!”“好,寡人這就派使者去請孟嘗君!”秦王的確覺得這是個難得的機會,立即派大臣帶著十輛馬車和千兩黃金前往薛城請孟嘗君來秦國作相國。
馮歡以先去勸說孟嘗君為由,快馬離開了秦國直奔齊國首都臨淄。來到臨淄,馮歡以孟嘗君門客的身份來到齊國王宮要求見齊王。齊王正想知道孟嘗君的近況,所以馬上見了馮歡。馮歡把給秦王講過的道理又向齊王擺了一次,還說秦國已經派使者前往薛城要拜孟嘗君為秦國的相國。齊王吃了一驚,孟嘗君為齊國相國多年,如果讓他去秦國做相國那無疑會給齊國帶來致命的打擊。“如今大王只有兩條路:一是殺了孟嘗君,但在下認為孟嘗君名聲播于海內,與各國權貴結好,無罪而誅,不免失去人心;二就是讓孟嘗君官復原職,孟嘗君世代為齊國棟梁,他一定會感念大王恩德,為大王盡忠!”馮歡看出了齊王的矛盾,他清楚自己玩的這個把戲的高度風險,弄不好孟嘗君就沒命了。鑒于孟嘗君的實力和威望,齊王也實在不敢下手殺他,而把孟嘗君這樣一個人物長期放在遠離都城的薛城,齊王也很不放心。“只是孟嘗君當初自己辭去相位,寡人如何能勉強他?”“當初流言四起,孟嘗君覺得繼續做相國對國家不利,所以辭去相位。只要大王誠心請他做相國,并嚴懲造謠的小人,則孟嘗君一定會感恩圖報!”馮歡趕緊給齊王找好了臺階,也為以后孟嘗君除掉政敵鋪路。很快有關秦國使者正在趕往薛城的消息被確認了,齊王終于下了決心,搶在秦王使者到薛城之前再次拜孟嘗君為相國。
雖然后來孟嘗君恢復相位后大度地表示不再追究當時的那些傳言,但是后來那些與孟嘗君作對的權貴還是一個個倒了下去,以后再也沒有這樣的傳言出現了。
市場理論
孟嘗君再次復出拜相的消息立即傳遍了七國,孟嘗君又回到了離開了不到兩個月的臨淄相國府,奇怪的是他并沒有什么興奮的感覺,只是覺得一切都象是一場荒誕的夢或者一個瘋狂的游戲。
“相國,田丹和另外幾個門客求見!”馮歡打斷了孟嘗君的遐想。“什么?這些狗日的無恥奴才還有臉來見我?當初我倒霉了,他們一哄而散,好象怕受我牽連似的。幸虧你馮先生有良心,幫著我又東山再起,如今他們看我又當相國了,就又厚著臉皮來了,看我不啐他一臉!”孟嘗君想起了以前這些人對自己殷勤的笑臉和兩個月前的不辭而別,不禁破口大罵。“相國要是這樣想就不是孟嘗君了!”馮歡還是毫不顧忌。“你他媽什么意思?”孟嘗君知道馮歡又有高見了。“孟嘗君是什么意思?就是別人永遠求著您、欠著您,您永遠不求別人、不欠別人。”“我覺得我欠你的”孟嘗君脫口而出。“不敢,其實當今天下只有孟嘗君有那個膽量和氣魄敢用馮歡的辦法!馮歡一輩子總算干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否則老在你這里蹭吃蹭喝豈不是窩囊一輩子?所以相國不欠馮歡的,是相國成全了馮歡。”“好,好,好,我沒看錯你。”孟嘗君不禁感慨。“可是我就不明白,同樣是門客,吃我喝我,關鍵時刻只有你挺身而出,其他的人平時話說的都比你漂亮,可是一看風頭不對連個招呼不打就走了。如今又厚著臉皮回來,難道還指望我象以前那樣給他們管飯?”“相國,其實您這里就象一個市場,開市的時候熙熙攘攘,大家都為了能賺錢能得到好處;收市以后,大家一哄而散是因為沒有錢賺了,沒有好處得了。這不是說大家在開市的時候喜歡市場,而收市以后不喜歡,大家到這里來都是各取所需。您不也需要這些三教九流的人為您效力嗎?所以相國可不能想不開,拒人于門外。那就等于把市場關了,大家都得不到好處。那樣您就不是孟嘗君了。”“還是職業縱橫家看的透呀。算了,老子不跟他們一般見識了!”
不久,管飯堂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后記
孟嘗君就這樣風光了一輩子,大方了一輩子。
后來田丹寫完了《我認識的孟嘗君》,把它刻成了竹簡。
再后來人們習慣地把風光的、大方的、有影響力的民間領袖都比喻成孟嘗君。作者:秦盟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