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河南省鄧州市,一位擔任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的老中醫唐祖宣,他為了中醫事業的發展,群眾的利益,近30年不間斷的深入醫院、農村、廠礦調查研究,他先后向國家有關部門提交建議案400余份,許多建議案引起中央領導的高度重視并被國家有關部門采納。近日,記者前往鄧州,采訪了將要進京參加全國人大十一屆第二次會議的唐祖宣先生。
"我感覺到當人民代表責任重大"
走進鄧州市中醫院院長辦公室,記者看到唐祖宣精神昂揚,他正在忙著整理自己這次上會提交的建議案。"這次上會的建議案,主要是有關醫改、中醫立法。'三農'、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唐祖宣拿著60余份建議案熱情地向記者介紹說。
記者看到占據唐祖宣的辦公室空間最多的就是書柜,書櫥里整齊地擺放著唐祖宣編著的《情滿中醫》、《為了中醫藥事業》、《關注社會》、《情系三農》等書籍,和唐祖宣當代表以來的調研報告、代表議案建議、有關部門的答復情況等等。辦公桌上還放著一封他用工整小楷就有關大學生就業問題寫給中央領導的信。
"自從我擔任七屆全國人大代表后,很多群眾來向我反映問題,他們反映的問題面很廣,有的是國家的大事、有的是省市地方的事,許多是關于民生的事,他們反映這些問題,我感覺到當人民代表責任重大。"唐祖宣還說,因此他的每一份建議案,不僅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還走訪相關部門了解情況,使每一份建議案反映的問題真實準確。
今年已67歲的唐祖宣,擔任各級人大代表近30年,其中擔任七屆、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近20年。他告訴記者,在擔任人大代表期間,已累計提出議案、建議360多件,件件有回復。 這次進京上會他還要帶去60余件建議案。
半個多世紀對中醫孜孜以求
唐祖宣迄今已有52年的行醫經驗,對中醫事業有著執著的熱情,在中醫藥發展艱難的環境中,他依然刻苦鉆研醫務,總結臨床經驗,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著書立說1000余萬字。1991年他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并在當年和1997年兩次被遴選為全國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半個多世紀以來,他對中醫藥事業孜孜以求,成為這個事業的堅守者。采訪中,唐祖宣向記者講述了那400余件建議案背后的故事。
1988年,是唐祖宣擔任七屆全國人大代表的第二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老中醫董建華通知唐祖宣,要求他召集相關人員對中醫的改革進行調研提出議案。"當時我首先提出來,中醫療效不好,而關鍵是假冒偽劣中藥充斥市場,管理混亂。另外一些人受利益驅動,中醫藥發展呈衰退態勢。" 這些情況在調研后得到充分證實。隨后唐祖宣與代表們提出了《關于改革中醫藥管理體制 成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的議案》,率先倡導中醫藥不能分家管理。
這個建議案很快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1988年5月3號,國務院第一次常務會議上決定,把國家中醫管理局與醫藥局的中藥部分合并,改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從而解決了長期以來中醫、中藥分家的問題。
中醫藥不能分開管理的問題雖然得到了解決,但唐祖宣在調研中還發現,中醫藥事業的健康發展仍亟待法律保障。
采訪中,唐祖宣動情地給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上個世紀末,有一次,唐祖宣去安徽省亳州的醫藥市場調研,有一藥農聊起自家的幾十畝杜仲樹被開發商砍毀的情況。那老農一邊說,一邊痛哭。"從老農的哭可以看到,中醫若有法,醫藥樹就不能隨便砍伐,中醫藥有個法,老農也不會出現這個事,這個事對我觸動很大。" 之后,唐祖宣又提出了中醫立法的建議案。
經過唐祖宣和數百名代表們的不懈努力,中醫立法終于正式列入了十一屆全國人大的議事日程。
生于老百姓,更置身于老百姓
唐祖宣出生于醫圣張仲景故里,家境貧寒,父親早逝,母親一手將其帶大。那段時間因家境困難,小學畢業后,母親再無力供他上學。年幼的唐祖宣只好到當地印刷廠里當學徒以補貼家用。身體瘦弱的他很難承受過于繁重的機器操作,1958年,唐祖宣16歲時便萌發了學中醫的念頭。他找到了河南省名中醫周連三,想拜師學醫,卻未得到許可。但堅韌的唐祖宣并沒有就此放棄,他每天一早就到周連三的診所,幫忙干雜活。唐祖宣的勤奮感動了周連三,而他也很快成為周的徒弟。從此,唐祖宣開始學習中醫診治和經典著作,時常徹夜學習。
小時候的艱苦生活,使唐祖宣更加一層與百姓深厚淳樸情結。唐祖宣說,看到那些沒有錢看病的病人,就想起了自己以前的苦日子。與唐祖宣相熟的鄧州市退休干部唐克源說,一些困難農民病人到醫院治病,唐祖宣不僅為他們減免醫藥費用,還給他們買被褥,安排食宿。
唐祖宣擔任各級人大代表近30年,他不斷深入到農村、工廠、學校等地進行調研,并根據調研情況,向有關部門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平時唐祖宣在坐診病房巡診后,也不忘與農民患者聊聊天,了解農村當前發展的情況和存在的問題。30年來他向人大提交的400多件建議案中,有關"三農"問題的建議案達136件。唐祖宣等幾十名代表聯合提出的關于減免農業稅的議案在2004年召開的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上變成了現實。
除了"三農"問題,唐祖宣還非常關心教師工資、大學生就業、交通、衛生、教育等社會熱點問題。鄧州市市委書記劉朝瑞說,唐祖宣把人大代表當作一種神圣的職責,帶著人民的囑托在實踐中去調研,去發掘問題,并不斷把這些問題向各級部門去反映、去建議、去爭取。數十年來,唐祖宣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心間,不忘黨和人民的重托,致力于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認真履行了一名人大代表的職責。【原標題:大代表唐祖宣與他的400份建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