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落后村的跨越
2014/7/10 17:33:5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昔日一個吃糧靠救濟、花錢靠貸款的落后村,何以成為別墅成群、文明和諧富足的新農村建設典范?新密市超化鎮黃固寺村村民驕傲地說:多虧了我們的好書記!
樊海風,1952年4月出生,1970年2月參加工作,198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擔任黃固寺村婦女主任、村委會主任。1990年年初,樊海風接任了黃固寺村黨支部書記,從此她就把自己和村里2000多父老鄉親的幸福綁在了一起。
作為一名最基層的農村黨支部書記,樊海風時刻把老百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她把丈夫辦企業賺來的錢拿來作為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啟動資金,先后辦起了三家煤礦,盤活了集體經濟,也為老百姓找到了謀生的門路。2009年年底全村工農業總產值1.6億元,上繳稅收1100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10541元,綜合經濟實力由新密市“后進村”躍入“三十強村”。
村里有了錢,樊海風想到的不是享樂,而是更好的發展。她帶領村民大搞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投資8000余萬元,削嶺填溝,改河造地,建成了農民花園式住宅500處,使村民住上了夢寐以求的小洋樓。一些原本在縣城居住的村民,如今都要求回到村里來。他們說:現在我們村的生活比城里還要好,我們愿意回來跟著樊書記干。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鄭州日報(2010-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