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嘴酈食其與流氓劉邦的較量
2012/5/8 11:49:5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劉沛公的到來驚動了一個人,一個狂人。
這個人狂的還可以,論職業他只不過是一個門衛,并且窮困潦倒,連溫飽問題都很難解決。他愛好只有一個,就是讀書。但是盡管如此,縣里的賢士和豪強卻不敢隨便役使他。因為他行為*不羈,人們都稱他為“狂生”。
他就是名嘴酈食其。
其實在劉邦到高陽之前,已經有幾十位義軍將領經過此地。可是酈食其卻深居簡出,隱藏起來沒有去見他們。他的理由是:這些人都是一些斤斤計較、喜歡煩瑣細小的禮節,剛愎自用、不能聽大度之言的小人。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酈食其對劉沛公特別感冒,劉沛公一來,他竟主動地向劉沛公靠攏。不過從他的選擇來看,他確實很有眼光。一個小小的門衛,想要見伐秦西路軍的統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辦法總是有的——走后門!注意:在這個社會上,只有你有關系,就沒有辦不成的事。
酈食其找到了一個老鄉,這位老鄉在劉邦手下當差。雖然官不大,但幫忙傳個話什么的是不成問題的。他對這位老鄉說:“我聽說沛公傲慢而看不起人,但他有許多遠大的謀略,這才是我真正想要追隨的人,只是苦于沒人替我介紹。你見到沛公,可以這樣對他說,‘我的家鄉有位酈先生,年紀已有六十多歲,身高八尺,人們都稱他是狂生,但是他自己說并非狂生。’” 誰知這位老鄉一聽酈食其說要見劉邦,馬上表示反對。為什么要反對,難道他不愿意幫這個忙?
其實他也是一片好心,因為劉沛公不喜歡儒生。更嚴重的是,劉邦還經常侮辱儒生的人格。 有的人戴著儒生的帽子來見他,他就立刻把他們的帽子摘下來,在里邊撒尿。他在和儒生談話的時候,動不動就破口大罵。把這些情況告訴了酈食其之后,這位老鄉善意地勸他:“您最好不要一儒生的身份去向他游說。”酈食其說:“你只管照著我的話去說就行了。” 于是這位老鄉就把酈食其的話如實地傳達給劉邦。劉邦派人召見酈食其。這是一次特殊的會面。
據《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記載,劉邦是這樣接見酈食其的: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酈生。 譯文是:沛公正坐在床邊伸著兩腿讓兩個女子洗腳,就叫酈生來見。倨:通“踞”,叉開雙腿坐著,用這種姿勢見賓客,是一種極不禮貌的態度。而一邊讓女子洗腳一邊見客,則是擺明了要羞辱酈食其。意思很明白了:我這里不歡迎你,我也很看不起你。看到酈食其近來,劉邦看也不看他一眼,招呼也不打,就當這個人是透明的一樣。劉邦這樣對待酈食其,他又怎么辦呢?
酈名嘴也不是蓋的,他沒有被劉邦的姿態嚇到。他只是“長揖不拜”,向劉邦行一個大的拱手禮而沒有跪拜,表示對劉邦也不是很尊敬。名嘴是靠嘴皮子吃飯的,酈食其也不例外。他質問劉邦:“你打算幫助秦王朝攻打諸侯,還是打算幫助諸侯攻打秦王朝?” 劉邦一聽火了,老子現在不正在攻打秦王朝嗎?就很生氣地罵酈食其:“你這個沒見識的混蛋,天下的人同受秦朝的苦已經很久了,所以諸侯們才陸續起兵反抗暴秦,你怎么說我幫助秦國攻打諸侯呢?” “如果您下決心聚合民眾,召集義兵來推翻暴虐無道的秦王朝,那就不應該用這種倨慢無禮的態度來接見長者。”酈食其也毫不示弱地說。
劉邦一聽,馬上停止了洗腳,穿整齊衣裳,把酈生請到上賓的座位,并且向他正式道歉。 實踐再次證明,劉邦看不起讀書人只是一個假象,那些有本事的讀書人他還是很敬重的。 酈食其趁機向劉邦談六國合縱連橫所用的謀略。劉邦一聽大喜,連忙吩咐設宴,他要正式宴請酈食其。這就是劉邦的過人之處了,他很善于籠絡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更重要的是他能夠分辨哪些人是有本事的,哪些計謀是可用的。對于好主意,他會毫不猶豫立即采納。
酒席間,劉邦向酈食其詢問平定天下的計策。酈食其勸劉邦攻取陳留。陳留是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市陳留鎮,春秋時期市鄭國的土地。后來被陳國所侵占,所以被稱為陳留。陳留到戰國時是魏惠王的首都,不過不叫陳留,而叫大梁。秦始皇一統中國后,廢分封,置郡縣,設立了陳留縣,屬三川郡治所在地。攻取陳留確實是個好主意,正如酈食其給劉邦所分析的那樣,陳留縣有兩大優點: 第一, 陳留地理位置好,它位居要沖,道路四通八達并且城防堅固易守難攻。 第二, 陳留的糧倉里儲存了幾萬石糧食。劉邦只要占據了陳留縣城,就可以利用陳留的優勢招兵買馬,迅速擴張自己的勢力。酈食其對劉邦說:“等到兵力強大以后,您就可以所向無敵,橫行天下,那也就沒有任何人能對您構成威脅了。” 可不是說陳留的城防很堅固嗎?劉邦能把它打下來嗎?酈食其說他有辦法。原來陳留縣令跟酈食其是好朋友,并且交情很好。一個門衛能跟縣太爺攀上交情,酈食其不簡單啊。酈食其向劉邦建議,自己先去陳留勸陳留縣令投降。如果勸降不行的話,他就在陳留城中做內應,和劉邦里應外合一舉拿下陳留。
劉邦完全接受酈食其的建議,揮兵直指陳留。酈食其跑去見陳留令,勸他投降:“朝廷暴虐無道而天下的人都反對它,現如今您和天下人一起造反就能成大功,而您卻獨自一人為將要滅亡的朝廷擁城固守,我私下里為您的危險處境深深擔憂。” 但陳留縣令令沒有聽從酈食其的話,他拒絕向劉邦投降。 陳留縣令拒絕投降的理由是:害怕。 他害怕什么?害怕被滅族。按秦王朝的法令,造反是要滅族的。其實無論那朝那代,造反都是滅族的大罪。即使有皇帝賜的免死金牌,也救不了謀反的大罪。 不過縣令也沒有為難這位勸他造反的朋友,而是留他在城中休息。陳留縣令沒想到,他造反是要被滅族的,但他不造反死得更快。殺他的是他的老朋友酈食其。當天晚上,酈食其就潛進縣令家里,一刀把縣令的頭剁了下來。接著,他帶著縣令的人頭越墻而出,跑到劉邦的軍營。這會酈食其的表現可不像一個儒生,而像一員武將。劉邦沒有遲疑,立即帶領人馬攻打陳留。為了瓦解守城士兵的軍心,他派人把縣令的頭掛在旗桿上,又命人在城下喊話:“趕快投降吧,你們縣令的腦袋被我們砍下來了!誰后投降,就一定要先殺他!” 看到這陣仗,守城的秦軍早就喪失斗志,無心戀戰了。
陳留的守軍向劉邦投降。拿下陳留后,劉邦封酈食其為廣野君。有功必賞,這也是做領導的必備素質。而劉邦從來都不吝嗇對那些立了功的人的賞賜,他這一優點使得很多有才能的人都老投奔他,都樂意為他出力。酈食其又向劉邦推舉了他的弟弟酈商。和哥哥不一樣,酈商的才能是領兵打仗。劉邦任命酈商為將軍,帶領陳留當地的幾千兵馬隨隊出征。【原標題:名嘴酈食其】
來源:新浪讀書頻道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