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許慎“說文” 漯河“解字”

2012/5/4 16:36:19 點擊數: 【字體:


    東漢時期著名文字學家許慎,由于編撰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字典《說文解字》,打開了中華漢字的大門。千年之后,在他的故鄉河南省漯河市,一場由市委宣傳部等六部門聯合下文,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讀《說文》、識繁體、解漢字”活動,卻引發了爭議;顒右,每人要讀一遍《說文解字》,至少認識500個繁體字;知曉500個常用繁體字的形、音、義。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要推動《說文解字》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當地日報要開辟專欄專頁,電臺、電視臺要開專題講座,詳解《說文解字》,對常用字的繁、簡字體進行對比,并注解形、音、義。在眾多城市紛紛為爭搶名人故里、大興土木的時候,漯河這種通過普及繁體字知識來傳承傳統文化的做法顯得“費力不討好”,有人質疑這種行為是在加重學生負擔;有人認為這種紅頭文件有“強迫”之嫌;有人認為這種行為是在借機炒作名人。孰是孰非,請看記者走進這座城市,探求究竟——

    作為一座新興城市,漯河以食品工業聞名全國。中國肉類第一品牌雙匯集團、全國最大的方便面生產企業之一南街村集團、全國首家葡萄糖生產企業澳的利集團都誕生于此。這里同時也是農業大省河南唯一的食品工業基地市、無公害食品基地示范市和首家中國食品名城。

    倉廩實而知禮節。在經濟騰飛的同時,文化追求成為這座年輕城市的理想。此次的繁體字知識推廣活動并不是政府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漯河長期以來堅持經典文化教育傳承的一種延伸。

    自2005年起,漯河市就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開展了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2006年,漯河市進一步深化經典誦讀活動,把經典誦讀從校園推向了社會,在全市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廣泛開展了“讀經典、寫好字、增才干”活動。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140多所中小學校開展了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40多萬學生受到教育,每天誦讀經典蔚然成風。“中小學生古詩文誦讀演唱比賽”、“黨政干部古詩詞朗誦表演會”、“經典文化進家庭展演”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匯聚成了漯河市別具一格的時代律動。

    “弟子規,圣人訓。首孝悌,次謹信……”在漯河市召陵區萬金鎮小學,每天早讀時間,同學們都會齊聲背誦經典,每周還要舉行一次經典誦讀比賽。如今,走進漯河市的每所學校,從《三字經》到《弟子規》,從《中庸》到《大學》,從唐詩到宋詞,稚嫩的童音誦讀出的內容總能給人一個又一個驚喜,現今的識繁體字活動,漯河市民自然接受,并不吃驚。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汪振軍認為:“以閱讀為目標的繁體字教育并不是件困難的事情。畢竟,簡體字與繁體字有千絲萬縷的聯系,在認識簡體字的基礎上認識繁體字并非難事,因此開展繁體字教育并不會占用太多的教育資源。”

    “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看,我國數千年的典籍皆用繁體字書寫,這些浩如煙海的典籍不可能全部被轉寫成簡體字,即使部分可以被轉寫,但也并非盡善盡美,往往有詞不達意之處。若不認識繁體字,在閱讀典籍時,難免不能理解或者在理解上產生歧義。作為中國人,認識500個繁體字不為過,況且文件只是一種提倡。”

    漯河市宣傳部長謝安順說,“正如往年下文推廣誦讀活動一樣,文件希望每個市民要認識500個繁體字,但并沒有規定必須講幾節課、參加幾次會,也從不會與師生的業績或干部職工的考核掛鉤。政府只是想通過這種形式,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弘揚許慎文化,進一步激發廣大干群熱愛家鄉、增輝漯河的情感。”

    一位姓袁的政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漯河投資的外商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華人,每年漯河舉辦的食品節也會有大量***華商前來參加。遺憾的是,除了大學文史哲專業,繁體字教育在中國內地幾乎是空白,學校教育中沒有相關課程,繁體字讀物嚴重缺乏,普通的字典也沒有標注與簡體字相對應的繁體字,可以說,人們幾乎沒有任何途徑認識繁體字,對于繁體字非常陌生,進而對于傳統的傳承、對于同***華人的交流,產生了不應該有的隔膜和障礙。漯河是許慎故里,政府這次對于繁體字知識的普及活動有著先天的優勢,也便于漯河今后和這些***華人的交流。

    文化需要時間的積累與見證,期待漯河在追求文化理想的道路上自然前行!驹瓨祟}:許慎“說文” 漯河“解字”】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