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嵩縣白河鄉的唐代銀杏林至今仍福澤一方。今年,這里的銀杏林又逢“大年”,豐收在望。
近日,記者冒雨來到白河鄉下寺村,剛到村口,就看到了聞名遐邇的“白果樹洞”(銀杏樹構成的行道樹長廊)。在彌漫的霧氣中,銀杏樹飽經滄桑的樹干、青翠欲滴的枝葉與枝頭累累的果實相映成趣,一派“仙風道骨”,令人流連忘返。
白河鄉是洛陽最南端的一個鄉鎮,境內歷史遺跡遍布,其中云巖寺尤為出名。在歷史上,云巖寺與洛陽白馬寺、嵩山少林寺、開封相國寺并稱中原四大名寺,是中原佛教的發祥地之一。作為伏牛山佛教的代表,云巖寺在中國佛教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明代曾有“牛山苦行,天下第一”的稱譽,伏牛山也因此與少室山、五臺山、峨眉山、普陀山并稱中國五大佛教名山。
蔚為壯觀的唐代千年古銀杏林,生長在云巖寺遺址及五馬寺遺址上。白河鄉現存500年以上的古銀杏樹413棵,其中千年以上的古銀杏樹237棵,最大的一棵古樹樹齡1360年,樹高36米,樹圍達7.5米,可遮陰680平方米。這些千年銀杏樹高大挺拔,姿態優美,實屬國內外罕見,作為一處獨特的古生物奇觀,具有極高的科研及觀賞價值。
銀杏屬冰川季孑遺物種,被譽為“植物活化石”,是著名的長壽樹種。2007年7月,因“古寺廟內千年銀杏樹最多”,云巖寺下寺村的67株千年銀杏古樹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
在云巖寺遺址上,如今矗立著一座小廟,供奉著三世佛,這是云巖寺下寺至今尚存的地面遺跡了。看寺的趙師傅說,廟梁是用銀杏樹干做成的,上繪金龍,是當年云巖寺的遺物。
趙師傅說,和很多果樹一樣,銀杏樹也分“大年”和“小年”:“大年”結果多,“小年”結果少,個別年景甚至會顆粒無收。今年,云巖寺的銀杏林就是“大年”,部分銀杏樹結果可超千斤。
據了解,嵩縣白河鄉已連續舉辦了兩屆“銀杏節”,今年10月23日至11月底,這里將舉辦第三屆“銀杏節白果節”,到時候,豐收的白果一定會讓來到這里的游客感覺不虛此行。(洛陽日報報業集團全媒體記者 李英杰 文/圖)(原標題:嵩縣千年銀杏林豐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