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記者在魯山縣城人民路東段80歲的退休教師孔祥錦家看到,屋檐下擺放的塑料桶里種滿了山藥,樹下是用編織袋填土種的山藥,平房上也種著山藥——他家簡直成了山藥種植小基地。
山藥是很好的補藥。孔祥錦退休后一直研究魔芋和山藥種植,但真正潛心種山藥是從前年開始的。當時,看到食用山藥的人越來越多,山藥價格越來越高,他就在平房上試種了3株山藥,秋天一挖,重達4.5公斤。
去年,孔祥錦通過桶種、在平房上種,共種植50多株山藥,收獲70多公斤。他說,立體種山藥占地少、產量高。桶種的山藥土層厚,周圍有桶壁阻擋,山藥光滑美觀,產量也高。在平房上種的山藥不曲不凹,塊莖緊貼水泥板,匍匐直行。今年春季,他采用先育苗后移栽的辦法,在庭院種植山藥150株。目前,這些山藥均枝繁葉茂,他估算成熟時可挖200多公斤山藥,價值1000多元。
孔祥錦庭院種山藥的消息不脛而走,不少人到他家參觀學習?h直一單位一對退休職工夫婦在孔祥錦家參觀后,也在家里種了100多株山藥。他們高興地說:“咱種山藥不圖賣錢,夠自己吃就行了。”
孔祥錦告訴記者:“庭院種山藥既美化了環境,又補充了營養。平時,我給山藥澆澆水、拔拔草,也算有點活兒干,找點樂趣。收獲時挖一大堆山藥,你不知道看著心里有多舒坦。”(記者段孝和)(原標題:退休教師孔祥錦庭院種山藥收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