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0屆洛陽牡丹文化節洛陽國花園內游客欣賞洛陽牡丹
中國經濟網洛陽4月11日訊(記者黨滌寰 楊洋) 日前,30屆洛陽牡丹文化節開幕之際,1050株30個品種、9大色系洛陽牡丹亮相荷蘭世界園藝博覽會。這是繼2011年成功參展臺北花博會后,洛陽牡丹今年再次登上世界舞臺,雍容華貴和國色天香洛陽牡丹再一次吸引了世人眼球。
洛陽牡丹興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在洛陽的栽培史已有1500多年,改革開放以后,洛陽牡丹開始大規模栽培種植,牡丹觀賞面積逐年增多,商品牡丹基地發展很快,出口創匯也連年翻番。1999年,洛陽明確提出實施牡丹發展戰略,把以牡丹為主的花卉苗木業列入農業產業化六大支柱之一,興建了邙山、洛南兩個萬畝牡丹產業帶,掀起了洛陽牡丹產業大發展的序幕。

花開正艷洛陽牡丹
牡丹種植水平逐步提高
2002年,洛陽率先申請了洛陽牡丹原產地標志,制定了河南省洛陽牡丹的系列標準,實行產品市場準入制,催生了一大批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基地。同時,洛陽加大了對牡丹的科技開發力度,一方面通過國內最大的牡丹基因庫培育開發出近百個牡丹新品種,另一方面,產學研聯合攻關,攻克了牡丹四季開花的技術難題,洛陽培育的盆栽牡丹種苗徹底打破秋天栽植的傳統方法,可以不受季節限制隨時移栽,“花開隨人愿,四季皆可觀”成為現實,洛陽牡丹也得以頻頻在奧運會、世博會、綠博會、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等重要節會上登場亮相。目前,洛陽已發展成為全國重要的牡丹種苗和盆栽基地。2011年,洛陽在城區主要廣場、干道、公園、社區及交通樞紐等處增植牡丹53.7萬株,全市牡丹種植總面積發展至7萬多畝,年銷售量已達到1000萬株,年產值達到10億元,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和日本、法國、美國、荷蘭、新西蘭、加拿大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乃至世界牡丹生產中心之一。
不斷拉長的牡丹產業鏈條
除了牡丹規模化種植培育以外,洛陽一直致力于牡丹深加工產品的研發。利用牡丹的花、葉、根、種子開發生產出了一大批產品,如牡丹酒、牡丹化妝品系列、牡丹精油、牡丹紅茶、牡丹宴、牡丹餅、牡丹餃子、牡丹滋補靚湯等日用品和食品,還有牡丹消毒劑、牡丹生發露和牡丹高效殺蟲劑、紡織印染色素等化工產品。近兩年,洛陽市申請獲得的牡丹精深加工方面國家專利達20余項。
牡丹文化創意產品層出不窮
可以說,洛陽的牡丹產業正在走向實物和創意產品的融合發展階段,越來越多的牡丹系列產品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洛陽市利用牡丹品牌,聯合郵政部門開發出“千姿牡丹”個性化郵票產品,受到廣大集郵愛好者的追捧,目前首批發行的千姿牡丹郵冊市場價值已經上漲了近5倍;在孟津平樂鎮建設了平樂農民牡丹畫文化創意產業基地,預計用5年時間實現年創作牡丹畫20萬幅,年經營收入超過3000萬元,僅此一項可讓該村村民年增收萬元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農民牡丹畫第一村。此外,近兩年還出現了以牡丹為主要元素的工藝品制作,如牡丹瓷、牡丹石、牡丹枕、牡丹絲巾、牡丹畫、牡丹郵冊、牡丹三彩藝、電視劇《牡丹亭》、3D動漫電影《牡丹》等文化產品不斷推陳出新,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展示出牡丹產業化的勃勃生機。(原標題:河南洛陽:加快牡丹產業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