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黃大棗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是歷代帝王之貢品。內黃縣素有“棗鄉”之稱,全縣現有棗林46萬畝,年產鮮棗12萬噸,年產值2.4億元。qeb中原經濟網
內黃紅棗共有品種60余種,以內黃大棗為大宗。內黃大棗,品質優良,個大肉厚,富有彈性,果味酸甜可口,營養豐富,既可鮮吃,又可干制加工。其中富含果酸、十八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有“百果之王“和“活微生素丸”之譽。qeb中原經濟網
內黃大棗個大肉厚、內部組織松軟,彈性好,利于加工和長途運輸,可加工成為多種食品,是目前加工的上乘品種。近幾年依托豐富的紅棗資源,先后建成了內黃縣冬夏棗茶公司、內黃縣明星果果脯廠、內黃縣永盛棗制品公司為龍頭的加工企業群體,加工企業達400多家,從業人員2萬多有,年加工能力到5萬噸,產值5億元。加工品種有棗茶、棗汁、棗醋、棗酒、金絲蜜棗、香心焦棗、空心焦棗、無核糖棗、阿膠棗、烏棗、酒棗等幾十個品種。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及烏克蘭、俄羅斯、韓國、朝鮮、日本、泰國以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其中冬夏集團生產的棗茶屬國內首創,曾獲1992年中國鄭州國際少林武術節輕工產品技術博覽會金獎,1993年全國星火計劃成果展金獎和中國北京首屆保健品博覽會金獎。全縣紅棗交易場所達200多處,年交易中轉紅棗15萬噸。后河鎮紅棗批發交易市場是河南省最大的紅棗批發交易市場。全縣建有紅棗冷庫50座,保鮮貯藏能力5000平方米,紅棗產業的發展還帶動和促進了加工、銷售、包裝、運輸、貯藏等相關行業的發展。qeb中原經濟網
目前,內黃縣做為河南省無公害紅棗標準化示范基地,生產的紅棗已成為符合無公害標準的“綠色果品”。(原標題:內黃——大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