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墓:這是一個例外
2012/4/5 9:27:3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狄仁杰到底是福爾摩斯式的偵探,還是斷案如神的大法官?是左右逢源的滑頭政客,還是大氣磅礴、為國為民的政治家?是大周皇帝武則天的親密合作伙伴,還是埋葬大周、中興大唐的李家忠臣?
黑臉包公、紅臉關公,名人的臉都是有顏色的,但大唐名臣狄仁杰不同,他實在是個“五顏六色”的傳奇人物,不同的人能在他的臉上看到不同的“顏色”。
狄仁杰墓坐落在千年古剎白馬寺中。走過放生池,看過石拱橋及山門前那兩匹很矮小但又很著名、被經書壓的很是疲憊的白馬,越過寺院中軸線,再徐徐東行60來米,就看到青青柏樹掩映著一座孤墳,墓碑上寫著:大唐名相狄仁杰之墓。
該墓碑顯然是為“照顧”旅游者而立的,時在1993年。墓碑朝路,這路,就是白馬寺僧院通向齊云塔尼院的路。齊云塔是白馬寺著名的景觀,大多數旅游者都會去拜訪的,而狄仁杰墓、狄公祠就在齊云塔下。
“狄公祠是上世紀90年代由白馬寺鎮重新修建的,有祠園、花園、墓園三部分。鎮里本是依托白馬寺開發狄公祠的,但效益不好。上世紀末治理白馬寺周邊環境的時候,狄公祠就被劃分給白馬寺統一管理。”白馬寺一位僧人這樣對記者說,“來這兒的人大多是沖著白馬寺院來的,你是個例外!”
而我想說的是,不僅我是個例外,就連這名相狄仁杰也是個例外。“白馬寺內的這個被稱作梁國公墓的土冢,雖說墓碑上寫著是狄仁杰的,但至今仍有人懷疑它是薛懷義的。”僧人對記者說。
狄仁杰是武則天的宰相,薛懷義是武則天的面首,兩人一個在廟堂之上“憂民”,一個在寺院(薛懷義的名頭是白馬寺住持)之內“侍君”,根本不是一條道上的人,卻都得了個“梁國公”的封號。
據僧人介紹,在唐代,白馬寺的規模要比現在宏大的多,而白馬寺內也向有和尚“騎馬關山門”的說法。照此推測,狄仁杰墓那時在白馬寺的中心區域。狄仁杰雖貴為宰相,但按照佛家的說法,他畢竟還是紅塵中人,而紅塵中的狄仁杰,是怎樣進的這佛家清凈之地的呢?
“如果按規矩,他是不能埋在這里的。”白馬寺一位年歲頗高的大師說,“但什么都會有例外,這就是佛家常說的‘無常’吧!至于為什么出現了狄仁杰墓這個例外,我也說不清楚。”
這例外,給人們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這墓到底是狄仁杰的,還是人們質疑的薛懷義的?
在***該謎的過程中,有人猜測白馬寺齊云塔下那個土丘可能就是薛懷義墓。如此推測理由如下:狄仁杰是個“俗人”,是不該埋在白馬寺的;薛懷義系被武則天謀殺,所以為掩人耳目,武則天表面上會在白馬寺以梁國公的待遇厚葬薛懷義;薛懷義是梁國公,狄仁杰死后也被睿宗封為梁國公。猜測者推斷說,白馬寺那個墓本是薛懷義的“梁國公墓”,后來之所以被附會成狄仁杰的“梁國公墓”,原因很簡單---人們惡薛懷義而敬狄仁杰,不愿供奉個淫棍而愿祭祀條好漢。
名相附淫棍而再生,這不得不說又是個例外。“只能算一家之言!”白馬寺僧人說,“這種說法,是不會得到大家普遍認同的。”
狄仁杰曾被林語堂稱為“一代巨人”,他巧妙的安排接班人張柬之等沿著他鋪就的道路,促成武則天“和平”讓位于其子中宗李顯,避免了武則天身后可能出現的政局混亂,不但讓大唐得以中興,還為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開元盛世儲備了一批據廟堂之高位的精英人才。
其實狄仁杰在歷史上的地位決不亞于諸葛亮包公等,只是我們所熟悉的小說《狄公案》把他寫成了一位“斷獄如神的父母官”,百姓家喻戶曉的,也就只能是狄仁杰斷案這一小小的側面了。
“一代巨人”狄仁杰的靈魂附會于薛懷義淫骨上的說法,無疑是很傷我們感情的一大猜想。這個例外的猜想能站得住腳嗎?相信有一天歷史會給我們答案。(原標題:狄仁杰墓:這是一個例外)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新浪博客 作者: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