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陵萬頃梨園景區
2013/8/1 17:56:5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萬頃梨園景區位于商丘市寧陵縣,盛產金頂謝花酥梨,因為梨蒂周圍生有一層金黃色果銹,且謝花后果實就酥脆可口,不經成熟便可食用,故而得名。據《豫東史志》和《寧陵縣志》記載,酥梨在這里已有600多年的栽培歷史。
梨園一景——千年古柿樹。這棵樹的胸圍約2.3米,高約9.6米,埋于地面以下的樹身有7—8米。據民間傳說:這棵柿樹植于明朝初年,當時這里的群眾已有商業意識,在房前屋后種了許多柿樹,成熟后,把柿子做成柿餅,進行商品交換,收入較好。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黃河泛濫,多處決口,吞沒了大部分村莊,此樹身被泥沙淹沒于地下,僅露兩側主枝。當時為躲避洪災,有許多群眾爬上這個棵樹,并以柿子為食,幸免于難,人們稱它為“救命樹”。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此地又刮大風,北側主枝平地折斷,僅留下南側主枝,后來逐漸長成了這棵千年古柿樹。古柿樹雖有千年樹齡,但枝葉茂盛,果實大如燈籠,每年結果都在500公斤左右。所以,雖經千年變遷,此樹都沒被人破壞。
酥梨之鄉——石橋鄉劉花橋村。 “東風夜放花千樹,俏在叢深一笑中”。置身于梨園春景,是一片冰清玉潔的世界,萬畝一望無際的玉樹銀花,成群的蜂蝶構畫出一道絕美的畫卷。幽深的梨花芳香,新鮮的泥土氣息,沁人心肺,使人如癡如醉,仿佛到了亦真亦幻的人間仙境。
金秋時節,金黃色的酥梨掛滿枝頭,果實累累,又是一派豐收的景象。到時候,請您們再游寧陵,品嘗這人間仙果。觸景生情,我這里向大家誦詩一首:
“梨花珠綴一重重,香濃春更濃,朝霞未染粉面,雪姿更嬌容。嫩葉碧,新仔青,水凌凌,如糖似蜜,捧出黃橙。”
百年老梨園。相傳,此梨園栽植于清道光年間。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捻軍駐扎商丘,清軍將領劉廷棟率眾將士前往靳馬集堵截,后轉戰寧陵石橋夏莊,就在此梨園內激戰。
金頂謝花酥梨不僅外形美觀,而且富含蛋白質、果糖、葡萄糖、維生素A、B1、B2、C等,營養價值極高。同時還有潤肺清心、祛痰理脾、退熱止咳、除煩解渴、醒酒解毒之功效。除生食外,還可加工成梨膏、梨脯、梨汁、梨酒和罐頭等多種營養滋補佳品。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三月的寧陵,梨花怒放,潔白如雪,梨園成了豫東大地上的璀璨明珠!“東西南北中,金頂謝花梨在寧陵”。【原標題:寧陵萬頃梨園景區】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人民網 201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