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谷位于太行大峽谷風景區南部,乘車從石板巖出發,順旅游公路南行,過王相巖景區后不久,就可到達高家臺仙霞谷景區入口處。入口處有個大院,叫高家臺文化大院,是接待全國高中等藝術院校師生來景區寫生繪畫的基地。潭深壑幽的山水風光,古樸的民俗村貌,一一被丹青能手收入畫卷。在文化大院看到他們的展品,未進峽谷就已感受到了景區的靈氣與魅力。從文化大院出發向南走,不久即可看到仙霞谷大橋。這是一座以山崖為橋基、建在絕壁上的紅石拱橋;五龍水從橋下流過,匯入太行大峽谷的露水河,形成巨潭,當地人叫它五龍潭,是個攝影留念的絕妙景點。
所謂“五龍”,即青龍、白龍、紅龍、黑龍和黃龍。仙霞谷中的峽、瀑、潭、泉,大都和“龍”字有關。走進景區腹地,迎接游客的首先是青龍峽瀑布以及瀑布之下的青龍潭。那瀑布飛流直下,狀若青龍。從這里沿石階而上,即可到達仙霞谷水電站。登上水電站的攔水壩,北望仙霞谷,但見一道流水,在日光照射下宛若白龍,直撲深潭。因此,這里的峽稱“白龍峽”,潭稱“白龍潭”。沿白龍峽拾級而上,行至東垴坪村,眼前豁然開朗。這里奇峰突兀,姿態萬千,重巒疊嶂,水秀林美。村南建一石塔,據說是鎮村之寶,可以阻擋風水外流,確保村民們豐衣足食。再向北行,你會發現這里的紅石山巖裸露,映入水中,水也呈現出赭紅的色彩。因此,這里的峽、瀑與潭的名稱,皆冠以“紅龍”二字。由此西拐,行至谷底,可到黑龍洞。洞深五六十米,寬十米有余;內建一小廟,是山民旱年祈雨的風水寶地。谷底南山有一條大瀑布,落入深潭,因為地近黑龍洞,所以被稱為黑龍潭瀑布。黑龍洞以東,在絕壁懸崖半腰上有個黃龍洞,每至炎夏雨季,洞內會冒出白氣。黃龍洞以東,二龍泉似雌雄兩條大黃龍吐云噴霧,交匯于巨大的石板之上,然后又流入一個深潭。這個潭也隨洞而得名,喚作黃龍潭。潭周圍還有無數小山泉,景觀奇特而富有詩意。
仙霞谷美在潭深谷幽,也美在峰秀石奇。洞天峰、仙人峰、筆桿峰、筆架石等景觀,不僅其姿態令人賞心悅目,而且都有與之相關的美麗傳說在當地百姓中流傳。當你仰視那座仙人峰時,也許會突發奇想:倘若那座仙人峰真的是一位仙翁,那么仙霞谷中的五個龍潭就像五只盛滿霞漿的霞觴。中國古代有一則仙道神話,講的是一位凡人學道的故事。他隨仙人上天,飲一杯流霞則數月不覺饑餓。據此,后世詩詞和壽聯中常用“霞漿”喻美酒,以“霞觴”指代盛美酒的杯子。和太行大峽谷風景區中的另一景點仙臺山相比照,仙霞谷也許應寫作“仙峽谷”才更能突出峽中有峽的特點。然而,人們偏偏選取一個彩霞的“霞”字與“仙”字相配,只此一個“霞”字,就足以道盡仙霞谷的水美,讓游客不飲也醉。【原標題:潭深壑幽仙霞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