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天開圖畫黃華山

2013/11/20 16:00:53 點擊數: 【字體:

   
    黃華山風景區位于聞名海內外的太行大峽谷風景區之南,自古就享有“太行最秀林慮峰,林慮黃華更勝名”的美譽。不說別的,單是“黃華山”這個名字,就十分誘人。據《林縣志》記載:“每歲晚秋,黃華滿谷,故名。”黃花乃菊花的別名,在我國古代詩詞中常寫作“黃花”。例如:“苦遭白發不相放,羞見黃花無數新”(杜甫《九日》)、“照江丹葉一林霜,折得黃花更斷腸”(陸游《重陽》),等等。古人在顛沛流離中吟詠黃花詩,其情調難免凄苦。今人逢盛世,喜看滿山盡披黃金甲,興許會有心曠神怡、此樂何及的感慨吧?

    黃華山因花得名,但并非只有秋風綻菊時才美,潑墨山水,錦繡植被,早就吸引了歷代帝王將相、僧道居士、文人墨客,他們留下了戰國時期的趙南長城、黃華會館,北齊高洋的避暑宮、隋唐時的覺仁院、王母池、王母墓,宋代的慈明院、覽古亭,明清的水簫亭、黃華中院、沒梁殿、朝王殿等,千百年來,礪風沐雨,飽經滄桑,古建筑群早已破損。但近年來經過重修,它們大多已恢復原貌,成為旅游觀光者必游之處。

    過黃華村,即到南天門。名為門,實際無門。相傳二郎擔山過此,聽說到了南天門,便放下擔子休息。后人根據這一傳說,在路北一塊巨大的山石上刻下了“南天門”三字。現今已在此建起一座雄偉壯觀的仿古牌樓,上鐫 “黃華神苑”四字,這才是進入黃華山風景區的真正大門。過牌樓西行數十米,路中立一巨石,是在修“黃華神苑”門和修路挖地時挖掘出來的,上書“天開圖畫”四個筆力遒勁的大字,題字人不詳。再向西行,臨近黃華河,又見兩塊巨石對峙而立,中闕如門,故稱“石闕”。黃華溪水從石闕中間傾瀉而出,向下流到平緩處遇巨石阻擋形成回流,這便是黃華72景中的“黃華流水顛倒顛”的奇景。登上石闕門,繼續沿山道前行,即可抵達黃華下寺(覺仁院)、黃華中寺(建于黃華會館遺址)、黃華上寺(慈明院)、王母池、玉皇閣、高洋避暑宮等景點。下寺山門臺階下東側有巨碑刻有“天開圖畫”四字,系明代林縣知縣胡棟所題。

    走進黃華山的人,無論是香客還是游客,遙遙相望,都是畫中人,美景有人而生靈氣。明代林州籍詩人李畫《雨中游黃華》詩寫得好:“看山云里復猿啼,清曉飛觴思欲迷。人在畫圖深處立,一聲長嘯萬山低”。詩人一個“看山云里”,聽猿啼陣陣,便把讀者游客帶入一個悠思遐想的境界。“人在圖畫深處立,一聲長嘯萬山低”有聲有色!好詩引得今人也想雨中游了。天開圖畫黃華山,晴也可游,雨也可游。倘若喜歡熱鬧,那就趕黃華三月三廟會;若想領略仙游的樂趣,那就到王母祠畔的王母池泛舟;當然,賞黃花最佳境界,則要乘金風走上黃花山道了。【原標題:天開圖畫黃華山】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安陽網 2011-11-14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北雄風光天平山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