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明(1876-1923) 道情、墜子藝人。男,漢族,封丘縣尹崗鄉張莊村人。雷明早年因家鄉水淹,落戶于張莊其姑母處,后迫于生計,輾轉流落到開封演唱道情。1900年左右,雷明的道情技藝享譽于一時。1963年3月,老藝人范明言在河南墜子源淵座談會上提到:“唱道情數雷明好。”“雷二小(雷明排行老二)的道情很有名。”其間,雷明亦多次在張莊一帶演唱。張莊現年八十五歲的老人王恩中就曾聽老輩人提到雷明唱道情,大口大腔,技驚四里八多。
1951年6月北京三聯書店出版的張長弓先生所著的《河南墜子書》中也提到雷明;“當初有一位道情曲友叫雷明改習墜子。鼓兒詞藝人領袖王老二舉出兩種理由指責雷明:一是侵犯了弦子業的權益,二是立著唱的藝人不應該任意改為坐著唱。雙方爭論的結果:雷明終于放下單鼓,拉起了墜子。這是光緒三十年(公元1905年)的事。這說明了墜子興起的時候與舊的傳統斗爭的情景。”(載黃河文藝出版杜1986年7月出版的《張長弓曲論集))
雷明的唱腔高亢宏亮,有“云遮月嗓口”之稱,而且說唱傳神,所演曲目有著少而精的特點。他演唱的《李天保吊孝》常演常新,被人稱為“活靈棚”。據說當年的兩位老太太到相國寺聽書,議論著改改書換換口味,但走近雷明所在的書棚,只聽到“雷先兒”在里面唱出“李天保……”的一聲唱腔,便身不由已地再次坐在了雷明的書棚中。雷明改習河南墜子后,不讓收女徒弟,待他去世后,有的藝人才收了女徒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