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新鄉 >> 文化遺產 >> 文遺賞析 >> 瀏覽新鄉

萬歷皇帝胞弟建“定陵”

2014/2/19 9:07:35 點擊數: 【字體:

萬歷皇帝胞弟建“定陵”

    9月27日,河南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33次會議表決通過了《河南省新鄉潞簡王墓保護管理條例》,以保護這一我國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

  潞簡王墓位于河南省新鄉市北郊15公里處鳳凰山南麓,潞簡王朱翊镠(1568年~1614年)是明穆宗的第四子。朱翊镠雖然只是個藩王,但他的陵墓處處都有皇帝才能用的龍飾,連地宮大門的門釘都是九九八十一顆,享受天子的九五之尊。豪華、氣派趕超萬歷皇帝朱翊鈞的明定陵。由于規模宏大,潞簡王陵被譽為“中原定陵”。

  朱翊镠,這位明朝最富有的藩王,他憑什么能享受超標的待遇,他到底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商報記者張婷文/圖

  飛揚跋扈:皇家寵愛盡集一身

  和朱翊一樣,他的父親隆慶皇帝朱載也曾是個藩王。應該說,朱載命很苦,從小沒人答理他,繼位之前,年輕苦悶的朱載便把全部精力集中、宣泄到女人身上。朱載一生服用春藥無數,只活了三十六歲就死了。

  嘉靖四十二年,朱載私幸一位宮女李氏,李氏為他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孩子正是后來統治明王朝達四十八年之久的萬歷皇帝朱翊鈞。朱翊鈞被冊封為太子后,母以子貴,李氏也晉升為貴妃。

  這個李氏的確很有運氣,隆慶二年,又為隆慶皇帝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即潞王朱翊镠。

  朱翊镠一生下來就是宮中的寶貝蛋。據史載,萬歷八年,已經十八歲的萬歷皇帝有一次在后宮醉酒鬧事,失態之下拔劍追殺太監,場面極其混亂。司禮監秉筆太監馮保將此事報告李太后。憤怒的太后一番暴風驟雨訓斥,宣稱要廢掉這個失德的皇帝,讓他的弟弟朱翊镠繼位。由這件小事可見,朱翊镠多么深得母親的寵愛。

  同時,萬歷皇帝本人對這個親弟弟寵愛有加,是皇族家庭中少見的,終其一生,萬歷皇帝幾乎任其妄為、不加約束。這也是致使潞王飛揚跋扈的根本原因。

  萬歷十年,朱翊镠十四歲,按照皇家習俗準備完婚。為準備潞王婚禮,宮廷用了各色金三千八百六十九兩,青紅寶石八千七百余顆,銀十萬兩,珊瑚珍珠兩萬四千余顆。由于費用奢侈,戶部看不下去,以禮法《大明會典》載“親王定親禮物,金止五十兩,珍珠十兩”,提示萬歷皇帝:潞王婚禮的費用超標了。
  但萬歷帝置之不理,光邊備軍費就挪用了九十多萬兩,甚至把整個京城的珠寶都買空了:“京師雖百貨所萃,此等珍奇與日用粟帛不同,即召商湊買,難以時刻取盈。”

  經過張居正十年勵精圖治、整飭朝政,明王朝的經濟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觀,可是朱翊镠婚禮開銷實在驚人。假如張居正不在萬歷十年去世,后來也會被活活氣死:有人給李太后出主意,說張居正家有萬貫家產,抄了他的家就不用發愁潞王的婚禮了。為了替寶貝兒子追討婚禮費用,這位出身農家、曾經高度尊敬張居正的老太太居然同意了。結果,抄家僅得幾萬兩銀,遠不及嚴嵩的十分之一,根本不夠她兒子用的。
  不過,這些與朱翊镠后來的貪淫與奢華相比,僅僅是個開始。

  建造王府:潞王就藩勞民傷財

  大婚之后,潞王的之國就藩就被提上了議事日程。本來,明代親王的之國就藩沒有年齡時間上的硬性規定,但有出府成婚即議出藩的慣例。萬歷十二年,在首輔申時行的主持下,為潞王選定了湖廣衡州、衛輝兩地作為就藩地點。萬歷皇帝點定了更為富足的湖廣衡州,傳旨在衡州府為弟弟建造王府。

  此時,朱翊镠本人上本,說:“臣愿就近,庶幾咫尺天顏。”請求改為衛輝。萬歷當然批準。朱翊镠為何對衛輝情有獨鐘,史上沒有說。

  潞王府工程之浩大很快讓當地官府受不了了。萬歷十三年,河南巡撫臧惟一不得不奏疏皇帝求助:建造潞王府的預算為六十七萬七千八百兩白銀,所采石料皆采之于湖廣、四川的深山老林,所用人工眾多,故建議河北道參戴光啟改駐衛輝。

  歷經四年,至萬歷十六年五月,潞王府竣工。整個王府建筑群規模宏大、雄偉壯麗,坐落于汲縣城的東半部。至今衛輝潞王府的遺跡,依稀可見昔日氣勢。

  修建王府期間,潞王仍居于京城。萬歷皇帝曾多次到昌平十三陵拜謁祖陵及視察壽宮的修建。他每次離京都命潞王率居守大臣監國,萬歷帝對潞王的信任與親近可見一斑。

  萬歷十七年,潞王即將就藩,倒霉的戶部又需要替潞王籌辦安家費。這一回,給戶部下的指標是三十萬兩金。張居正已經在萬歷十年去世,朱翊鈞,這位敏感、脆弱、一身詩人氣質的萬歷皇帝決定清算張居正,甚至連張居正為明王朝國力振興所創造的業績都置于腦后,認為如果交在自己手里,國家早富了,張首輔誤國爾。

  遺憾的是,萬歷皇帝很快發現,旁觀能臣治國是一回事,自己動手又是另一回事。畢竟,從他一生行事風格來看,他并不是有謀略和才干的人。于是,帝國再次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境地,而且這次沒人能幫他。

  這正是潞王就藩的真實背景。偏偏又逢浙、直等省災荒,戶部哪里拿得出三十萬兩金?忍無可忍的大臣紛紛上疏,彈劾戶部尚書宋薰和戶部官員。理由是:國家都受災了,你戶部不但不撫恤災民,反而屈從皇帝的無理要求!

  可憐的戶部尚書宋薰既不敢得罪皇帝,又對上疏無可辯駁,只好遞交職呈不干了。

  萬歷帝當然心知肚明,他一面撫慰宋薰,一面諭廷臣:“協和奉公,不必以言爭論。”想堵住眾臣的嘴巴。

  最后,萬歷帝不得不下旨:減三分之一。萬歷十七年,潞王離京就藩,動用了五百多艘船只裝運財寶家私,沿途順天、河南二省各府縣官員均舉行盛大的迎送儀式。

  這又是一場浩劫。保定巡撫在奏疏里向皇帝大倒苦水:潞王之國,經由河間、大名二府,費用浩大。連歲荒役,委難措處,乞于天津倉動支米一萬七千石、臨清倉動支米一萬一千石。

  按當時的米價,兩萬八千石大米的比價約相當于兩萬兩銀子!這些借貸,官員們必將再往下層層攤派搜刮,百姓之苦可以想象!

  皇帝縱容:潞王瘋狂斂財

  了解明史的人都知道,由于燕王朱棣起兵,明朝格外重視削藩,歷代親王均不得掌握兵權。窮極無聊之下,精力旺盛的親王們自然能搞出百般花樣。倘若醉心技藝也就罷了,可醉心于荒淫,對皇家,也許無非多養幾個不肖子,但對于百姓來說,不啻于一場災害。不幸的是,朱翊镠恰好屬于后者。

  就藩的前一年,朱翊镠為了尋找好馬,無視政府的軍馬法令派府役們到軍馬場選好馬,任意胡鬧,打死了一匹不馴服的馬。軍馬場負責人只得上前喝止。按照軍法,打死軍馬,應受法律處置,即使對親王,也當勸誡。沒料到,潞王惡人先告狀,跑去向皇帝哥哥誣軍馬場負責人:“欺蔑親藩,嚇詐府役。”

  萬歷帝對潞王的罪責不管不問,反命人把軍馬場的官員、軍士共七人交大理寺嚴懲。

  大理寺的官員明知人家無罪,但也只得曲法判處“充軍處身”重刑。七名官兵本已受了極大的冤枉,但皇家兄弟還不解恨,萬歷帝又命大枷枷示為首者一個月。

  設想一下,有這么個皇帝哥哥罩著,朱翊镠的驕橫不法也是符合常理的。

  從民間百姓的反應看,潞王的口碑也不怎么樣。當地有一個傳說:潞王陵南邊有個小村,叫城南莊。有一年,這莊上一戶姓馬的要為兒子娶媳婦。結婚前一天,馬家殺牛宰羊,燒煮燉炒,把一切都準備得停停當當了。第二天,全家人起來要辦喜事,但掀開鍋蓋一看,肉、菜全沒了。誰把東西偷走了呢?馬家全家出動,找來找去,找到潞王陵前,大家發現神道西邊的那個牽馬小吏嘴上油乎乎的,還殘留著肉末呢。馬家人氣憤地說:“潞王在世時就沒干多少好事,你這個牽馬的也跟他學!”一邊罵著,一邊掄起鐵錘就砸。結果,牽馬小吏的胸前就留下了一個大窟窿。

  現在,潞王陵神道旁這個牽馬小吏的胸口已經被水泥填上了。

  雖是傳說,可見潞王確實不是個賢王。但在明代的親王中,他還不算太壞。他的謚號“簡”,是一個中等偏上的評價。話說回來,明代的親王、皇帝中,比潞王混蛋的多得是。

  就藩無須問政事,朱翊镠開始謀劃生財之道。他接任的是景王朱載圳的莊田,實際上,景王是個無子嗣的短命鬼,名下受封的四萬畝地多是虛數。

  朱翊镠呢,不說要多少土地,多少產業,只“奏討景王遺業。”這是一個聰明的決定。朱翊镠的主意是,不但要向前王看齊,而且要落下實數。

  萬歷帝當然同意,這一來嚇壞了廷臣和地方官員們。景王死后,田地已還于民,又經過張居正的一條鞭法,全國土地丈量,“悉數版籍”,哪有土地可撥?

  萬歷帝不管這個,責令各地按老檔案的虛數勘劃土地。此舉在朝野掀起軒然大波,百姓“聞之色變”,各縣、府、戶部多次上書,但萬歷帝仍是如數準給。最終,四萬畝土地強行搜刮到位,潞王又追討到景王名下的房課、鹽稅……

  潞王數年瘋狂斂財有例為證:清政府于順治年間拆毀潞王府,其他財產皆已悉數賣凈,但唯獨潞王家的義和鹽店,清廷舍不得賣。原因很簡單,到清初按官價正常行銷,義和鹽店每年仍有兩千多兩白銀的進項。

  超標建陵:潞王陵威嚴神秘勝似皇陵

  潞王堪稱“諸藩之首”,萬歷皇帝亦視其為“諸藩觀瞻”,他肯定是最富有的藩王,這一點從潞王陵上表露無遺。

  潞王陵整個墓區一氣貫通,建筑布局嚴格規范,工整精美,分為三進院落,與北京明皇陵基本相同,有和定陵一樣的棱恩門、棱恩殿、地下宮殿,城垣內占地80余畝,所有建筑均以青石壘砌雕琢而成。規模比定陵更大。

  據說潞王陵所用的石料全部是從浚縣采集而來的,為了運石頭,民夫們只好在寒冷的冬季,一段路掘一井,于地上潑水成冰,利用冰的滑力將萬斤重的巨石一步一步運來。

  在明朝,皇室成員陵墓嚴格劃分為三六九等,皇帝的帝陵當然是最高標準,然后是皇后、親王,照此類推。哪位親王或大臣私用了皇帝的規格,要領殺頭之罪的。

  但潞王不管,潞王陵簡直就是龍的世界,至高無上、皇帝御用的龍紋飾,肆意地使用在陵園內所有的牌坊、望柱、碑額和碑趺上。

  陵墓前設置石人石獸,本是帝王陵寢的傳統套路。按照明代的規矩,帝王陵前設置石獸六種,朱元璋明孝陵和北京的明長陵都只列獅、麟、象、駝、獬、馬六種石獸。可驕奢的藩王可能心里很不服氣。他一口氣給自己王陵神道兩旁設了十四種石獸。地宮的門釘,也用了九路,即縱九橫九計八十一顆,此為中國封建社會門戶裝飾中的最高規格。

  就連一旁的次妃墓也采用了皇后的“制式”。所有石刻的精美程度令2002年來考察潞王陵的世遺專家驚嘆不已:這是中國藝術的寶庫!

  潞王這么沒王法,皇帝、太后知不知道?據說,李太后安插在朱翊镠身旁看管他的次妃趙氏,曾經勸誡過他:到底是藩王,也注意一下。混世魔王對這個老在旁邊絮叨的趙氏很是厭煩,根本不聽她的。后來,趙妃暗中稟報了太后,但溺愛幼子的太后,似乎也裝作不知道,不介意兒子的“雄心壯志”。

  史料記載上已經無從知道潞王陵耗資多少,但參照他哥哥萬歷皇帝修建定陵花費七百萬兩白銀的數字,修建潞王陵的花費也不少。值得一提的是,七百萬兩相當于明朝兩三年的GDP,萬歷皇帝終于報復似的把張居正辛苦積攢的那點銀子都花光了。

  潞王卒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據載是因為母親病逝,他身為藩王不能回京奔喪,不久便一病不起,傷心而去。算下來,朱翊镠總共活了四十六歲。

  陵墓前設置石人石獸,本是帝王陵寢的傳統套路。按照明代的規矩,帝王陵前設置石獸六種,南京朱元璋明孝陵、北京的明長陵都只列獅、麟、象、駝、獬、馬六種石獸。可驕奢的潞王一口氣給自己王陵神道兩旁設了十四種石獸。圖為潞簡王墓神道兩側的石獸。【原標題:萬歷皇帝胞弟建“定陵”】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人民網河南視窗 2007年10月22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