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河南頻道訊 8月9日,項城市汝陽劉筆業有限公司和韓國一家公司簽訂了200萬套畫筆的訂單,資金總額達5000千萬元。這是該公司今年以來簽訂的第3個超千萬元的大訂單。
“訂單都排到明年6月份了,工人天天都得加班,客戶催的緊。”公司董事長劉好勤說。
小毛筆做出大產業。目前,項城市毛筆生產專業戶354戶,年值近億元,利稅2000多萬元。
項城市毛筆產業主要集聚在該市孫店鎮汝陽劉村,以生產汝陽瀏毛筆而聞名全國。汝陽劉毛筆歷史悠久,由秦朝大將蒙恬所創,后經蒙恬隨從、汝陽劉先人劉寅傳承下來,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自秦代開始,汝陽劉毛筆傳入皇宮,成為明、清兩代的宮廷御筆。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用汝陽劉毛筆揮灑之間,覺此筆灑脫流暢,婉轉自如,書寫《黃庭經》后連稱“妙筆、妙筆”。汝陽劉毛筆故有“羲之妙筆”之說,汝陽劉也因此得名“妙筆之鄉”。
汝陽劉人以制筆為生,出現了許多制筆世家,全村幾乎家家戶戶制筆,創業足跡遍及全國各地。但是,汝陽劉毛筆一直形不成規模經營,制筆之間也出現了無序競爭,且隨著科技的發展,毛筆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和挑戰,面臨著失傳的危險。為了保護和傳承這一傳統手工技藝,汝陽劉毛筆劉氏第66代傳人劉好勤投資 600萬元創立了項城市汝陽劉筆業有限公司,對制筆戶進行資源整合,規模生產,握指成拳,統一品牌、銷售、標準和價格,由原來的“單兵作戰”形成現在的 “集團沖鋒”。一家一戶的小作坊生產向現代企業轉變。汝陽劉村制作毛筆的散戶都被吸納到筆業公司,“一方面,散戶制作的毛筆沒有質量保證,銷售也是個問題。把他們吸納到廠里后,不但增強了技術力量,而且使這些人可以長年有活干。”
針對當前毛筆淡出校園的現實,公司把目光轉向了禮品筆。高檔筆最貴的一套4萬多元,最便宜的有幾元、幾十元不等。公司年產30萬支中、高檔毛筆暢銷不衰,特制“大狼尾”、“蓮蓬斗”、“壽筆”、“羲之妙筆”等中、高端產品成為眾多書畫大師的心儀之物,供不應求。目前,已形成大、中、小楷學生用筆,書畫用筆,高中低檔禮品套筆等120多個品種規格,行銷全國各地,遠銷美國、法國、日本、東南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達450多萬元。
在今年第六屆廣州文化產業博覽會上,項城展銷的100套汝陽劉毛筆,第一天就被臺灣客商全部買走,公司再次送去500套毛筆也被“哄搶”,上海、廣東兩個筆廠主動和汝陽劉筆業有限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僅此一項,每年就使公司的利潤增加了200萬元。
日前,項城市投資3966萬元的“年產20萬套禮品毛筆擴建項目”開始動工,項目完成后,年銷售收入可達13520萬元,年平均稅后利潤800多萬元,新增就業崗位1000個,成為全國最大的毛筆生產基地。(原標題:項城:小毛筆做出大產業)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20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