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新增兩個省級非遺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9月中旬,在省文化廳公布的10個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名單中,周口市淮陽古藝泥泥狗有限公司(淮陽泥泥狗)、鹿邑縣金日食用油有限公司(朱氏石磨香油制作技藝)成功入選。這是繼周口市項城市汝陽劉筆業有限公司(汝陽劉筆制作技藝)被列入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之后,周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取得的又一碩果。
近年來,周口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方針,從全市非遺保護實際出發,多措并舉,使非遺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目前,周口市現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6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4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55項,已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保護體系。
兩儀拳傳習所上榜省非遺傳習所名單
9月,經各地推薦和專家評審,河南省文化廳評選出第三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9個,周口市沈丘縣申段莊兩儀拳傳習所(兩儀拳)榜上有名。
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是以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為主體,開展授徒傳藝、教學培訓等傳承活動的重要場所,在培養后繼人才、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也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傳承發展的重要場所和載體,在開展學術研究、培養后繼傳人、進行宣傳教育、制作非物質文化遺產實物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老君臺小學入選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傳承基地
為積極推動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鼓勵社會組織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5月份,省文化廳開展了“第三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傳承基地”評選活動。9月,省文化廳組織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成員對各地推薦的單位進行實地考評和認真審議,共有14家單位被省文化廳共命名為“第三批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傳承基地”。周口市鹿邑縣老君臺小學名列其中。
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傳承基地,在拓寬群眾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渠道,鼓勵社會組織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擴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社會影響,提高公眾文化自覺等方面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