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現代豫劇《都市霓虹》的評論綜述
2013/5/3 10:51:4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9月13日晚,“匯通杯”河南省第十屆戲劇大賽的評委在周口人民會堂觀看了周口市豫劇團演出的現代戲《都市霓虹》。9月14日上午,評委們對該劇進行了認真的評議。
《都市霓虹》從女主人公蘆花的女兒多多突患白血病寫起,運用對比手法,描寫了蘆花在為女兒尋找配型骨髓過程中與羅大新及多多生身父母的關系糾葛和各自不同的心態、行為,表現了當代普通都市人的是非和道德取向,歌頌了真情的美好,鞭撻了虛偽和自私。評委認為,《都市霓虹》是一部把傳奇性和抒情性有機結合起來的相對成熟的劇目,劇本有靈氣,有朝氣,有底氣,表現了劇作者扎實的功底。全劇塑造了蘆花、羅大新、黃姍姍、孟宇輝、多多等幾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情節發展順暢,“有情則長,無情則短;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具有很強的沖擊力。二度創作注重戲曲化手段的自覺運用,而且把校園戲劇、音樂劇、傳統戲曲等手法、元素融合在一起,表現了都市的現代和光怪陸離;假面舞會的運用新穎獨特,既是場與場之間的有機連接,也是情節的一種推進,還是人物心語的揭示。飾演蘆花的肖秀蓮感情投入,表演到位,富有激情;飾演羅大新的江團結唱做俱佳,真假嗓結合自然,唱腔富有韻味和感染力。其他演員也都較好地完成了角色。
評委在充分肯定該戲取得的藝術成就的基礎上,也對該戲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意見。首先,該劇前兩場用筆有點散,進展稍嫌拖沓,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觀眾的關注焦點。其次,舞蹈略顯堆砌,部分舞蹈的切入和淡出還不是太貼切,外化人物內心的作用不夠,還沒有成為“心中之景”。再次,結尾有些倉促、輕飄,視覺和情感的沖擊力都顯得不夠。第四,音響、樂隊伴奏等技術層面的水平有待提高。
《都市霓虹》是周口市豫劇團繼《都市彩虹》之后的又一部都市戲劇。評委認為,周口市豫劇團把打造“都市系列劇”作為藝術創作的自覺追求,令人感到欣慰。這說明,伴隨著都市化的進程,周口的藝術工作者已經認識到要用文化“軟件”為這一進程留下一些記憶。都市化進程不僅是城市風貌的現代化,更是都市人價值取向、人文價值觀念的現代化,希望周口市下一步再創作這類題材時,能用新的“價值風標”對題材進行開掘,使都市戲劇更接近“都市化”的實質內核。【原標題:對現代豫劇《都市霓虹》的評論綜述】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網 200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