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生重義
2013/9/6 17:14:5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典源:《晉書列傳·周訪》
典故釋義:意為輕視生命而重視正義事業,同輕身重義。
周訪(260年~320年),字士達,晉朝名將,本籍汝南安城(現汝南西南),因祖輩于漢末避亂江南,曾討平江州刺史華軼及作亂荊州的杜曾叛亂,又協助平定杜弢的流民叛亂,對東晉能于南方建立甚有功勞。官至安南將軍、梁州刺史。
周訪年輕時就沉著剛毅,謙虛禮讓,性格果斷而且慷慨施予,于是家無余財。周訪最初任安陽縣功曹,在那時就遇上當時任廬江郡散吏的陶侃,結成朋友并得他推薦為郡主簿,后又把其女嫁給陶侃之子。后周訪察孝廉,曾獲授任郎中、上甲縣縣令,但都不上任。
太興三年(320年),周訪去世,享年六十一歲。當時,晉元帝十分傷心,下詔追贈周訪征西將軍,謚號為壯。
周訪是晉朝名將,因而后世流傳的故事也不少。
有一個故事講的是周訪還未做官的事。有一次,鄉鄰中的盜賊偷了周防家的牛,牽到墳地里殺掉了。周訪得知后,竟然讓人把牛偷偷地埋掉,不使人知。
還有一次,是晉元帝渡江后,讓周訪領鎮東軍事,當時有個與周訪同名的人犯了罪,當誅。搜捕罪犯的官吏誤將此周訪當成彼周訪,要逮捕他。周訪竟然一個人擊退幾十個人,打得他們倉皇逃竄,足見其武功不凡。
成語“輕生重義”由此而來。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