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竿而起
2013/9/6 17:22:48 點(diǎn)擊數(shù):
【字體:大 中 小】
典源:漢·賈誼《過秦論》
陳勝,字涉,楚國陽城縣人(今河南平輿縣陽城鄉(xiāng)),公元前二零九年,陳勝和朋友吳廣一起與九百名民工到漁陽(北京市密云縣西南)去防守。他們每天都急著趕路,怕誤了日期。因?yàn)榍爻姆詈車?yán)酷,誤了期限,就要被殺頭。
這些人走到大澤鄉(xiāng)(安徽省宿縣東南)時(shí),趕上連日大雨,路被淹沒,無法通行。他們只好停下等待,眼看著時(shí)間一天天過去了。
于是陳勝便和吳廣偷偷商量:“這里離漁陽有幾千里遠(yuǎn),怎么走也趕不上期限了,難道我們白白去送死嗎?”吳廣說:“咱們逃跑吧。”陳勝說:“不行,逃走被抓回來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來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強(qiáng)。”于是陳勝把大家召集起來說:“男子漢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個(gè)名堂。王侯將相,難道是命中注定的嗎?”
大家贊成,一致推選陳勝、吳廣為首領(lǐng),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澤鄉(xiāng)占領(lǐng)了,他們打起了“楚國”的旗號(hào)。臨近的農(nóng)民聽到消息紛紛響應(yīng),沒有武器,他們就砍木棒做刀槍,削了竹子做旗竿,隊(duì)伍很快壯大起來,歷史上把這叫做“揭竿而起”。
成語“揭竿而起”,由此而出。
責(zé)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印象河南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