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駐馬店 >> 駐馬店風情 >> 民間習俗 >> 瀏覽駐馬店

新蔡飲酒風俗

2013/4/11 16:11:25 點擊數: 【字體:

 
    六百年蔡國,三千年蔡酒。在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新蔡形成了獨特的飲酒風俗。

    在新蔡,無論紅白喜事、逢年過節還是親朋小聚,處處體現著無酒不成席的地域特色。習慣上新蔡人把小時的閨女親切地稱為父親的“大酒壇”,新蔡人對酒的喜愛程度可見一斑。酒,像生命的強心劑,喚醒了新蔡酒客作為男人的自豪感。那些開懷痛飲的新蔡酒客,會永遠記住血液從消沉到沸騰的瞬間,這一瞬間會促使他們頑強地去超越自我、戰勝對手、樂享生命的精彩。

    新蔡酒俗既固守傳統,也不拒絕改變。正對著堂屋門的座位為上席,使用八仙桌時,“桌角對肚皮,不算坐上席”。酒席沿襲祖上傳下來的“7個菜待客,8個菜待鱉”、“7個碟子8個碗”的風俗。來響枚時不出“五魁首”是新蔡自古以來的慣例。按照宴席禮儀,主、客依次落座,每人喝三杯“入場券”后開始步入正題。敬酒、推酒還只是個小小的序幕,真正的宴席要等到來枚行令時才算正式開始。主、客們你方唱罷我登場,一醉方休。

    敬酒有簡單、復雜兩種形式。簡單敬酒的形式是,敬酒人先喝一杯酒,把空杯給你,你再用此杯喝一杯酒,這,算敬一個酒。新蔡大小宴席,多是主陪先敬酒。敬酒人如果能激起“眾怒”,在場的其他人也會跟風敬酒,直至主、客們分別“握手”再見。

    復雜敬酒的形式是,敬酒者隔山打鳥——借助中間人進行,表面上是敬一個人酒,實際上等于同時一次敬了兩個人酒。敬酒最終達到的數量,從1到4杯,酒客自行選擇。敬酒的方法有四種:敬酒人喝一杯酒后,斟滿一杯放到你面前說“我走你那歇歇,你受個勞(幫個忙)給某某端過去”,你喝了這杯酒,某某接杯后要喝一杯敬酒。

    敬酒人喝一杯酒后說“我跟著你到某某那里看看”,或說“我粘(或帶)你一個酒到某某那看看”,你喝一杯酒后,與敬酒人的酒杯一起放到某某那里,某某要喝兩杯敬酒。

    敬酒人喝一杯酒后說“我挑你倆酒到某某那里看看”,你喝兩個酒后,敬酒人“挑”著你的兩個空杯一起交給某某,某某要喝三杯敬酒。

    敬酒人喝一杯酒后說“我㧟(kuǎi)你一筐到某某那里看看”,意為   我“㧟”著你的一個酒,“挑”著你的兩個酒,你把我“㧟”的和“挑”的酒喝完,把杯子與我一起交給某某,某某要喝四杯敬酒。

    敬酒后,為烘托現場氣氛,酒量大者也有以煙盒放置的三種不同高度為標準進行酒技表演的。酒杯需用透明的大玻璃杯,倒酒的多少以煙盒的“棱”——長度、“平” ——寬度、“站”——高度為量化標準。先行者適情喝一個與煙盒或長、或寬、或高相當量的酒,在場的人都被要求如法炮制。有時,還要求隱蔽倒酒。操作者倒酒時,酒杯、酒瓶均要脫離自己的視線,如喝與煙盒“棱”著的尺寸一樣量的酒時,酒的刻度大于或等于煙盒的長度,才算一個酒,小于煙盒的長度,喝了重倒。另外,酒客不能私下用手指插進酒杯里感知酒的高度,一經發現,無論杯中已經倒了多少酒,必須喝完重倒。
為讓賓主盡快進入“忘我”狀態,把酒席氣氛一步步推向高潮,接下來還要進行“推酒”。主陪說“我喝幾個,推一圈”,一桌的所有人都要依次喝同樣數量的酒。推酒者根據情況,可正推或反推,可推一圈或連推數圈。新蔡還有“走酒”的風俗,“走酒”類似于“推酒”,又區別于“推酒”。 少數“走酒”人像“推酒”那樣“走”一圈酒,更多的則是有針對性地把酒“走”給某個人,酒量小者常常會成為攻擊的對象。“走酒”者說“我走幾個酒給某某”,不需言傳,場上的酒客都能意會而攻之。“推酒”、“走酒”后,相互間話語多了,笑聲多了,距離也拉近了,意志薄弱者的心理防線也失守了。這時,主陪才適時 “說話”——正式開始來枚。不論誰來枚,都要協商來啥枚、咋樣來枚。

    新蔡人喝酒時必來枚。來枚,是新蔡的飲酒文化積淀,它可以讓酒的作用發揮極致,為酒席增趣添彩。來枚的規矩五花八門、別具一格,讓不明就里的人眼花繚亂。

    開始來枚時,雙方要伸出拇指,同輩的喊“哥倆好”,差輩的喊“爺倆好”,而后雙方還要輪番唱出“一心敬您”、“十年好運”、“實在實哩”、“再親親”等外交辭令以示尊重,直至雙方約定
“一枚好,二枚到”或“伸手到”,這種外交禮儀才算結束。

    新蔡酒客來枚的形式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打通關。一般是主陪先挑頭來枚,與酒席上的每個人一一交手。打關的順序,可以正時針、逆時針,也可以“見縫插針”。打通關的規矩最多,持續時間也最長,最常用的方法有五種。一是“大壓小”,也叫“啞巴枚”,又叫“壓指兒”。五指從大壓到小,小拇指又壓大拇指,相鄰的被壓者為輸。二是“響枚”。雙方伸手指,所猜數字與雙方所出手指數總和相同的一方勝,酒令有“空(或‘不出’)”、“一心敬你”、“哥(爺)倆好”、“三桃園”、“四季來財”、“六六大順”、“七巧枚”、“八到后”、“九常有”、“全來到(或‘滿’)”。三是“大西瓜小西瓜”。打關者說大西瓜,應關者雙手比劃小西瓜;打關者說小西瓜,應關者雙手比劃大西瓜,比錯者輸。四是“老虎杠子”。按照“杠子打老虎、老虎吃雞、雞吃蟲、蟲拱杠子”的順序循環,被壓制者喝酒。五是復合枚,即“一明一暗一老虎”。 共分三個層次:“一明”——響枚、“一暗” ——大壓小、“一老虎” ——老虎杠子,每一個層次輸者喝酒,重新交手時錯出上一層次的枚也為輸。          

    咋樣打關規矩多。在酒場上,酒客們捍衛自身利益的“防火墻”,不是靠輩長、年長,而是要靠嫻熟的枚法、靈活的戰略戰術和時來運轉。為便于分出雙方的輸贏,來枚時酒的數量為單數,最低要來3杯酒,多者不限。打關者收酒的數量,單、雙數不定,如“收里2”、“收里5”等,由雙方商定。個別枚法失常者、輕敵者和新手,有時輸了數十個酒才能勉強過關。打關者啥時間收夠要收的酒數,啥時間才能與下一位應關者交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平枚不走”的規矩內容更豐富,顯示了新蔡酒客較深的文化底蘊。兩人輸酒的數量一樣時,叫“平枚”,剩下的一杯酒不來,把“平枚”的酒喝完斟滿再來一盤叫“不走”。來枚者為顯示男人的氣量,大多自愿堅持“不走”。如雙方不愿重來,也可以把最后一杯酒來完,決出勝負。這時是走還是不走,雙方要果斷決定,否則,剩下的一杯酒如被他人主動搶喝,打關者要重新來一盤。

    新蔡酒客對枚法的稱呼也極為別致。開始打關,稱“上枚”。酒場上的常客,有的指法養成了固定的模式,常習慣出固定的幾個數,為避免他人的指法與自己沖突,來枚者自己先喝一個酒,買斷個別酒令,稱“封枚”,如來枚者出“4、10枚”,他喝了“封枚”的酒后,“4”和“10”這兩個數別人就不能再出,出者為輸;請別人幫自己來枚,稱“搬枚腿”;喊叫的酒令小于出的數,稱“失枚”;來枚時兩拳交替進行,稱“梅花枚”;連續兩次以上都出一樣的枚,稱“臥枚”;出拳時故意等別人出后再出或首次不出,稱“閃枚”。

    自己少喝酒、對方多喝酒,是新蔡酒客一致的目標,內中名堂也有很多。“借一個”,來枚者輸的酒多,可先“借”給別人一個,一般有借無還;“上一消”,把自己杯中的酒喝一部分留一部分;“攀一個”,自己喝酒時,力邀別人陪喝一杯;“霸一關”,打關者氣勢旺盛,強求重新打一關;“學一個”,滿盤皆輸者只喝一個酒,經打關者允許可再重新練習一盤;“等一個”,輸的酒留一個不喝,等別人輸時再一塊喝,是應關者給自己創造消化吸收時間的一個借口;有好事者喝一杯酒后,把你的一杯酒“蹾蹾”,你乖乖地要喝兩杯酒才能過關。

    觀枚人既是裁判,又是觀眾。交戰雙方出枚的喜好,五指的變化,操作速度的快、慢等都暴露在大庭廣眾之下。當某一個應關者慘敗,有時會有一位觀枚人打抱不平,不讓應關者喝,主動、強烈要求與打關者一決高下——“擋枚擋酒”。擋枚者擋輸了,自己甘愿喝;擋贏了,打關者不必喝,接著繼續打關。

    來枚的第二種形式是“打勝家”、“挖稀泥”。規模較小的酒席,兩個人來枚時,讓第三者從中選擇本盤結束后與誰來枚。選擇與輸的來枚叫“挖稀泥”,與贏的來枚叫“打勝家”。酒量小的會選擇“挖稀泥”;為了趁機出出風頭,同時也為了壓制好枚法者,選擇“打勝家”者更多。

    來枚的第三種形式是“雙扳(ban)”。兩個人一組來枚,結束后扳給事先各自約定好的人員,直至主、客都相互“見面”,這種形式不常用。

    擄拳奮臂、猜拳行令的場景在二十多年前隨處可見,客人喝得拉拉淌,主人認為臉上才有面子。吃“連燈拐”的坐莊客,從如日中天,喝到暮色四臨,能囫圇著回家的往往不多。

    新蔡人如今喝酒,碰杯代替了來枚,除了老相識偶爾還能甩幾枚,新生代已不大知曉來枚的習俗。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駐馬店新聞網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西平婚嫁習俗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