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成綿樂客運專線的即將通車,樂山也將正式融入成都一小時生活圈,成綿樂沿線居民的出游熱情將會得到極大程度的提升,在這三千多萬人口的區域中將有更多人成為樂山的旅游客源;同時,更多在成都市參加會展、中轉并作短期停留的客人,也有條件通過高鐵迅速進入到樂山景區游覽。
如何使樂山旅游更加繁榮,促進樂山與成都旅游互融,日前,記者通過樂山市旅體委了解到,樂山旅游要借助城際列車,著力加強與成都旅游的聯系與延伸,做成都的休閑度假目的地、假日旅游首選地、冰雪避暑閑情地以及周末聚會的歡樂地,打造“成都后花園”。
1打“禪意牌”
建山水禪意城市國際旅游目的地成型
樂山市旅體委負責人介紹,從資源條件來看,樂山擁有世界級的旅游資源,是名副其實的旅游資源富集區,具備極高的綜合旅游價值和國際吸引力。“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遺產構成了樂山國際旅游主體吸引物,擁有仙山佛光、峽谷森林、珍稀植物、遺址遺跡等特色資源,涵蓋8大主要資源類型。從生態空間來看,樂山所呈現的極致山水生態環境、詩意棲居的寧靜禪境、深厚的歷史文化環境以及良好的社會環境,成為可持續發展理念下東西方人類心之向往的理想凈地。而從城市文化來看,近3000年的文化積淀,自古聞名的祥瑞之地,歷史與現代的完美交融,為樂山旅游對接國際市場提供了良好的文化背景支持。此外,樂山的“空、鐵、水、路”四位一體的交通格局已逐步成熟,為樂山旅游國際化建立了便捷通道。
因此可以說,樂山基底優勢明顯,國際旅游市場提升潛力巨大,具備建設國際旅游目的地的發展條件。樂山市旅體委負責人表示,到2020年,樂山將以打造未來遺產城理念為切入,依托樂山千年文化、山水格局、良好的生態環境和濃郁佛教氛圍共同形成的天然禪意空間,通過城市空間營造、項目引導、產業植入,打造中國首個山水禪意城市。具體通過旅游目的地功能、產品、營銷、管理、服務和環境為重點實施領域,在旅游國際化啟動完成并取得成效的基礎上,強力推進旅游國際化戰略,打造高品質的國際文化休閑城市和國際禪意度假城市,最終形成國際旅游目的地。
未來五年,樂山旅游將以以佛緣禪意為主題,營造一個國際旅游的“山水禪意”空間。依托“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雙遺產,加強世界遺產保護,拓展旅游空間,提升城市功能,構建樂山國際旅游的引擎發展空間。依據資源稟賦和市場狀況,選擇峨眉河(田園度假慢城)、夾江(千佛巖)、沙灣(郭沫若故居、美女峰、綠島水城)、峨邊(黑竹溝)、犍為(嘉陽小火車、羅城古鎮)、五通橋(古鎮)、沐川(竹海)、馬邊(大風頂)等資源進行整合提升,培育輻射延伸組團。
2打“特色牌”
特色旅游很“誘人”讓您來了就不想走
成綿樂客運專線開通后,城際列車將以巨大的速度優勢和出行方便程度,比其他交通工具更有吸引力,將會對原有的公路出行方式產生很大程度的沖擊,從而促進沿線各城市商務旅游和休閑旅游發展。樂山市旅體委負責人坦言,速度過快,也可能出現“倒吸效應”,如都江堰在高鐵開通后就有大量游客被吸引到成都住宿。所以不能因成樂兩地由距離“拉近”將“兩日游”簡單變成了“一日游”,而需制定更為適時、合理、科學的旅游政策。
樂山市旅體委負責人表示,樂山與成都相距不到150公里,境內包括四區七縣,旅游資源豐富,是成都工薪階層周末旅游的好去處。成綿樂的開通可增加樂山周末游的游客,使得兩地的旅游業更為的繁榮,更為一體化,要有針對性推出特色旅游產品。重點對高鐵輻射范圍內潛在客戶群體進行重點開發與研究,開發符合異地商旅要求和高鐵沿線居民周末休閑的高鐵一日游、高鐵兩日游旅游產品,開發文化慢游、休閑慢游、健康慢游、會議慢游、美食慢游、夜色慢游等多條主題旅游線路,可以是中心輻射式,也可以是大環線、小環線,解決“留得住”、“深度游”的問題。同時,還要完善和優化城市接待功能,重點規劃建設高鐵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地接交通無縫對接體系、高鐵旅游住宿體系、汽車租賃異地換車體系、旅游交通標識系統、旅游問詢系統、旅游預訂系統、旅游應急體系等。
3打“養生牌”
一年四季皆風景養生理念有“前途”
樂山旅游資源優勢得天獨厚,目前全市擁有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1處(峨眉山—樂山大佛);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處(峨眉山—樂山大佛);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沙灣美女峰、峨邊黑竹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馬邊大風頂、峨邊黑竹溝);國家級地質公園1個(金口河大峽谷);國家級濕地公園2處(金口河大瓦山天池、犍為桫欏湖);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個(萬年寺銅鐵佛、大廟飛來殿、麻浩崖墓、樂山大佛、峨眉山古建筑群、犍為文廟、凌云寺靈寶塔、夾江千佛巖石窟、夾江“楊公闕”、沙灣郭沫若故居)。
樂山市旅體委負責人表示,以峨眉山景區為例,春季可賞杜鵑、夏季可來避暑,秋季可見紅葉,冬季則有南國冰雪,山下還有省內規模最大的溫泉可供休閑療養。除此之外,樂山大佛、東方佛都、夾江天福茶園、烏木文化博覽院、峨眉山大佛禪院、峨邊黑竹溝、東方佛都、郭沫若故居、峨眉山仙芝竹尖生態園、犍為嘉陽—桫欏湖、沐川竹海等3A至5A級景區,一年四季皆適宜游覽。
成綿樂客運專線開通后,樂山還將以世界雙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景區為核心,聯動各區縣的特色景點、非物質遺產,將養生理念融進文化旅游,以養生、怡情、休閑、保健、娛樂、美食等支撐樂山旅游產品體系,開發、生產具有樂山地域文化特色的休閑養生用品。
4打“鄉村牌”
鄉村旅游大發展樂了游客富了農民
近年來,樂山緊緊依托“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結合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合理配置旅游資源,在全國率先推出“農家樂”星級管理,走出了一條農業資源與旅游資源共享,鄉村旅游與農業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目前,樂山市基本形成規模的鄉村旅游點已達1075家,吸引了大量來自成都等省內游客,利用周末時間來樂休閑度假。
據統計,目前樂山鄉村旅游大致劃分為四種類型,一是以農家獨特的田園風光為依托,以綠色生態休閑為主題的農家園林型。這類鄉村旅游以五通橋“王家花園”和沐川縣“桃源山居”為代表;二是以成片花園、果園、茶園為依托,以賞花摘果品茶、園藝習作為主題的花果觀賞型。這類鄉村旅游以夾江縣界牌鎮鳳山村、沐川桃園山居為代表;三是以景區優越的自然條件為依托,提供避暑休憩為主題的休閑度假型。這類鄉村旅游以峨眉山景區中低山區農戶為代表;四是以當地特色餐飲、民俗風情為依托,以民俗旅游為主題,以農家庭院為載體,提供旅游接待服務的“民俗餐飲型”。這類鄉村旅游點以市中區蘇稽周老三全牛席火鍋店、沙灣區漁人碼頭等為代表。
成綿樂客運專線開通后,樂山將結合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按照“科學規劃、整合資金、形成合力、連片開發、整體推進”的思路,建設一批旅游型特色小鎮、休閑農莊;開發一批集知識性、趣味性、競技性、娛樂性于一體的鄉村特色旅游項目;規劃一批鄉村旅游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包裝策劃一批有影響力的鄉村旅游文化、美食、采摘等體驗活動,努力打造生態休閑、觀光采摘、文化體驗、運動健身等多功能特色鄉村旅游集聚區。此外,還將注重品牌建設,如夾江以手工造紙、年畫、茶文化為主要特色;五通橋以花木基地、水鄉文化、西壩豆腐為特色;犍為以茉莉花田、古鎮為特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