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駐馬店 >> 文化遺產(chǎn) >> 文化遺產(chǎn)知識 >> 瀏覽駐馬店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紅色圣地之: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

2013/12/11 15:07:38 點擊數(shù): 【字體:


    位于河南省確山縣西30公里的竹溝鎮(zhèn)延安街,占地5200平方米,籌建于1956年,1958年開館,由周恩來題寫?zhàn)^名。館內(nèi)有舊址房屋66間,竹溝革命史陳列大廳1座,收藏文物定級文物231件,其他實物、文獻、圖片等近千件。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5月 ,被河南省委、省文物局等部門聯(lián)合命名為河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2年9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命名為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2005年3月 ,被中共中央辦公廳公布為全國百家“紅色旅游”經(jīng)典景區(qū)之一。

  確山竹溝是我黨民主革命時期的重要根據(jù)地.1926 年這里就建立了黨的組織。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建立了鄂豫邊省委,創(chuàng)建了紅軍游擊隊,領導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開辟了以竹溝為中心的桐柏山區(qū)根據(jù)地,成為南方八省十四處根據(jù)地之一。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后,紅軍游擊隊改編成新四軍第四支隊第八團隊。1938 年,黨中央和毛澤東派彭雪楓同志到竹溝主持工作。同年6月,中共河南省委由開封遷到竹溝,省委負責同志朱理治、陳少敏先后來此工作,竹溝成為河南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指揮中心。1938年黨的六屆六中全會決定在竹溝設立以劉少奇(化名胡服)為書記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劉少奇、李先念等從延安來到竹溝,領導豫、鄂、皖、蘇地區(qū)黨的工作,竹溝成為我黨在中原地區(qū)的重要陣地和戰(zhàn)略支撐點。

    竹溝是中原地區(qū)革命的搖籃,劉少奇、李先念、彭雪楓、張勁夫、張愛萍、張震、方毅、朱理治、陳少敏等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里工作和戰(zhàn)斗過。建國后,在竹溝戰(zhàn)斗和工作的有40多位國家、省部級領導,60多位被授予將軍軍銜,200 多位同志成長為地師級以上干部。中原局在竹溝創(chuàng)辦的《拂曉報》、《小消息報》等刊物, 宣傳黨中央、毛澤東的抗日路線、方針和政策,對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中原局還在竹溝舉辦教導隊和黨訓班等, 培育黨政軍干部 1400 余人。竹溝又是新四軍二、四、五師的發(fā)祥地 , 先后有 14 批基干武裝共 4800 多人,東進南下,匯合各地武裝力量而發(fā)展壯大起來。竹溝被譽為“小延安”。紀念館建立在原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共河南省委、新四軍八團留守處舊址處, 一期工程占地 750平方米,37間磚木結(jié)構(gòu)青磚小瓦房排列有序。臨街東西向一排9間,稍后是第二排10 間,兩排之間由廂房隔為三個院。東院是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北屋 3 間是辦公室,東屋3間是中原局書記劉少奇的辦公室兼住室,西屋是過往干部辦公室兼住室,南屋3間是軍用服務社:中院是中共河南省委舊址:北屋是辦公室,西屋是省委軍事部兼歷任軍事部長住室,南屋3 間是省委宣傳部和中原局黨報委員會及省委機關報《小消息》報社:西院是新四軍竹溝留守處舊址: 北屋3 間是留守處政治部辦公室和警衛(wèi)人員住室,東屋 3 間是留守處參謀部兼歷任參謀長的住室,西屋3間是竹溝留守處及留守處司令部辦公室兼留守處主任王國華的住室,南屋是大門和警衛(wèi)、接待室。

    文化大革命期間,紀念館遭到嚴重破壞。1978年,經(jīng)河南省委批準,按原貌修復館內(nèi)全部建筑。 1981年重新開放。1985 年,竹溝革命紀念館東擴 750 平方米,恢復了中原局秘書處,中共豫鄂邊省委、中原局組織部、中原局供給部和中原局通信隊5 處舊址,同時新建了紀念館大門和圍墻。此外,在紀念館外圍修復了北窯軍事會議舊址和軍政教導大隊舊址。1988年,為紀念中原局在竹溝設立50周年,紀念館將臨街的9間舊址改造為竹溝抗日根據(jù)地斗爭史陳列室。1995年6月,朱镕基總理親臨竹溝革命紀念館,對中原局革命舊址保護工作給予高度評價。1996年在竹溝革命紀念館北側(cè)征地35畝,建竹溝革命斗爭史展覽大廳及接待室等配套設施,并決定將紀念館大門從延安街改為北邊臨 334省道處。新展廳分六部分,依次為竹溝地區(qū)早期革命活動、河南抗日戰(zhàn)爭的領導中心、中原抗日戰(zhàn)爭的戰(zhàn)略支撐點、“竹溝慘案”、爭取抗日戰(zhàn)爭的最后勝利、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共展出照片250余幅,文物和文獻資料 300 多件以及油畫、圖表 30 余幅,于1998年11 月紀念劉少奇誕辰100周年暨中原局在竹溝設立60周年活動時開放,劉少奇夫人王光美親自為新展廳揭幕。

  黨和國家一直關心著竹溝根據(jù)地的建設,李先念、朱镕基、李長春、張愛萍、張震、徐才厚、張思卿、馬萬祺、孫孚凌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或親臨竹溝,或?qū)懶蓬}詞,督促竹溝根據(jù)地建設。國家先后撥款200多萬元征集革命文物、維修革命舊址。同時,確山縣組織編寫了《小延安一竹溝》、《抗戰(zhàn)時期的竹溝》、《竹溝抗日根據(jù)地》、《確山文史資料》、《紅色竹溝》、《竹溝英名》等書刊,擴大了竹溝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影響,提升了竹溝革命紀念館的知名度。40 多年來,前來參觀的人民群眾絡繹不絕,止目前共接待觀眾300萬余人次。其中接待朱镕基、李長春、徐才厚等黨和國家領導人15人次,省部級領導130多人次。對參觀者的到來,紀念館精心設計了參觀竹溝革命史展覽儀式,瞻仰中原局舊址儀式,宣誓儀式和黨員團員重溫誓詞儀式,為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提供教育、展廳參觀講解、主題集會、軍訓、游覽等服務項目。目前竹溝革命紀念館已經(jīng)成為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國防教育基地和共產(chǎn)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理想基地。

  竹溝革命紀念館區(qū)位優(yōu)勢明顯,東臨京珠高速公路、107 國道、京廣鐵路。有省道411 公路通過。東有楊靖宇將軍紀念館,樂山國家森林公園:南有“中原漓江 ”薄山湖風景區(qū)、南陽葉家大莊桐柏英雄紀念館: 西有銅山風景區(qū):北有“中原盆景”幢崎山風景區(qū)。在今后一段時期里 ,竹溝革命紀念館將維修位于延安街的中共中央中原局統(tǒng)戰(zhàn)部、軍醫(yī)處等舊址和豫鄂邊軍事會議舊址,修復軍事訓練場舊址、東西寨門舊址等。擴建后的景區(qū)集革命傳統(tǒng)教育、旅游觀光、休閑娛樂于一體,讓參觀者在風景秀麗、賞心悅目的環(huán)境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使景區(qū)的品位大大提高。【原標題: 紅色圣地之: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新網(wǎng) 2009-08-0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迷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