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駐馬店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駐馬店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潘老莊記

2013/10/8 16:03:16 點擊數: 【字體:

 
    潘老莊距西平縣城西南約七十里,是一個偏遠但文化底蘊比較豐厚的村莊。說起來,至今我還欠著這個村莊一樁“文債”。

  去年深秋,應好友之邀我們驅車踏訪了這個村莊。緣起是他們村幾位熱心老人欲請人編寫一部村志。這是好事。好友是土生土長的潘老莊人,也是從這個村莊走出的“文化人”,編寫村志,幾位老人第一個想起的就是他。好友謙虛,說自己弄不了這個事,寫詩可以,寫史卻是門外漢,于是就拉上了我。殊不知,胡亂編個小說什么的還行,編寫村志這個嚴謹、嚴肅的“瓷器活”我也不是行家里手。我一再推卸,好友仍不依不饒,說哪怕陪他去老家轉轉、看看也成。無奈,我只好硬了頭皮答應下來。我答應下來,一是潘老莊和我老家蔡莊村是鄰村,從行政管轄來說,潘老莊屬蔡莊村下轄的一個自然村,以前我們村沒有學校,我的小學、初中學習生活就是在潘老莊度過的,對潘老莊還算熟悉;二是我也想拓展一下寫作領域,嘗試一下編史是何等滋味。

  秋雨過后的潘老莊,道路有些泥濘。到了村口,發起人王鳳儀老人早已等候在那里,我們下車跟他打了招呼后,他就悄然消失在村子里,通知其他人去了。時間還早,好友就帶著我們在村子里轉悠,算是感受感受現場,醞釀醞釀情緒。走到我原來就讀的學校舊址,已是面目全非,印象中的一圈低矮校舍和校舍中間鶴立雞群般原地主家、后改為教師辦公室的高大青磚瓦房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幾戶錯落的新式樓房或平房。舊址南面,一路之隔,就是我夢繞魂牽、上學時經常在里面洗澡嬉戲的一方碩大池塘。這個池塘不同于一般池塘,四周是水面,中間聳起一個大土丘,猶如水中孤島。潘老莊人稱之為“圪”。圪上樹木叢生,時有長蛇出沒,我等小兒是不敢輕易攀爬上去的。據老人講,很久以前,圪與岸之間有一棧橋相連,圪上還建有一八角閣樓,夏天納涼,踏過棧橋依閣而坐,涼風習習,十分愜意,F今橋閣早已蕩然無存,徒留圪上的閣樓殘基無言地訴說著什么。如今望去,不僅橋閣蕩然無存,即是那一池的碧波也已干涸殆盡,幾只山羊在里面啃噬著衰草,橫行無忌。我們不禁發出一聲喟嘆。說話間,好友的手機響了,說人已經到齊,讓我們到蘆廟街會合。潘老莊距蘆廟鄉政府所在地蘆廟街僅一里多地,我們到達飯店時,十幾位老人已聚集在兩個房間或抽煙或喝茶,議論著潘老莊的過往今昔、人文掌故和歷史遺跡。他們人人面色莊重,而又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他們知道他們將要參與的是一項多么神圣的事情,他們希望在有生之年給子孫后代留下點什么。

  我們走進來,房間頓時安靜了下來。王鳳儀老人清清嗓子,把好友介紹給大家,又說明了我們此行的目的。好友客套幾句,對我作了重點介紹,說我曾參與編寫過史志,有一定經驗,請我講話。我誠惶誠恐,其實我只是有一年參與過黨史資料的收集工作而已。遇到這樣的場合,又擠到了墻角上,平時不善言語的我只好實話實說,不然我對不起坐在我面前的十幾位真誠的老人。我說我是咱們鄰村蔡莊人,在咱潘老莊上過學,會寫點東西不假,但從沒編過村史,不過,我們愿意嘗試,盡力而為。說罷,我把事先在電腦上收集到的有關編寫村史的體例、方法以及個人想法一一作了介紹。在座的老人頷首稱是。其中一位戴眼鏡、面容和善的老人突然問我,你在潘老莊上過學,你還認得我嗎?他這一問,讓我愣住了。其他老人趕忙插話,說他就是當年的王長松老師。三十多年的歲月砥礪,王老師改變了太多,我的確一時沒認得出來。經人提醒,我猛然想起,王老師的家與學校一溝之隔,課間渴了,我們經常跑去他家喝涼絲絲的壓井里的水,喝罷還偷偷砸落他家核桃樹上的青皮核桃。王老師脾氣好,發現后竟沒一點慍色。在村里,王老師算是德高望重的“書墨”人,因此,他述說起潘老莊的歷史典章如數家珍,其他老人只是偶爾補充一下缺漏。這里,不妨把王老師他們講述的有關潘老莊的歷史掌故、逸聞趣事作以簡要記述。

  關于潘老莊村村名

  潘老莊名曰“潘老莊”,但奇怪的是偌大一千多口人的村子竟找不出一家姓潘的,整個村子以王姓為主,間雜以郝、謝、陳、田等姓。何以出現如此尷尬局面?據王老師講,潘老莊建村之初潘姓乃村中大戶,有良田千頃,另有一人在明嘉靖朝廷為官。此人不知何故犯下重罪。當時同在朝廷為官的戶部郎中王誥念及西平同鄉情分,定下計策為其開罪。王誥先是將潘姓同鄉藏匿起來,然后密派快馬飛奔潘老莊,如此這般依計而行。等到官差到達潘老莊,欲緝拿潘犯歸案,村人告曰:此人一年前已暴病亡矣!官差疑惑,暴病亡故何以為證?村人領官差至村西南一墳冢,墳冢上已爬滿萋萋荒草,曰,此乃潘犯罪冢矣。人既亡故,官差只好返朝復命。其實實情是,王誥派快馬到了潘老莊,趕忙吩咐潘姓大戶連夜造一假墳,又從河坡上鏟來草皮植布墳上,造成假象。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潘姓得救后,為感念王誥救命之恩,把千頃良田贈與王誥,然后攜所有潘姓人家四處逃命去了。王誥故里居西平縣城西三十里王寨保下里老王莊,距潘老莊四十里,為打理這千頃良田,王誥就將部分族人遷播至潘老莊。而潘老莊這個名字沿襲至今,似乎昭示著當年那段驚心動魄的歷史。

  關于王誥

  說起王誥,至今仍是潘老莊人津津樂道的驕傲談資。王誥,明萬歷末年考中舉人,嘉靖二年中進士,排第二百三十九名。誥才智過人,文武雙全。恩師李默屢屢在皇帝面前舉薦誥,誥也屢屢立下奇功,后累官至九省提督。提起先祖王誥升官之快,王老師用“跑馬十三級”之說來形容。王誥屢立戰功后,先是被擢升為山東按察司副使,詔書下達后嘉靖帝也許感到授予王誥的官職太小,功位不抵,在王誥赴任途上又改為僉副都御史兼漕運總督,仍覺不妥,直至飛馬連續傳詔,最終連升十三級官至九省提督。王誥不但才智過人,長相也是“高大漂亮白”,儀表堂堂。據傳,在其赴京趕考的路上,曾寓居在一員外家,員外之女才貌雙全,暗中對王誥十分愛慕。后來王誥入朝為官,碰巧的是,員外之女也被選召入宮,成為嘉靖帝的愛妃。一次,愛妃娘娘故意召來王誥與其對弈,其間,娘娘含情脈脈,心猿意馬,弄得王誥不知所措。慌中出亂,在王誥落棋時一不小心,將棋子碰落地上。王誥趕緊弓腰撿拾,無意間竟然一把摸到了娘娘腳上。這還了得!當時一旁有幾個宮女服侍,瞅得真切,這傳揚出去豈不引來殺身之禍?也算王誥機敏,趕忙告罪,并順口謅出一句“風吹棋子落,無意摸著娘娘的腳”,逗得娘娘和一旁的宮女顏頤大開,一場危機風吹而云散。

  跑馬坡和石牌坊

  據王老師他們講,不知哪朝哪代,在潘老莊村西、棠溪河畔至今還存留一處跑馬坡。跑馬坡長約二百米,寬約十幾米,坡旁夾岸,坡底坡頭高低落差十數米,是古人練馬的好去處?梢韵胍,這里曾是戰馬嘶鳴、煙塵滾滾的習武教場。上世紀七十年代,村里就坡鑿岸,在此建了一座土磚窯,燒制青磚青瓦。就在這座土窯上,出了一件當時轟動全縣的大事。有一個窯工叫王奪,洇窯時不小心一腳掉進了磚瓦滾紅的窯洞里,人們驚叫一聲,說話不及,整個人體立時化作一縷黑煙,騰空而去。那時還是生產隊,王奪應是因公殉職,為此,生產隊將其事跡報告大隊,大隊報給公社,公社又報給縣里?h里和各公社的頭頭腦腦齊聚跑馬坡,召開了一個隆重的追悼大會,王奪被授予“當代張思德”光榮稱號,號召全縣社員向他學習。昔日的跑馬坡因此也熱鬧了一番。在潘老莊村東口,曾經聳立著一座石牌坊,上面雕龍刻鳳,十分威嚴。這座牌坊建造年代、為何而建不詳,傳說中,凡路過此牌坊的人,需“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王老師說,可惜這座牌坊在“文革”中被損毀,至今殘留的幾塊青石或被當作橋板任人踐踏,或沉寂于橋下的淤泥之中。

  當然,王老師他們還提及“圪”心池塘以及滿塘的蓮藕,提及“菱角坑”,提及學校舊址上那座青磚瓦樓。記憶的閘門一旦打開,往事往物奔涌而出,不可遏止,以致老人們沉湎其中,忘記了時間。最后,王老師還提出一個大膽構想,如果將村子里的遺物遺跡整理修葺,建成一個特色旅游村,引來大批游客,既保留保護了歷史文物,又推動了潘老莊村的經濟發展,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是的,在天中大地,在全國各地,像潘老莊這樣頗具文化特色的村莊又有多少呢?如果我們稍加投入,整理傳承,以點帶面,我想,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并非遙不可及的夢想!

  不知不覺,時間已滑到下午一點。我和好友說,編寫村志看似簡單,其實是一項繁復、龐雜的工程,非一朝一夕可奏效。編寫體例、編寫原則、歷史沿革、物產風貌、人文掌故、知名人物、大事記等等,都需要細致走訪,詳實準確地收集文字、圖像等第一手資料,需要有人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而這些老人都年事已高,僅靠他們是無法完成的。而這些工作是必須要做的?空l去做?村里的年輕人有誰愿意做,而又能做得來呢?我們都有自己的工作,做這些顯然騰不出手。聽了這番話,老人們都沉默起來,覺得這的確是擺在面前的實際問題。還是王鳳儀老人發了話,說,這些問題以后再說,咱這算是第一次籌備會吧。

  回來之后,至今沒有接到王鳳儀老人、王老師他們再提編寫村志的消息。虧欠至今,我只好盡我所能寫出這篇小文權當彌補了。是以記之。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西平網 2013-09-18 作者: 趙文卿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尋訪古寨墻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兔袼拙W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