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縣東南,有個村莊叫王英莊,莊名的來歷跟梁山將矮腳虎王英有關。
王英小時候,隨父親趕車為生,從南方來到金堤河邊的這個村子里安了家。
王英從小跟牲口打交道,摸清了牲口的脾氣,又練就了一手好鞭,十幾歲就能單獨趕車。
這天,他得兒喔的趕著車送貨,路過扈家莊村頭,乒乒乓乓一陣響鞭,打出了許多名堂,菊鞭,蓮花辨,梅花盆,二郎擔山,八仙過海,孫猴摘桃,好像玩槍舞劍,引來好多人拍手叫好:“這小孩真不瓤!”
突然,傳來一陣人呼馬叫聲:“快閃開,驚車啦!”車輪聲、吆喝聲越來越近,嚇得人們都四散躲開。王英不躲不閃,仔細一看,見三匹驚馬拉著一輛大轎車,直沖過來。好王英,一個箭步沖上前去,甩開鞭子,照三匹驚馬連打三鞭,真奇怪,三匹烈馬,立時前蹄跪地不走了。轎車停下了,車禍避免了。從轎車里下來一位老婦和一位小姑娘,正是扈成的母親李氏跟他妹妹扈三娘。
這時候,扈成從后邊跑來對他說:“小伙計,謝謝你,你人不大本事真不小。我跟你商量個事兒,我這三匹烈馬,請你幫我訓一下,馴成善馬,每匹馬贈銀五兩。”
王英答應了。把三匹馬牽到馬棚院里,摘掉籠頭韁繩,三馬互相嘶咬。王英拿起鞭子,照烈馬連抽幾鞭,烈馬臥倒啦,又用手卡住要害,讓它立起,走動,臥倒,跳步,搖頭,擺尾,叫咋著咋著,成了聽說聽道的善馬。
扈成見到善馬,非常高興,夸贊了一番,贈銀十兩。王英說:“掌柜的,你明明說馴好一匹馬給五兩銀子,這三匹馬該十五兩,你咋少給五兩?”
扈成說:“銀兩一時不湊手,下月我拜送上門。”
小王英嗯了一聲,你留一手,我也留一手吧。我叫你想送錢都找不著門。隨收了十兩銀子,次日回家。
隔了幾天,那三匹馬忽然跟發瘋一樣,又蹦又跳,又咬又叫,幾個老鞭手誰也治服不了,急得扈成罵娘,忽發現馬棚墻上寫著幾句詩:
馴馬少給銀子錢,
烈馬奔咬直叫喚。
喊爹磕頭是使號,
快找王英去送錢。
扈成急得沒法,只好喊了聲爹,那三匹馬果然不鬧了。扛活的亂說:“咱掌柜的少花五兩銀子,買了個喊馬爹。”
扈成氣壞了,又無法可使,想找王英送錢,也不知姓啥叫啥,家住哪里,上哪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