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文化部領導蒞濮調研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濮陽南樂縣《目連戲》傳統劇目傳承保護情況。通過一天的座談、實地調研和觀看節目展演,文化部非遺司管理處副處長張曉莉對濮陽南樂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連戲》傳統劇目的傳承保護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并希望濮陽市縣兩級文化部門進一步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搶救、保護、傳承與發展,把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文化瑰寶發揚光大。
濮陽南樂縣《目連戲》以《目連僧救母》而得名,是中國最古老、最原始的劇種,被稱為戲劇史上的“活化石”,于2006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該劇目以民間雜耍為主,集綜合戲曲、武術、焰火、魔術等表演于一體,全劇有“鬼點燈”、“五鬼鬧判”、“五鬼拿劉氏”等二十五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