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陰歷正月十八)是帝舜的生日。當天,按照習俗,帝舜故里濮陽縣五星鄉后堌堆村舉辦了瑕丘古跡大型廟會,以傳承帝舜德政為民的事跡和弘揚孝道文化。
4000多年前,帝舜來到了瑕丘,從瑕丘開始了他輝煌的一生。幾百年來,為了緬懷帝舜,瑕丘一直在傳承著一個盛大的廟會。每年的正月十八,都會有幾萬名群眾從周圍齊聚瑕丘,共同懷念帝舜的豐功偉績,這也就形成了五星鄉一道獨特的文化盛宴———瑕丘古跡大型廟會。每年的瑕丘古跡大型廟會舉辦于陰歷正月十七、十八和十九三天。3月8日(陰歷正月十八)是帝舜的生日,因此這天成為了瑕丘古跡大型廟會的正會。每年的瑕丘廟會都會迎來全市甚至周邊縣市的人員參與,有幾萬人。
從后堌堆村村口走進村莊,道路兩邊停滿了車輛。越向村中,道路越顯得狹窄,除了道路兩邊擺攤的商販,就是熙熙攘攘的參會人群,摩肩接踵。聽大戲,看古跡,敬一炷香,放一掛炮,品一口小吃,這是眾多趕會者的愿望。他們趕的是廟會,享受的卻是快樂和和諧。既然是紀念帝舜,敬香、放炮自然是不可少的。在廟會的正中央,燃放過的鞭炮屑鋪成一片紅地毯,燃燒過的香灰堆成了小山。除了逛廟會,您如果交10元錢,還能和其他參會人員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美味的流水席。“萬人同吃一鍋飯”就成了這個廟會的特色之一。
在后堌堆村的村務監督所院內,六口大鍋依次排開,廚師們靈活地揮動鐵鍬,翻炒著大鍋內的菜品。菜品做好后盛進大盆,三五個男勞力再分盛在碗碟中,負責傳菜的村民則將菜品端上餐桌,所有人忙碌得井然有序。百余張餐桌擺在村務監督所前面的空地上,只要你是交過10元錢的村里人,就可以上桌吃飯。如果你是前來參會的外地人,后堌堆村也不會拒絕你,交上10元錢同樣可以品嘗帶著鄉土氣息的流水席。
據后堌堆村委會主任朱建波介紹,為了準備瑕丘古跡大型廟會流水席上的食材,村里的廟會服務工作組早在一周前就開始工作了。全村1000人的男壯勞力中有三分之一服務著這個廟會。今年,后堌堆村共準備了400桌酒菜,最早的一席從當日8時開始,截至當日10時30分,已經有超過350桌酒菜被前來參會的人員吃掉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男兩女正在將餐桌上的飯菜打包。原來,他們是后堌堆村的村民,每年的正月十八,他們都會交60元錢打包一桌酒菜回家,全家人一起吃,吃的是個香,吃的是個熱鬧。另外,由于以往廟會上使用的都是瓷制碗碟,一場廟會過后免不了會磕碰和打爛,且清洗十分麻煩,所以,今年后堌堆村特意將碗碟換成了一次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