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濮陽 >> 當代濮陽 >> 真中河南人 >> 瀏覽濮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河南人在北京之“河南洛桑”三強 鼻子演繹魅力人聲

2013/5/2 8:52:20 點擊數: 【字體:

  幾千年前,倉頡在濮陽南樂造字,開啟了中華文明的新紀元。17年前,上不起音樂學院的濮陽農家小伙三強,自成一家,創立藝術“人聲”。這名2009年到北京發展的小伙,之前曾于2007年7月31日赴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 獲最佳民族魅力獎。2009年1月14日,他還被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廣電局、河南省發改委評為2008年度河南十大魅力人物。如今他一路走來,在行走中也締造了“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的音樂傳奇。□東方今報特派北京記者 奚春山

  ■ 人物檔案三強:出生在河南濮陽南樂縣寺莊鄉,人體音樂創始人、鼻技表演創始人。獨門原創自學十二年絕活——鼻技:不借助任何東西模仿逼真金屬感中西樂器(薩克斯、小號、嗩吶等),與口技模仿風格不同,特點獨特,音色能以假亂真,富有金屬感。

  ○汪涵嘴中的“最牛鼻子”

  4月19日,學佛一年的在京河南人三強,在北京北三環的辦公室里,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紀念禮物,一家知名服裝電商贈送的佛教主題T恤。

  服裝電商的訴求很明確,希望人體音樂創始人三強,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傳播善念。所謂人體音樂,是指以人體器官組成發聲結構,以非演唱方式演繹完整樂曲的音樂表現形式。

  三強還有個綽號,“最牛鼻子”。2010年12月16日 ,在接受湖南衛視知名主持人汪涵采訪后,湖南衛視請來專門收錄非體育賽事的民間世界紀錄收錄機構“世界紀錄協會”,在現場為三強頒發證書,稱三強是“鼻子模仿樂器最多最像的人”、“最牛鼻子”。

  三強的父母都是農民。酷愛音樂的他,初中畢業時曾考入山東菏澤音樂學校,但因家貧他放棄了。

  當然,他沒有放棄音樂夢想。一次干農活時,他偶然發現,自己的鼻子能發出汽車剎車的聲音。發現自己特長的少年喜不自勝,開始有意識地鍛煉鼻子,從此得以能用鼻子模仿多種樂器。

  ○“河南洛桑”走進維也納

  1997年高中畢業時,三強再次報考音樂學院,但這一次,他沒有考上心儀的音樂學院,只得到河南工程學院學起了服裝管理。

  2000年大學畢業后,三強做起了服裝公司的業務員。業余時,他把大把的時間都花費在他的音樂夢上。鼻技也越來越嫻熟。

  2001年,在鄭州的一家酒吧,三強用鼻子哼出了當時最為流行的《泰坦尼克號》主題曲“我心永恒”,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這之后,三強的鼻子,開始成了他業余在酒吧謀生的工具。而他的鼻技,也引發了媒體的關注:既能用嘴唱歌,又能用鼻子哼曲子,多才多藝的他被稱為“河南洛桑”。

  2007年,三強應邀走進全球知名的音樂殿堂——維也納金色音樂大廳,令他遺憾的是,自己最為得意的鼻技,因主辦方擔心老外接受不了,只是唱了一曲《北京的金山上》。

  ○“雅安情結”

  這之后,北京一家音樂機構和他簽署了合作協議,“河南洛桑”圓了自己到更大舞臺去發展的夢,從鄭州走到了中國的文化中心——北京。今年4月22日,三強在朋友們的微信群里,號召大家為遭遇地震的四川雅安念經祈福,他還在微信群里曬出了自己和留在雅安的“兒子”的合影。

  他的兒子,是一只雄性大熊貓。2012年8月,第五屆中國·雅安國際熊貓·動物與自然電影周,在四川雅安勝利閉幕。曾放歌維也納并拿過國際獎項的河南籍人體音樂人三強,用他獨有的發聲技巧分三個篇章演繹了塤、薩克斯等多種樂器,并且在電影周期間,還與眾多明星一起認養了大熊貓。一直喜歡小孩的三強,笑言終于有了自己的“孩子”。起名字是比較難的一件事情,最后三強決定為它起名“三和”,“寓意家庭和睦、社會和諧、世界和平”。

  “兒子”的安然無恙,讓三強更加懷念那些不幸遇難的人士,他說,信佛的自己希望通過一種儀式,來記住那些善良的人士。

  ■ 對話三強最擔心“后無來者”

  東方今報:作為追逐夢想的音樂人,你的理念是什么?國外也有人體音樂嗎?

  三強:我要用人體音樂這種全新的音樂表演形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對音樂的定位,讓全世界的人都要知道人肉發出的聲音,才是最美麗的聲音和最高雅的表演藝術。

  口哨是最簡單的人體音樂,在中國和國外已經成立了口哨協會,還舉辦了幾次大賽。但社會還有很多人對口哨和鼻技等人體音樂,持一種不登大雅之堂的看法。我一直都在致力改變人們對人體音樂表演和口哨表演的看法,人體音樂在國外也是一門新出現的表演藝術,但是剛出現就被賦予了高雅的含義,雖然他們的表演大部分都是技術含量較低的人聲的表演。

  東方今報:人體音樂的難度何在?為何不見你收弟子?

  三強:魏晉時代,《世說新語》就有“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說法。這“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肉”指美妙的歌喉。意思是說絲弦彈撥的曲子不如竹木吹出的曲子動聽,而竹木吹出的曲子又比不上人的喉嚨發出的聲音動人。這是一句評論音樂的妙語,它肯定了人聲的藝術魅力,認為人的聲音最能將人的情感酣暢淋漓地表達出來。

  人體像樂器一樣,發出絲竹之聲幾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需要自身的天賦,還需要長期的艱苦訓練,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人體音樂,可能要陷入后無來者的“尷尬”。因為好苗子太難找。

  ■ 點評古有倉頡造字,今有三強創“鼻技”。從上不起音樂學院的草根,到人體音樂的創立者。在京河南人三強的夢想起航之路,植根中原文化的厚土,以創新做帆,趕出了獨具特色的一片海。

  點評人:

  劉金山:河南省人民政府駐北京辦事處副主任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13-04-25)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沒有了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