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濮陽 >> 秀美山水 >> 自助自駕游 >> 瀏覽濮陽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濮陽市區戚城文物景區自駕游攻略

2016/1/7 11:24:21 點擊數: 【字體:


    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濮陽市內有一座飽經滄桑的古城——戚城遺址。1996年11月20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澤民總書記在此視察時,稱這里是春秋時期的“聯合國”。戚城,當地也稱孔悝城,相傳是衛靈公的外孫孔悝的采邑,戚城古城垣周長1520米,殘高最高處8.3米,最厚處16.5米,城內面積14.4萬米。現存東西北三面墻體。戚城是豫北地區保留的年代最久、延續時間最長的古代聚落城池。它地下依次疊壓著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以及商、西周、春秋、漢等文化,該城始建于西周后期,以后歷代多有增建。戚城城內經過普探,地下遺址豐富,它與四周墻體及會盟臺基址都是國家重要的文化遺產,現采取用植被覆蓋的辦法進行保護,并已供群眾在綠地上游憩。待以后經濟繁榮了,再通過科學發堀,在確保文物遺產安全前提下,展示其風貌和價值。

    戚城又稱"孔悝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戚城是春秋時衛國的重要城邑。城東80米處有一夯土臺是當時諸侯會盟的盟壇基址。

    戚城文物景區目前占地760畝,建筑面積6.6萬平米,綠化面積500余畝。自1992年開工建設以來,建有:秦漢風格的東闕門、仿漢建筑群戚城歷史陳列室、仿唐風格的北大門、龍宮、明清建筑群子路墓祠及訴說著中華民族文明史淵源的顓頊玄宮等,這些建筑高大、雄渾;園林小品穿插于園內,點綴其間,秀美、典雅;加之綠楊、垂柳、草坪的映襯,使戚城文物景區成為文物保護、歷史展示與現代園林完美和諧的統一組合。

    戚城,孫氏在此襲居六代,為衛世卿,他們世代掌握著衛王室的實權,演出一幕幕活劇來,最大的政治事件發生在公元前496年,太子蒯聵謀害靈公夫人南子未遂,逃到晉國避難,13年后潛入戚城,與其子輒(已立為衛出公)爭國。蒯聵勾結其妹控制了執政的外甥孔悝,出公輒被迫出逃魯國,蒯聵自立為莊公。子路是孔悝的邑宰,為救孔悝而慘死在與蒯聵的甲士的廝殺中。今戚城東北里許有子路墓冢。戚城遺址、子路墓祠、蒯聵臺遺址(在油田供應處院內)三處文物古跡,同是這一事件的產物,形成一個自然景區。見于《左傳》的有莊子(武公三世孫)、昭子、桓子、文子以及文子之三孚:嘉、蒯、襄。孫氏世代掌握著衛國的政治命脈,特別是自公元前629年衛遷都帝丘后,戚地的向背舉足輕重,晉國多次越過黃河,采取支持叛亂的手段控制地,左右衛國政局,威脅東方諸侯,保持其霸主地位。魯公十四年,衛定公去世,衛獻公繼立,孫文子與其有矛雇為避迫害,孫文子將象征權力和地位的衛國青銅禮器從帝丘遷至戚,魯定公十四年,衛太子蒯聵謀殺衛靈公夫人南子未遂,逃往晉國避難,后潛入戚地,十三年后與其子出乏輒爭奪君位。蒯聵首先勾結其姊控制了負責京城守衛自外甥孔悝,衛出公被迫逃往晉國,蒯聵即位稱莊公。孔健的家臣、孔子的弟子子路,在這場政變中身亡。在今天距戚城不遠處有相傳蒯聵復國的臨時藏身處“蒯聵臺”和子路的葬所“子路墳”。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炎黃子孫,被認為是龍的傳人。《說文》中描寫,“龍,麟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實際上,龍是遠古人圖騰崇拜的神物。在原始人類中,一個氏族往往以某種動物為圖騰作為氏族的祖先和保護神。

    龍的形象為蟒身、馬頭、鹿角、鷹爪、魚須,標志著許多部族的同化與融合。龍是中國古代文化性動物的總代表。這種文化性質的龍在中國圖案中屢見不鮮,但孰為最早呢?

    1989年考古工作者在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發掘出用蚌殼堆塑的龍虎圖,距今6000年左右,引起國內外學術界的重視,被譽為“中華第一龍”。西水坡遺址,位于濮陽縣城內西北隅,面積5萬余平方米。1987—1989年進行了大面積發掘,出土有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并發現有房基、窖穴和墓葬,有的墓兩側置有用蚌殼堆塑龍虎形象。其中有一墓埋4人,墓主為一壯年男子,身長1.84米,仰身直肢,頭南足北,居墓正中,另3人年齡較小,居墓東、西、北三面小龕內。墓主左右兩側有用蚌殼堆塑龍虎形象,龍居東,頭朝北,背向西,身長1.39米,高0.67米;虎位西,背朝東,身長1.39米,高0.63米。

    西水坡遺址屬于仰韶文化,蚌殼堆塑龍虎圖,反映了墓主人的權力和地位。

    從起點向西南方向出發途徑長慶路、建設路采取方案3的線路更為好些,這樣可避免途中堵車的狀況。

    【景區費用】 門票免費,中華第一龍:10元
 
    總結 :戚城文物景區依托戚城遺址而建。戚城遺址俗稱孔悝城,為春秋衛國重要城邑和各國諸侯會盟勝地,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原地區保存最完好、延續時間最長的古代聚落城池。經考古鉆探,地下依次疊壓著裴李崗、仰韶、龍山至漢文化層,上下七八千年綿延不斷,是濮陽悠久歷史、古老文明的歷史見證。如今,戚城春暖花開,草木吐綠,正是踏青賞春的好時光。徜徉其間,定會心曠神怡、樂不思蜀,給您留下一片難忘的回憶。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旅游新聞網(2015-05-16)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