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晚,由河南豫劇院一團創排的國家藝術基金2018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現代豫劇《常香玉》全國巡演活動在鄭州“香玉大舞臺”首場演出。據悉,該劇將于今年年中進行貫穿豫晉陜甘、津冀魯皖8個省市、12座城市的24場演出活動。巡演的第二場,將作為戊戌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展演劇目在鄭州上演。
常香玉是我國唯一獲得國務院命名的“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的文藝工作者,她是河南的文化品牌,其動人事跡和人格魅力具有極強的感召力,現代豫劇《常香玉》以其名字冠名,現已成為河南豫劇的經典劇目,具有跨越地域的全國性意義和跨越時空的長久性影響。
現代豫劇《常香玉》是一部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旋律的優秀劇目,具有極大社會影響力,。該劇講述了豫劇大師常香玉在彌留之際,對自己八十一年人生歷程的回望:一個名叫張妙齡的小女孩兒,因為唱戲被族人逐出家門,小小的舞臺成了她心靈的家園。她渴望在這里找到平等做人的權力和尊嚴,在流離失所的演藝生涯中,歷盡艱辛終成“豫劇皇后”。但在達官貴人眼里,她依然是一個可以隨意凌辱的戲子。是解放軍救了戲班,一聲“同志”的呼喚,讓常香玉找到了做人的尊嚴,感受到了人間溫暖。從此,她把對黨和人民的感激化作唱腔傳遍大江南北,把畢生精力獻給了她摯愛的人民,終成一代藝術大師、人民藝術家。
該劇由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王惠領銜主演。該劇自問世以來,深受歡迎,廣受好評。相繼榮獲“全國地方戲優秀劇目評比展演”一等獎,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文華大獎”和“觀眾最喜愛劇目”獎、“觀眾最喜愛演員”獎,第十二屆文華劇作獎、文華導演獎、文華舞臺美術獎和3項文華表演獎,中宣部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2011年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精品劇目第一名,中國戲曲現代戲“突出貢獻獎”等殊榮。
在4月14日演出后的研討會上,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的專家們一致認為該劇是一部具有較高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的藝術佳作。該劇運用獨特的藝術想象將視角對準人物心靈,用詩化的風格成功展示了人民藝術家愛黨愛國、心系人民的崇高精神和戲比天大、藝無止境的藝術境界以及德藝雙馨、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讓觀眾在欣賞鏗鏘豫韻的同時,于心靈深處產生共鳴和感動,充分發揮戲曲藝術文以載道、以文化人的價值屬性及社會功效,極具思想宣傳與教育意義。尤其是該劇空靈、唯美的舞臺呈現,老、中、青常香玉穿越時空對話交流的結構樣式,形成了一種嶄新的“自傳體戲曲”,為戲曲現代戲長廊增添了一部風格獨具的藝術作品。他們表示,《常香玉》這部卓有成就的經典,把豫劇的舞臺呈現提升到了一個新的層次。他們相信,借助國家藝術基金大力資助的東風,這次巡演一定會用豫劇的形式講好中國故事,講好河南故事,讓中原更加出彩,為新時代的豫劇、新時代的河南錦上添花。
河南豫劇院副院長、一團團長王惠介紹該劇曾4次應邀進京演出,2008年“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全國現實題材優秀劇目展演”、2011年“慶祝建黨90周年五大地方戲曲獻禮演出”、2017年“中國豫劇優秀劇目北京展演月”和“國家大劇院十周年戲曲邀請展”,其中3次都是作為河南省唯一受邀的文藝院團,也是唯一入選的豫劇劇目榮登國家大劇院。不僅為國家大劇院增添了余音繞梁的中州豫韻,也為北京各界觀眾留下了極具中原特色的文化記憶。她表示,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正是有了國家藝術基金的有力支持,讓我們有機會把這部精彩劇目送給各地觀眾,送給全國人民,使人民藝術家常香玉“戲比天大、德藝雙馨”的精神在新時代更好地傳承與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