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鄭州 >> 走進鄭州 >> 印象鄭州 >> 瀏覽鄭州

“中原會盟之葵丘會盟”系列之三 齊桓公葵丘兩次會盟諸侯

2013/10/24 12:14:32 點擊數(shù): 【字體:

“中原會盟之葵丘會盟”系列之三 齊桓公葵丘兩次會盟諸侯

葵丘寺會盟殿中齊桓公邀集八國諸侯會盟的塑像

“中原會盟之葵丘會盟”系列之三 齊桓公葵丘兩次會盟諸侯

位于民權縣褚廟鄉(xiāng)范堂村的盟臺寺

 

 “中原會盟之葵丘會盟”系列之三

  □記者 朱金中 通訊員 馬學慶 文圖

  引子

  PREFACE

  在民權采訪葵丘會盟,發(fā)現(xiàn)一件很有意思的事:當?shù)赜袃勺c會盟有關的寺院,而且寺院內都有與會盟有關的石碑。

  在林七鄉(xiāng)王小莊村東的葵丘寺內,記者看到了葵丘會盟臺遺址石碑及文物保護界碑。

  懷著好奇,按照村民所指道路,記者來到褚廟鄉(xiāng)的范堂村,在村北看到了另一座寺院——盟臺寺。進入寺院,大殿前果真立有“齊桓公會諸侯葵丘遺址”石碑一通。

  問當?shù)卮迕衲膫是真的,哪個是假的?答案也令我吃驚:兩處遺址都是真的!

  民權縣史志辦主任吳傳坤告訴我,史書上記載,當年齊桓公會盟諸侯一年舉行了兩次,其中夏季舉行的那次在盟臺寺,秋季正式會盟則是在葵丘寺。

  據(jù)72歲的村民劉林學介紹,后人為紀念葵丘會盟在此地建一寺院,稱盟臺寺。每逢農歷初一、十五,很多人到寺院上香,尤其是每年三月初六,寺院設有粥棚,供前來上香的人進餐。抗戰(zhàn)時期,盟臺寺被嚴重毀壞,成為廢墟。1997年,在原遺址處重建寺院,現(xiàn)有大殿3間,東西側殿各3間,僧侶8人。

  查閱地方志書,果有盟臺寺的記載。民國時期的《民權縣志》中記載:“武勝寺:在縣城東三十五里,相傳為葵丘會盟諸侯處。按:武勝寺原在今民權縣林七鄉(xiāng)王小莊村東,今不存。”“盟臺寺:在褚廟集東南三里處。”根據(jù)位置判斷,現(xiàn)在的葵丘寺就是在原來的武勝寺基礎上修建的,而盟臺寺則是在原址重建。

  民權縣境內有兩座與齊桓公召集諸侯會盟相關的寺院,說明葵丘應該是指現(xiàn)在的褚廟鄉(xiāng)與林七鄉(xiāng)內比較大的一個區(qū)域,而不是單指一村一地。兩寺院位置相距不遠,也驗證了在2600年前交通工具不發(fā)達的情況下,齊桓公不太可能長距離變換會盟地點的實情。

  諸國修好

  和平結盟

  所謂會盟,是指古代諸侯間的集會,訂盟。“會者,合諸侯也。盟,誓約也,歃血以結信也。”葵丘會盟是指魯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舉行的一次諸侯會盟。至此,桓公成了名副其實的春秋第一霸主。

  關于葵丘會盟,魯國史書《春秋》記載了這一盛事:“夏,公會宰周公、齊侯、宋子、衛(wèi)侯、鄭伯、許男、曹伯于葵丘。”“九月戊辰,諸侯盟于葵丘。”《春秋》對葵丘會盟記載最早,但比較簡略。夏天會盟,目的在于表彰齊桓公的功勛。秋天,舉行正式盟會。

  繼《春秋》之后,《左傳》也生動詳細地記述了這次會盟:“夏,會于葵丘,尋盟,且修好,禮也。王使宰孔賜齊侯胙,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賜伯舅胙。’齊侯將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老,加勞,賜一級,無下拜。’對曰:‘天威不違顏咫尺,小白余敢貪天子之命,無下拜?恐隕越于下,以遺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秋,齊侯會盟諸侯于葵丘,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

  《史記》中多次提到葵丘會盟,記述最詳?shù)氖恰洱R太公世家》:“(齊桓公)三十五年夏,會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賜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無拜。桓公欲許之,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賜。秋,復會諸侯于葵丘,益有驕色。”

  解釋《春秋》的《谷梁傳》寫道:“葵丘之盟,陳牲而不殺,讀書加于牲上。”《孟子》一書在《告子下》章也提到葵丘會盟一事,寫道:“五霸者,摟諸侯以伐諸侯者也……五霸桓公為盛。葵丘之會,諸侯束牲載書而不歃血。”

  上述資料,顯示此次“衣裳之會”的一個重要亮點是:“陳牲而不殺,讀書加于牲上”、“諸侯束牲載書而不歃血”。“束牲”是指將作犧牲(古指供祭祀用的純色全體牲畜)的動物捆綁起來。而捆綁起來便意味著不將其殺死。“歃血”是指古代舉行盟會時,微飲牲血,或含于口中,或涂于口旁,以示信守誓言的誠意。

  在之前的會盟中,作為誓約的象征,都要將犧牲殺死,飲其鮮血,然后讀盟誓,盟誓里面還要加詛咒之詞。然而,自葵丘之盟開始,采取了一種新的形式——將寫有誓約的事項的書(或寫在絹、木簡之類上),捆綁在被束動物的背上。誓約形式的變更屬于重大事件,特以“不飲血”作為標志。

  這種形式也博得了眾諸侯的一致響應:齊桓公您這樣做事,管仲您這樣對待諸侯,我們相信,我們遵守。最后,宣布了盟約,沒有殺犧牲,也沒有喝血。

  葵丘會盟,還是一次非常文明的會盟。

  締結條約 穩(wěn)定秩序

  葵丘會盟的重要成果,是與會各國締結了共同遵守的“國際條約”。

  有趣的是,詳細記錄了此次會盟的《左傳》,并沒有全文記錄下這個“國際條約”,只是記載了盟約的誓詞:“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左傳·僖公九年》)

  孟子將盟約內容歸納為“五命”,主要從政治上補充,包括上引誓詞。《孟子》中記載的五條條文是:“初命曰,誅不孝,無易樹子,無以妾為妻。再命曰,尊賢育才,以彰有德。三命曰,敬老慈幼,無忘賓旅。四命曰,士無世官,官事無攝,取士必得,無專殺大夫。五命曰,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曰,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歸于好。”

  《谷梁傳》將盟約內容歸納為“五禁”:“葵丘之盟……壹明天子之禁曰:毋雍泉,毋訖糴,毋易樹子,毋以妾為妻,毋以夫人與國事。”

  “葵丘盟約”訂下的這份“國際條約”究竟都記錄下了哪些內容,史學界一直爭論不休,親歷了這次盛會的史官和離那個時代最近的一些學者,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引用、歸納了部分盟約,這就造成至今我們仍無法弄清楚“葵丘會盟”盟約的全文,不過,從已有的史料來看,這個盟約有序言、有條文、有誓詞,結構完整,應當是一部經(jīng)過齊國官員認真修訂、各國集體討論過的非常嚴謹?shù)拿思s。

  總起來說,盟約涵蓋了水利、糧食買賣和經(jīng)濟問題,鮮明地反映了日益發(fā)展的經(jīng)濟迫切要求改變原有的各自為政的割據(jù)局面,打破了舊有的經(jīng)濟壁壘。這說明齊桓公主持的盟會是做了些順應時代潮流的事情。

  其中還涉及許多重大的內政問題,特別是禁止互相攻伐、廢嫡立庶、以姬妾為夫人、婦女干政等,顯然是對春秋以來各國內政外交的總結,其主旨是維護周禮,穩(wěn)定“國際”秩序,這在當時是很有針對性和重要意義的。

  清代考城知縣郭藻在《創(chuàng)建葵丘書院碑記》中寫道:“《春秋》備書五霸,齊桓葵丘之會,其最盛者也。使春秋無葵丘之會,則二百四十年之史,于義無所載。孔子亦必絕筆而無可作。”碑記上還寫道:“夫靖兵車于天下,嚴中外之大防,圣人或猶仁之。孟子羞稱桓文,而葵丘五禁獨詳于其書。”

  孔子在考察過葵丘會盟臺后評價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微管仲,吾其披發(fā)左衽矣!”(《論語·憲問》)。意思即是,管仲輔佐齊桓公,通過葵丘會盟稱霸諸侯,統(tǒng)一天下,老百姓到現(xiàn)在還受到他們的恩賜啊!沒有管仲,我們都要披散頭發(fā),衣襟開向左邊,變成蠻族統(tǒng)治下的人民了。

  正因為孔子對葵丘會盟的積極評價,葵丘會盟所反映的“尊王攘夷”的春秋大義也受到后世文人的贊許。而記錄了這一盛大會盟的葵丘會盟臺,也引起許多文人墨客憑吊吟詠。明代河南提學僉事曹璉曾寫詩詠道:“古人遺臺土一丘,齊桓曾此會諸侯。宗周義重名猶在,歃血功高事已休。五禁盟言昭日月,百年霸業(yè)著春秋。我來吊古多傷思,遍覽陳編淚欲流。”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大河報(2013-09-1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網(wǎng) 中國國家藝術網(wǎng)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