鈞瓷是我國宋代五大名窯瓷器之一,以獨特的窯變藝術而著稱于世,素有“黃金有價鈞無價”和“家有萬貫,不如鈞瓷一件”的美譽。是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鎮獨有的國寶瓷器,憑借其古樸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復雜的配釉、“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神奇窯變,湖光山色、云霞霧靄、人獸花鳥蟲魚等變化無窮的圖形色彩和奇妙韻味,被譽為中國“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國成立后,在周恩來總理的直接關懷下,鈞瓷的恢復燒制工作開始,鈞瓷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鈞瓷生產工藝與水平都得到了劃時代的提升,不斷的作為國禮現身世界。...
本期概述
神垕鎮鈞瓷,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自唐宋以后的帝王都把鈞瓷列為御用珍品。據記載,唐代鈞瓷已經達到歷史上一個高峰,到了宋代,禹州因靠近都城開封,受到中原文化厚重、渾樸、大氣的影響,使鈞瓷藝術家們更加追求一種質樸凈潤、自然天成、趣味高雅的意境,故其作品造型端莊、法度嚴謹、做工精細,加之窯變特征正符合了當時崇尚自然之氣的“合乎天造,仄于人意”的美學思想,所以鈞瓷以優美的形象體現著宋人典雅樸素的氣質風度和追求的美學境界,從而使宋鈞達到了鈞瓷發展史上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