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拳又稱梅花樁拳,是一個源遠流長、古老而神秘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拳種,從拳勢特點來看,梅花拳有五種基本架勢,習練時五種架勢循環(huán)往復,宛如梅花燦爛開放,故名“梅花拳”。既可樁上演,又可地上練,有“空中梅花”與“落地梅花”之分。梅花拳以“梅花”命名,喻梅花“五瓣”以推演“五行”。基本架勢分別是大架、橫架、撕架、小架和敗架。內(nèi)黃梅花拳的基本套路稱為“架子”,有原架和老架之分,原架是拳,老架是掌。梅花拳演練時多為左右對稱,樸實大方,動靜相間,招無空去,意無空回,挑刺騰挪,瀟灑自如。
...
本期概述
根據(jù)梅花拳的《大文底》和《小文底》,梅花拳的第一代祖師為朱永元,第二代張朕書,第三代王紅亮,第四代孟有德、鄒志剛。清代初年,孟有德、鄒志剛將梅花拳傳入內(nèi)黃縣,孟傳拳,鄒傳掌。內(nèi)黃縣楊炳(康熙壬辰科武探花,御前侍衛(wèi))、王登榜是內(nèi)黃梅花拳的開山祖。內(nèi)黃梅花拳的基本架子,有兩趟架子、兩趟半架子、三趟架子。拳路以大架、橫架、撕架、小架、敗架五勢左右變換、循環(huán)往復,大開大合。因步法路線為長方形,俗稱“四堵墻架”、“四象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