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歌是中國的一種十分古老的吹奏樂演奏形式,以管子為主奏樂器,輔以笙、笛、簫、韻鼓、大鐃、碰鈴等樂器,堪稱我國古代的交響樂。大約起源于商周時期,距今已有近4000年的歷史。新密超化吹歌通過寺廟,而流傳于民間。由于超化寺供奉著釋迦牟尼真身舍利,名震一時,成為香火旺盛的大寺院,吸引著皇親國戚和達官貴人來此朝拜。一位翰林到超化古寺進香參拜,把流傳在皇宮里只用于皇宮或國家祭祀大典的吹歌傳給了僧人,與當地的音樂雜糅,形成地域性比較強的音樂形式。...
本期概述
本期主要介紹一種古老的吹奏表演形式新密超化吹歌,主要涉及超化吹歌的起源、發展和目前的傳承。吹歌是流行於新密一帶的古典民族器樂藝術,據說源於北魏,唐宋時期達到鼎盛,是服務於宮廷貴族階層的音樂。清朝初年又由超化寺中僧人傳給當地百姓,從此流傳民間。1949年后,經挖掘搶救,得以保留至今。目前超化吹歌建 制由14人組成。所用樂器管子、十八笛星均系祖傳,已有200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