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鄭州風情 >> 風情與品牌 >> 瀏覽鄭州

河南新密超化吹歌:流落民間的“皇家交響樂”

2013/2/18 16:03:25 點擊數: 【字體:

河南新密超化吹歌:流落民間的“皇家交響樂”
超化吹歌的兩位傳人在練習樂器   


    冬日的陽光懶散地灑落在古老的建筑上,風吹過,微冷,宋俊忠坐在陽光照耀下的墻角,如同一座鍍金的雕塑。
    端坐,瞇眼,捧在手中的笙發出的清越脆亮的聲音穿過蒼穹,響徹在小鎮的上空。
 
    超化位于新密南部,是文化部新命名的“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而超化吹歌是超化被命名為“文化藝術之鄉”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鎮子里文化的代表。據考證,超化吹歌起源于北朝,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
    據傳,超化吹歌源自宮廷音樂,明朝景泰年間,一位祖籍密縣的翰林告老還鄉后,前往超化寺參拜,將吹歌傳授給僧人。清朝初年又由超化寺的僧人傳給當地百姓,從此流傳民間。 2007年,超化吹歌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經過一代又一代民間藝人的執著傳承,超化吹歌到現在,完整保存了30多個曲牌,分為宮廷類型、寺廟類型、民間類型,有宮廷音樂的典雅,也有寺廟音樂的莊重,還有民間音樂的歡快喜慶。它們還保留著許多中國傳統音樂的符號,超化吹歌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
    宋俊忠是超化吹歌隊的隊長,他介紹說,超化吹歌是以管子為主奏樂器,結合其他吹奏樂和打擊樂器進行演奏的中國“古代皇家交響樂”、“民族交響樂”。
    48歲的王國卿就是超化吹歌中“管子”的傳承人之一。
    王國卿自小就是個“文藝青年”,是學校的文藝骨干。他說,小時候,趕上農閑時間,鄰居會吹管子的老藝人就圍坐在他家的火爐旁,閑嘮家常。偶爾會吹奏一 曲,歡快的音律繞梁而上,久久不絕。那時候,他就被這個神奇的“管子”所吸引。只不過“吹管子”所看的是“工尺譜”和他在學校接觸的簡譜完全不同,傳承下來的曲牌和樂段,王國卿也只是“會背不會吹”。
    直至1979年,在時任密縣文化館館長錢林申的發掘下,藝人們才開始懂得“簡譜”和“工尺譜”的互換。高中畢業、熱衷文藝的王國卿成為被重點培養的“吹管子”的不二人選。
    或許,音樂在鄉村是一種奢侈品,不足以養家糊口。高中畢業后,王國卿開過拖拉機,開過卡車,開過汽修廠,2006年,他在附近煤礦上當了機修工。
    “超化吹歌的行規很嚴,從不沾染婚喪嫁娶,只用于祭祀典禮和寺廟集會,吹一輩子也甭想賺錢。”王國卿說,幾百年來,吹歌隊始終恪守著這個不成文的行規。現在,這個不迎合社會風尚、努力保持原生態的民間藝術,年輕人多不青睞,“超化吹歌要想發揚光大,可謂任重而道遠!”
    對于他們來說,最大的遺憾是,雖然言傳身教,但子女中并沒有一個對這個“古老交響樂”表現出絲毫的興趣,唯一令隊長宋俊忠欣慰的是,他12歲的孫子倒是興致勃勃,現在也能吹奏一些簡單的曲牌了。“有孺子可教,我心稍慰!”
    2011年12月底,超化鎮被文化部命名為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超化寺也在重建之中,宋俊忠說,這是“超化吹歌”復興的希望。“我們將堅守,努力將超化吹歌發揚、傳承!”
    宋俊忠的美好愿望是:“隨著日子的越來越富裕,衣食無憂,政通人和,或許能吸引、培養一批有志于繼承先祖之樂的有為后生!” 
    【原標題】新密超化吹歌 隱藏在鄉間的“皇家交響樂”

    來源:鄭州晚報      作者:鄧紅超       2012-1-6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