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錫慶,1938年生,河南滑縣人,著名學者,文學理論家。1956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60年畢業留校任教,退休前為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歷任北師大中文系寫作、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系學術、學位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寫作學會副會長、顧問,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北京作家協會理事、文學評論委員會主任,魯迅文學獎散文獎評委,老舍文學獎評委,“新概念”作文大賽評委,教育部中小學語文教材審查委員。著有《基礎寫作學》、《寫作叢談》等,主編《中國寫作理論史》、《中國寫作理論輯評》(古代、近代、現代、當代及外國等5個分冊)、《寫作學辭典》、《寫作技法辭典》、《作文辭海》等。論文《當代散文:發展軌跡、分“體”考察和作家特色》獲《文學評論》優秀論文獎,《世紀之交:對“散文”發展的回顧與思考》獲首屆北京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論文類一等獎,論文集《散文新思維》獲第六屆中國當代文學研究優秀成果表彰獎。
劉錫慶以“寫作學”研究及散文、報告文學研究蜚聲國內學界。《寫作基礎知識》、《寫作通論》、《諸體述要》等著作影響廣遠。1985年出版的《基礎寫作學》,被認為是當代寫作學研究的開山之作,被多所高校列為寫作學教材,多次重印仍供不應求。后轉入中國現當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多年來致力于散文文體問題研究,力主規范、辨析和凈化散文文體,令散文真正“棄類成體”。其博大嚴密的理論體系和“藝術散文”等相關理論對寫作學和散文的研究作出了開創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