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近年來,河南省安陽市委統戰部注重發揮該市歷史文化優勢,大力宣傳以“文字之根”、“文化之根”、“姓氏之根”為代表的古都安陽厚重的歷史文化,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尋根問祖和聯誼招商活動,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據不完全統計,自2001年以來,經統戰系統牽線搭橋,共引進項目42個,投資總額28.3億多元。
一是大力宣傳“文字之根”。市委統戰部充分利用殷墟這一資源,協助市委、市政府辦好“甲骨文書畫展”、“甲骨文發現一百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殷商文化節”等,讓更多的海內外朋友認識安陽,了解安陽。2005年殷商文化節期間,8000余名中外賓客匯聚安陽,簽訂對外經貿合同、協議28項,簽訂科技合同、意向255項,內外貿易成交額達11億元人民幣。
二是大力宣傳“文化之根”。安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位于內黃縣的二帝陵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顓頊、帝嚳寢陵,相傳農歷三月十八是顓頊誕辰,每到這天,海內外眾多中華兒女云集于此、虔誠祭祀,形成定制;位于湯陰縣的羑里城是《周易》的發祥地,有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級監獄,《封神演義》中周文王演八卦的故事即發源于此。以此為契機,安陽市舉辦了二帝陵祭祖節、世界易經大會、周易與現代化國際學術討論會等,廣邀海內外友好團(組)成員參加盛會和活動。僅今年二帝陵祭祖節當天,就有來自印度、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和香港、臺灣及內地的40余萬人參加了祭祀活動,促進了當地招商引資活動的開展。
三是大力宣傳“姓氏之根”。韓琦是北宋中期重臣,曾三朝為相,韓氏后裔遍布世界各地;岳飛是精忠報國的民族英雄、南宋名將,岳飛后裔眾多。市委統戰部充分挖掘名人姓氏資源,協助成立了安陽韓氏宗親會,組織有關專家編寫了30余萬字的《韓琦傳略》一書;積極向有關單位建議,開辟了“岳飛故里尋根朝敬”旅游專線,吸引更多的海內外各界人士來安陽尋根問祖、育根發展、扎根創業。經多方努力,安陽市成功獲得了2006年10月第二屆世界韓氏懇親大會在安陽的舉辦權,屆時將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韓氏宗親和海內外專家學者會聚古都安陽。(李春喜 李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