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樹身兒上都有一條裂縫,那叫“氣破肚”。傳說是光武帝劉秀給氣的。
傳說過去王莽攆劉秀的時候,把劉秀攆得人困馬乏,眼看就被活捉活拿;劉秀一拐彎兒,一頭鉆進了太行山。據說當年的太行山,不像現在這樣,到處都是光禿禿哩,那會兒滿山遍野全是樹林。劉秀一瞧把王莽甩掉啦,才松了口氣。這時候才想起他已經三天三夜水米沒打牙兒啦。肚里餓得咕咕叫,喉嚨眼兒里冒生煙。在這前不挨村,后不靠店的深山老林里,甭說想弄到飯吃,就是找口水喝也作難!劉秀來到一棵大樹底下,覺得怪涼快,把馬往旁邊樹上一拴,想躺下歇會再走。無意間往樹上一瞧,滿樹結得一谷堆一塊的,紅丟丟哩,紫巍巍哩。他想:這是啥東西呀?這東西要是能吃多好啊!這是啥哩?這是一棵大桑樹,滿樹都是桑葚兒,這時候已經熟透啦。劉秀躺在樹底下正想哩,不知不覺嘴水流出恁長。說來也巧,正好刮過來一陣小風兒,樹上落下一個桑葚兒,正好給劉秀掉嘴里。劉秀一品味兒,哎呀,世界上哪來這種好東西呀!酸中帶甜,甜中掛酸。劉秀爬到樹上,狼吞虎咽吃開啦,不一會兒吃了一肚,臨下來的時候又塞了兩兜兒。人在遇難時得到幫助,往往感恩不盡,劉秀在走的時候,對桑樹發誓說:“來日我登基為君,必封你為樹王!”說罷,打起馬竄了。
后來,不知過了多少年,劉秀當真做了皇帝。有一天,突然想起這個事啦,就帶上一幫人馬,朝太行山來啦。太行山這么大,滿山遍野都是樹,再加天長日久,咋能記恁清哩。劉秀找了好幾天,最后來到一棵大樹底下,瞧著這棵有點象。為了把事兒弄清,他指著這棵大樹,問旁邊的一棵椿樹:“當年是不是它救了為王?”那椿樹明知不是,可是因為它和老桑樹有仇,就故意點了點頭。劉秀誤認為就是面前這棵大樹曾經救過他,隨口說道:“你救為王有功,封你為樹中之王!”
從此,椿樹長的又高又快,受到人們的尊敬。劉秀錯封了樹王,桑樹越想越生氣,到最后氣破了肚皮,留下一條裂縫,成了“氣破肚”。柳樹當時也長在桑樹旁邊,它為桑樹大抱不平,桑樹氣它也氣,桑樹氣破了肚,它也氣的扭了腰,成了“扭扭腰”,真是“賞罰不明,木也不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