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淇縣朝陽寺,最喜歡去看九龍柏。這株柏樹生長在在朝陽寺千佛洞和飛來臥佛上方的石縫里,就在這堅硬嚴酷的環(huán)境里,它依然頑強、堅強、剛強、倔強地生長著,并長成了傘的模樣,為佛遮風擋雨,抵擋烈日。
如果說建在崖壁上的朝陽寺懸空寺還是中國七大懸空寺之一,那么朝陽寺的這棵九龍柏可以說是中國懸空寺中獨特無二的柏樹,沒有之一。這株九龍柏從根部就叉開了九株,每株都彎曲盤旋,宛如九條飛龍,大有破壁飛騰之勢。朝陽山四季向陽,終年陽光普照,在殷商時被紂王帝辛當做采暖的行宮。有一年的冬天,紂王照例到朝陽寺來采暖,來到朝陽寺,剛一下馬,就聽到一種窸窸窣窣的聲音,四處尋找,發(fā)現(xiàn)懸崖腳下有九條蛇。還沒有走到近前,九條蛇就鉆進了崖縫當中。紂王命人抓蛇,抓了半天,一無所獲,突然發(fā)現(xiàn)懸崖頂處有一株從石縫中長出的柏樹,從根部叉開了九株,就像九條騰飛的龍,于是就將這顆柏樹取名為九龍柏。后人認為紂王勵精圖治,勤勉治國,使國家富強大,人民生活安定,是一代明君,九龍柏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又稱此柏為“九龍迎圣”。
每當山風吹起,枝葉搖動,如響環(huán)佩,猶聞絲竹之音,這是為紂王帝辛唱的贊歌嗎?
二
柏樹是有靈性的。
朝陽寺的九龍柏,老百姓認為它積聚日月天地之精華,極有靈氣,保佑著一方百姓,視為神樹。
在民間,很多地方的人們也視古柏為吉祥昌瑞的“神柏”。
北京安定門內國子監(jiān)街的孔廟里,是古柏森森。大成殿前西側屹立著一棵巨柏,它就是馳名京城的“除奸柏”。據(jù)說它是元代國子監(jiān)第一任祭酒許衡(相當于大學校長)所植,距今已七百多年。其高達20多米,干周長達5.3米。相傳明嘉靖年間,有一年奸相嚴嵩來孔廟祭孔,路過此柏時被其枝干掀掉了烏紗帽。有傳說在明天啟年間,魏忠賢祭孔路過此柏時,忽然狂風大作,古柏上的一個大枝斷落,正打中魏忠賢的頭,故人們又稱為“觸奸柏”。
孔廟前院的碑樓西還有“柏上桑”,在大成殿西并排高矗兩棵“將軍柏”、“羅漢柏”。
故宮御花園天一門內的“連理柏”,久負盛名。它是由兩棵古柏組成,這兩棵古柏的雙干跨在北京的中軸線上,其上部相對傾斜生長,它們的樹冠相交纏繞在一起,樹干相交的部位,里面的木質部已融為一體,成為一棵樹。國人歷來喜歡視樹木的連理為忠貞愛情的象征。唐代詩人白居易有膾炙人口的佳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三
柏樹是有感情的。不然,為什么在寺廟園林、陵園墓地都有那么多蒼翠遒勁、巍峨挺拔的的柏樹呢?
柏樹在國外是情感的載體,柏樹常出現(xiàn)在墓地是后人對前人的敬仰和懷念。古羅馬的棺木通常用柏木制成。希臘人和羅馬人習慣將柏枝放入死者的靈柩中。是希望死者到另一個世界能得以安寧幸福. 而中國人在死者的墳上及墳地栽柏是寄托一種讓死者“長眠不朽”的愿望。柏樹學名Cupressaceae,系引申自Zyparissias(賽帕里西亞斯)。希臘神話載,有一名叫賽帕里西亞斯的少年,愛好騎馬和狩獵,一次狩獵時誤將神鹿射死,悲痛欲絕。于是愛神厄洛斯建議總神將賽帕里西斯變成柏樹,不讓他死,讓他終身陪伴神鹿,柏樹的名字即從少年的名字演變而來,柏樹于是也就成了長壽不朽的象征,這個故事也就是柏樹這個名字的由來!
四
柏樹是樹中君子。
柏樹斗寒傲雪、堅毅挺拔,乃百木之長,素為正氣、高尚、長壽、不朽的象征。
柏樹不戀富貴,耐干旱,耐貧瘠,可在微酸性至微堿性土壤上生長,最能吃苦耐勞。
不管是在貧寒之家,還是在富貴之地,它都以自己的節(jié)奏不緩不急地生長著,歷盡了世間冷暖,閱盡了世間的悲歡。
柏樹索取的少而貢獻的多。柏樹的木質軟硬適中,細致,有香氣,耐腐力強,多用于建筑、家具、細木工等;種子、根、葉和樹皮可入藥;用種子榨油,供制皂、食用或藥用。
荀子說:“歲不寒,無以知松柏”。孔子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二位先哲都崇尚松柏。曲阜孔陵、孔林和孔廟院內,至今仍在在古柏參天。
五
柏樹是有精神的。
山上石縫中長出的柏樹,雄偉蒼勁,巍峨挺拔,它使高山有了靈氣,讓一切的生命在它的面前顯得那么的蒼白和遜色。
宋人方岳詩曰:“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語人無二三。”面對著在貧瘠環(huán)境里也生機旺盛,虬枝挺撥的柏樹,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常常糾結于那不如意的“八九成”?那“一二成”的如意、快樂和幸福我們?yōu)槭裁床荒芎煤冒盐漳兀?br />
生活是一種態(tài)度,態(tài)度決定品位。